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传统平原堡寨村落整体性保护方法探究——以平遥古村落为例

发布时间:2017-09-17 04:37

  本文关键词:传统平原堡寨村落整体性保护方法探究——以平遥古村落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平遥 堡寨 里坊制 整体保护


【摘要】:太原盆地传统平原村落的"堡"式遗存是传统村落极具代表性的空间形态,在依托农耕文明兴起的同时保留着一种封闭式"类里坊"肌理形式,具有村堡、家堡和院堡三个层次。通过深入解析平遥周边多个堡寨村落的组构特质,对其形成的动力机制、遗存形式、内部组织进行分析,确定保护重点,建构一种多层次整体性保护方法。所涉及的多层次整体性保护是基于传统空间特征组成的、有别于文物导向保护方法的探索。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关键词】平遥 堡寨 里坊制 整体保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四维城市理论及应用研究”(项目批准号:51278211)
【分类号】:TU982.29
【正文快照】: 高矗的土院墙、深深的民宅院、厚重的木堡门、华丽的石板绘和精致的漆木雕、悬挂着的苞谷是太原盆地传统村镇最为显著的场景。堡院,作为组织家庭、宗族、村庄的基本空间单元,是太原盆地地域传统村镇的重要组构和空间特征。通过对现有村镇的田野调查和形态学分析,总结基于地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鲁民,韦峰;从中国的聚落形态演进看里坊的产生[J];城市规划汇刊;2002年02期

2 王金平;风土环境与建筑形态——晋西风土建筑形态分析[J];建筑师;2003年01期

3 谭立峰;张玉坤;;“里坊制”城市之过渡形态——多堡城镇[J];建筑师;2006年04期

4 张玉坤,,宋昆;山西平遥的“堡”与里坊制度的探析[J];建筑学报;1996年04期

5 王晓薇;周俭;;传统村落形态演变浅析——以山西梁村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1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孟万忠;历史时期汾河中游河湖变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继;周波;陈岚;;里坊制度下的中国古代城市形态解析——以唐长安为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6期

2 谭立峰;张玉坤;辛同升;;村堡规划的模数制研究[J];城市规划;2009年06期

3 吴文恒;牛叔文;郭晓东;李钢;陈辉;;黄淮海平原中部地区村庄格局演变实证分析[J];地理研究;2008年05期

4 高微微;丑述仁;程峥;;解读碛口古镇聚落形态[J];地下水;2011年06期

5 王绚;侯鑫;;堡寨聚落形态源流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6 寇博伦;王金平;;山西民居建筑模式初探[J];工业设计;2012年02期

7 武熙钊;王金平;;探析实用理性下中国传统民居建筑[J];工业设计;2012年02期

8 陶伟;蒋伟;;平遥古城形态研究:西方视野中的探索、分析与发现[J];城市规划学刊;2012年02期

9 何丽;;近现代柳州“新农村建设”的防御性建筑及其特点[J];重庆建筑;2013年04期

10 曹艳霞;;浅析山西传统窑洞民居[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金平;贾丽娜;王建华;;保护历史建筑赖以生存的环境——以祁县乔家堡为例探讨晋商聚落保护的未来发展趋势[A];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学术年会暨第二届民族建筑(文物)保护与发展高峰论坛会议文件[C];2008年

2 程炎焱;;风土环境与建筑形态——豫东南皖西圩居形态分析[A];2014年中国建筑史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飒;中国传统聚落空间层次结构解析[D];天津大学;2012年

2 李合群;北宋东京布局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3 王绚;传统堡寨聚落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4 李贺楠;中国古代农村聚落区域分布与形态变迁规律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5 郭晓东;黄土丘陵区乡村聚落发展及其空间结构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6 兰婷;金代教育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李严;明长城“九边”重镇军事防御性聚落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8 谭立峰;河北传统堡寨聚落演进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9 郑东军;中原文化与河南地域建筑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10 冬利;满族居住形态的建筑人类学解读[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芳;晋西、陕北窑洞民居比较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2 白文博;山西合院式民居不同地域形态特征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3 李芳;山地·家族·堡院[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4 赵玉珍;明清时期长城沿线回民聚落的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王挺;浙江省传统聚落肌理形态初探[D];浙江大学;2011年

6 李丹;山西后沟古村聚落自然适应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7 陈芳;山西碛口古镇聚落空间景观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8 王琳峰;城市空间层级同构解析[D];天津大学;2012年

9 李琳杰;邯郸地区乡村聚落历史环境的人文解析与可持续再生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10 林皎皎;客家聚居建筑及其室内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生春;肖洪浪;;两千年来黑河流域水资源平衡估算与下游水环境演变驱动分析[J];冰川冻土;2008年05期

2 邓辉;论侯仁之历史地理学的“环境变迁”思想[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3 阙维民;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建立与发展——兼论侯仁之《历史地理学四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4 孟万忠;;古地图与现代空间数据的河道变迁研究——以清代潇河为例[J];测绘科学;2011年02期

5 王鲁民,韦峰;从中国的聚落形态演进看里坊的产生[J];城市规划汇刊;2002年02期

6 黄秉维;地理学一些最主要的趋势[J];地理学报;1960年03期

7 楼桐茂,杜榕桓;山西汾河地堑水系演变的初步观察[J];地理学报;1960年03期

8 刘昌明,钟骏襄;黄土高原森林对年径流影响的初步分析[J];地理学报;1978年02期

9 王绍武,赵宗慈;近五百年我国旱涝史料的分析[J];地理学报;1979年04期

10 张汉雄;黄土高原的暴雨特性及其分布规律[J];地理学报;1983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石超艺;明以来海河南系水环境变迁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苏泽龙;文峪河流域的环境与社会经济变迁[D];山西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8673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8673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b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