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村镇建筑抗震节能结构体系研究与应用

发布时间:2017-09-03 09:26

  本文关键词:村镇建筑抗震节能结构体系研究与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村镇建筑 结构体系 抗震结构 隔震结构 建筑节能


【摘要】:我国村镇建筑多数为农民自建,抗震能力较差,节能技术落后,历次地震村镇建筑破坏严重,亟待研发低成本村镇建筑抗震节能结构体系。分析了传统村镇建筑生土墙体承重结构、土木混合承重结构、木结构、石结构、砖砌体结构特点,以及抗震建筑节能技术现状。介绍了课题组近年研发的多种低成本村镇建筑抗震与隔震结构,包括带竖向构造钢筋再生混凝土砖结构、带构造柱保温承重混凝土砌块结构、玻璃丝布-石墨隔震砌体结构、玻璃珠砂浆隔震砌体结构和异形柱边框保温模块单排配筋剪力墙结构及其工程应用情况。研究表明:该文提出并研发的村镇建筑低成本抗震与隔震结构,施工简便,经济适用,抗震节能效果好。结合村镇建筑产业化技术研发、生态环保建材应用和绿色施工需求,指出了村镇建筑抗震节能结构体系发展的关键问题。
【作者单位】: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关键词】村镇建筑 结构体系 抗震结构 隔震结构 建筑节能
【基金】: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项目(2011BAJ08B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08011)
【分类号】:TU352.11
【正文快照】: 我国村镇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多数处在地震区,农村建筑多数是自建,抗震防灾能力十分薄弱,唐山地震、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芦山地震等历次地震,村镇建筑损坏极其严重,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巨大财产损失。同时,我国村镇建筑节能技术发展落后,居住舒适度差,能源消耗十分巨大。抓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徐舜华;王兰民;王强;袁中夏;;甘肃典型夯土民房承重墙体加固试验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1年04期

2 周云;郭永恒;葛学礼;张小云;;我国石结构房屋抗震性能研究进展[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6年04期

3 王毅红;樊琨;陈全杰;卜永红;;村镇生土结构房屋抗震加固措施试验研究[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1年06期

4 熊立红;兰日清;王玉梅;田学民;丰彪;;芦山7.0级强烈地震建筑结构震害调查[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3年04期

5 白国良;薛冯;徐亚洲;;青海玉树地震村镇建筑震害分析及减灾措施[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靓;杨启明;;历次地震下农村木结构建筑的震害现象研究[J];福建建设科技;2012年02期

2 李斌;;某石砌体建筑抗震性能鉴定及加固[J];福建建筑;2009年04期

3 王毅红;樊琨;陈全杰;卜永红;;村镇生土结构房屋抗震加固措施试验研究[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1年06期

4 李慧;葛静;杜永峰;;采用铁皮网加固片石砌体的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J];甘肃科学学报;2010年04期

5 王晓青;窦爱霞;孙国清;丁香;王龙;袁小祥;;基于综合震害指数的玉树地震烈度遥感评估研究[J];地震;2013年02期

6 黄炜;李敏;唐强;李健勋;;生土复合墙结构受力性能及设计方法的研究[J];工业建筑;2014年03期

7 邹传龙;包恩和;邹雪;;印度尼西亚农村砖混结构房屋抗震性能分析[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8 王素裹;;正交梁刚度对板筋参与梁端抗弯能力的影响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4年02期

9 张延年;张瑞琴;马建飞;顾亚洁;;夯土建筑现场调查[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4期

10 张波;;FRP加固砌体结构的应用研究进展[J];玻璃钢/复合材料;2014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周中一;村镇砌体结构新型抗震与隔震技术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2 卜永红;村镇生土结构房屋抗震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3 叶勇;表层嵌埋预应力CFRP筋组合石梁/板受弯性能研究[D];华侨大学;2014年

4 王斌;村镇建筑简易隔震技术理论与试验研究[D];广州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令宏;尚守平;周子范;陆锋;;复合砂浆钢筋网加固RC受弯构件粘结破坏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05期

2 石盛昌;曹阳;;沈阳市农村民居建设现状及抗震设防对策[J];东北地震研究;2008年03期

3 余建星,施养杭,吴海欣,李?;石砌体结构抗震抗剪强度理论的应用[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0年01期

4 施养杭,余建星;采用新型灌浆材料的石墙抗震性能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4年01期

