板裂结构岩石力学试验及破裂断口细观形貌特征分析
本文关键词:板裂结构岩石力学试验及破裂断口细观形貌特征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岩石力学 板裂结构岩体 板裂原岩 扫描电镜 穿晶断裂 沿晶断裂
【摘要】:在板裂结构岩体区域选取有代表性的已经发生板裂化的岩石块体(即板裂原岩),通过分别对平行板裂方向和垂直板裂方向的抗压强度试验,获得相关强度参数的各向异性属性;同时,采用扫描电镜对破裂断口的形态特征进行分析。力求寻找到岩体板裂化和岩石力学特性及自身组成结构之间是否有内在的必然联系,为岩体板裂化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板裂原岩本身确有各向异性特征,而且和板裂方向具有密切关系;在受力大小相同的情况下,和板裂方向一致时的受力比与板裂方向垂直时更加容易引起潜在板裂岩石发生变形破坏,形成板裂;垂直板裂方向压力作用下形成的破裂面多表现为穿晶断裂和沿晶断裂组合特征,且穿晶断裂占主要部分;平行板裂方向受力形成的破裂面其平整程度相对较好,沿晶断裂的范围比例明显大于穿晶断裂;板裂原岩中的缺陷和损伤近于平行原板裂方向,而这些缺陷和损伤既是板裂破坏的基础,又可以伴随板裂的发生而进一步发展。
【作者单位】: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岩石力学 板裂结构岩体 板裂原岩 扫描电镜 穿晶断裂 沿晶断裂
【分类号】:TU45
【正文快照】: 1引言岩体力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岩体的变形性和抗破坏性,而岩体力学研究的难点就是破坏规律的研究。岩体的强度理论的本质就是岩体的破坏理论,而解决岩体强度理论问题的关键是找出岩体破坏过程的实质[1-2]。研究岩体破坏的传统方法就是采用岩体宏观力学试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光志,鲜学福,许江,王宏图;岩石细观断裂过程的分叉与混沌特征[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2 郑达;巨能攀;;千枚岩岩石微观破裂机理与断裂特征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1年03期
3 谢和平;陈至达;;岩石断裂的微观机理分析[J];煤炭学报;1989年02期
4 任建喜;三轴压缩岩石损伤扩展细观机理及其本构模型[J];煤炭学报;2001年06期
5 李浩,任林娥;岩石软化的细观损伤模型[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1年02期
6 刘小明,李焯芬;岩石断口微观断裂机理分析与实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7年06期
7 朱珍德;渠文平;蒋志坚;;岩石细观结构量化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07期
8 梁正召;唐春安;张永彬;唐世斌;马天辉;;岩石直接拉伸破坏过程及其分形特征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07期
9 李树春;许江;杨春和;蒲毅彬;马巍;;循环荷载下岩石损伤的CT细观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08期
10 温世亿;李静;苏霞;姚雄;;复杂应力条件下围岩破坏的细观特征研究[J];岩土力学;2010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艳华;郭志昆;;岩土工程反分析的初步探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3期
2 李月;刘立;李玉梅;张中兴;梁伟;;地基层状岩石纵波波速与密度相关性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1期
3 崔可锐;侯方;;安徽芦岭—朱仙庄煤矿的构造特征和构造演化[J];安徽地质;2004年03期
4 施笋;庞建勇;龙卿吉;;矿山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其工程应用[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5 徐银燕;;隧道工程围岩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与破坏基本判据[J];安徽建筑;2009年05期
6 刘春,姜德义,黄卫东,林登发;万梁高速路典型滑坡及其治理措施[J];地下空间;2004年04期
7 陈金锋,杜文龙,姚凯,王跃文;两种大直径嵌岩桩极限承载力比较分析[J];地下空间;2004年04期
8 胡盛斌;邓建;彭建华;;充填物对岩石疲劳裂纹萌生及扩展的影响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06期
9 岩小明;李夕兵;李地元;郭雷;;露天开采地下矿室隔离层安全厚度的确定[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4期
10 黄雷;刘东燕;;锚固后岩体稳定性分析的能量法初探[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风清;煤与瓦斯突出的物理爆炸模型及预测指标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陈绍杰;深部条带煤柱长期稳定性基础实验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3 何峰;岩石蠕变—渗流耦合作用规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4 李刚;水岩耦合作用下软岩巷道变形机理及其控制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5 张华;冲击荷载作用下岩石动态损伤特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6 郭佳奇;岩溶隧道防突厚度及突水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李鹏飞;海底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与控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康富中;深埋超大规模地下铁路车站结构方案及关键支护参数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吴起星;复合地层中盾构机滚刀破岩力学分析[D];暨南大学;2011年
10 杨文东;复杂高坝坝区边坡岩体的非线性损伤流变力学模型及其工程应用[D];山东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军,,王树仁;岩石爆破分形损伤模型研究[J];爆炸与冲击;1996年01期
2 崔强;冯夏庭;程昌炳;杨成祥;;化学腐蚀下岩土体力学特性变化的定量描述[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12期
3 刘爽;图象分割中阈值选取方法的研究及其算法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5年21期
4 唐春安,刘红元,秦四清,杨志法;非均匀性对岩石介质中裂纹扩展模式的影响[J];地球物理学报;2000年01期
5 谭以安;;岩爆岩石断口扫描电镜分析及岩爆渐进破坏过程[J];电子显微学报;1989年02期
6 毛灵涛,薛茹,安里千;MATLAB在微观结构SEM图像定量分析中的应用[J];电子显微学报;2004年05期
7 何满潮,景海河,孙晓明;软岩工程地质力学研究进展[J];工程地质学报;2000年01期
8 仵彦卿,丁卫华;单轴条件下砂岩三维破裂过程的CT观测[J];工程地质学报;2002年01期
9 代革联,李新虎;岩石加卸荷破坏细观机理CT实时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04年01期
10 周应华;周德培;封志军;;三种红层岩石常规三轴压缩下的强度与变形特性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5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梁正召;三维条件下的岩石破裂过程分析及其数值试验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7439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743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