5 刘小娟;郭子雄;胡奕东;李钢;;聚合物砂浆嵌缝加固石墙灰缝抗剪性能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0年06期

6 李钢;刘晓宇;李宏男;;汶川地震村镇建筑结构震害调查与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7 施养杭;初谈多层料石结构房屋的抗震设防审查[J];福建建筑;1996年02期

8 林于东;林秋峰;王绍平;宗周红;;高强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加固钢筋混凝土板抗弯试验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9 李德荣;黎海南;陈丙午;;甘肃农村土墙承重平房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J];工程抗震;1987年03期

10 李德虎;何江;;砖石古塔动力特性的试验研究[J];工程抗震;1990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包宗华;;建筑抗震防震的几个问题[J];城市开发;2008年12期

2 魏雅华;;花萼之哭声声拷问中国《建筑抗震标准》[J];产权导刊;2008年08期

3 吕元光;美国建筑抗震措施点滴[J];世界地震工程;1994年04期

4 林建新;临震预报与建筑抗震[J];建筑;1995年11期

5 ;《农村与集镇建筑抗震技术规程》正在编制中[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6年01期

6 阮志勇;;城镇民用建筑抗震问题探讨[J];中国建设信息;2006年12期

7 程绍革;王亚勇;;中国建筑抗震三十年回顾与展望[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6年08期

8 ;行业标准《村镇建筑抗震技术规程》通过审查[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7年05期

9 徐超;;浅谈农村自建房的建筑抗震安全隐患[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03期

10 徐桂春;;有关建筑抗震问题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3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绍革;尹保江;白雪霜;史铁花;张立峰;;提高医院建筑抗震能力,减轻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A];防振减灾工程理论与实践新进展(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第四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税国斌;;建筑抗震技术的新突破——滑移防震技术[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3 陆新征;;建筑抗震弹塑性分析的理论基础和最新进展[A];第三届超限建筑结构有限元仿真分析讲习班讲义[C];2012年

4 李侃;王启军;;高层建筑抗震[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白润泉;张来山;;浅谈建筑工程抗震设防措施[A];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农业科学与环境保护分册)[C];2012年

6 杨柏;王傲冰;;让我们的教学楼固若金汤[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9卷)[C];2008年

7 陈贵平;;论建筑耐震的途径[A];工程安全及耐久性——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8 李龙清;吴献;王丽娜;杜志强;;PUSHOVER方法在建筑抗震能力评估中的应用[A];土木工程建造管理(5)[C];2010年

9 何军;苏恒强;何锦超;项征;;震区既有建筑的抗震评估、鉴定和加固措施研究综述[A];第四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下)[C];2013年

10 曹万林;张勇波;董宏英;周中一;张建伟;;村镇建筑抗震节能结构体系研究与应用[A];第23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徐飞鹏;研究房屋建筑抗震节能综合改造等事项[N];北京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肖冰钰 时宜;向日本建筑抗震学些什么?[N];中国建设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邢爱婷;结构安全是建筑抗震的根本[N];中华建筑报;2013年

4 宗边;农村与集镇建筑抗震技术规程正抓紧编制[N];中国建设报;2006年

5 王小霞;反思建筑抗震质量 严标准更需好监督[N];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李静华;建筑抗震需全方位行动[N];中国房地产报;2011年

7 记者 胡珉琦;不同建筑如何抵御地震?[N];北京科技报;2012年

8 周之峰;建筑质量必须承受的生命之重[N];建筑时报;2008年

9 本报驻美国记者 陈一鸣;美国 加州民众反思建筑抗震[N];人民日报;2011年

10 记者 陈园园;中日专家研讨交流建筑抗震技术[N];中国建设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召进;山东省村镇建筑抗震能力分析及抗震措施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2 郝良栋;山东省村镇建筑抗震能力现状调查[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3 管帅;农村建筑抗震节能一体化初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4 毛武峰;城市既有单体建筑抗震性能评定[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5 高鑫;土坯建筑建造技术及质量控制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6 宁红超;带梁式转换层高层建筑抗震优化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7 刘鹏亮;既有建筑结构改造加固后整体结构抗震能力影响分析[D];河北农业大学;2013年

8 郭偕行;中小学校舍抗震性能提升的建筑学应对策略探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9 文济东;与社区互动式农村小学校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841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7841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1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