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下哈尔滨历史建筑保护策略初探(1)
本文关键词:市场经济下哈尔滨历史建筑保护策略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第 33 卷 第 1 期 2000 年 2 期
哈 尔 滨 建 筑 大 学 学 报 Jo ur nal of Har bin U niv ersit y o f C. E. & A r chit ecture
V ol. 33 N o . 1 F eb. 2000
文章编号: 1006- 6780( 200
0) 01- 0084- 03
市场经济下哈尔滨历史建筑保护策略初探
张路峰, 赵天宇
( 哈尔滨建筑大学 建筑系,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6)
摘
要: 市场经济给哈尔滨历史建筑保护工作带来了冲击, 同时也带来了机遇。本文分析了哈尔滨历史建筑保护的现状
和存在的问题, 指出经济发展与历史建筑保护并不是不可调和的矛盾, 而应起到互相促进的作用。 历史建筑保护只有积极 顺应市场经济, 从纯学术的圈子里走出来, 才有真正的出路。最后, 试图提出一个基于市场经济的历史建筑保护策略的设 想, 以期引发这一思路上的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 市场经济; 历史建筑保护; 哈尔滨 中图分类号: T U - 021 文献标识码: A
A Study on the strateg y of H arbin historical building preservat ion under the m arket econom y
ZHANG Lu -fen g, ZNAO Tian yu ( Department o f Arch itecture, H arbin U niversity of Civil E ngin eerin g & Architectu re, Harbin 150006, Ch ina)
Abstract: T he hist orical buil ding preserv at io n in H arbin has hig hly been impact ed by t he int roduc t ion of market econo m y , bot h posit ively and neg at ively T his art icle f irst ly analy zed t he present sit uat ion and ex it ing p roblems in t his f ield, and t hen p oint ed out t hat t here is not a contr adict io n be t w een t he eco nom ic dev elo pment and t he histo rical preserv at io n T hey should be promo ted and com p lement ed w it h each ot her F inally , t his ar t icle t ried t o pr o pose a st rat e gy o f hist or ical p reserv at io n based on t he m arket econom ic sy stem , in order t o arouse t he f urt her discussions about t his issue Key words: m arket economy ; hist orical preser vat io n; H arbin
0 引言
被称为 东方莫斯科 和 东方小巴黎 的哈尔滨是一个独具特色的城市, 富有异国情调的历史建筑 是构成哈尔滨城市特色的主要元素。哈尔滨的历史建筑是指从 1898 年建城初到 1949 年间建造的建 筑。它包括一整套的公共建筑, 多种类型的居住建筑, 数量可观的宗教建筑和少量规模较大的早期工业 建筑。这些建筑 洋风 十分浓厚, 在样式上有纯正的俄罗斯风格, 有集仿的和以仿古典、 仿中世纪、 仿文 艺复兴、 仿巴洛克为主的折衷主义风格, 也有数量众多、 特色鲜明的新艺术风格。这些丰富多采的近代 建筑, 构成了哈尔滨城市建筑风格的基调。但是, 随着城市的发展, 人们发现, 哈尔滨的城市特色由于历 史建筑的逐渐减少而日益淡薄了。一些有价值的历史建筑被拆除了, 幸存下来的也不同程度地遭到破 坏, 或年久失修, 或被改造得面目全非, 或环境被破坏。 多年来, 哈尔滨历史建筑的保 护工作已取得了初步的进展。自 80 年代初, 人 们开始认识到历 史建筑对 于形成哈尔滨地方建筑风格的作用 , 省、 市建 筑界、 规划界曾 多次举行学术会议, 讨论 哈尔滨建筑风格 问题。 呼吁对哈尔滨历史建筑进行保护。 1984 年, 由市科协和市土建学会召集 省 、 部分 专 家 、 者 , 对 哈 尔 滨 市 的 历 史 建 筑 进 行了 初 步 的 考 察 、 估 , 确 定 了 第 一 批 保 护 市 学 评 [ 1] 建筑 , 并在每栋保护 建筑上挂了标明 保护类别的铜 牌。1989 年始, 在 中、 日专家的 共同主持 下,
收稿日期: 1999- 12- 01 作者简介: 张路峰( 1964- ) , 男, 哈尔滨建筑大学副教授
第 1期
张路峰等: 市场经济下哈尔滨历史建筑保护策略初探
85
在日本丰田财团的资助下, 又对作为中国近代建筑遗产一部分的哈尔滨历史建筑做了更详尽的调查 [2 ] , 使哈尔滨历史建筑保护的意义上升到一个新层次。 历史上, 哈尔滨的历史建筑曾遭到过几次严重的人为破坏, 我们失去了象哈尔滨火车站、 南岗圣 尼古拉教堂 ( 喇嘛台) 等珍贵的历史建筑遗产, 至今令人痛心。然而, 在最近的十年里, 哈尔滨历史建筑 又一次遭到了比较集中的破坏。 据粗略统计, 1984 年确定的 74 栋挂了牌子保护的建筑中, 历经十载, 已 有 20 栋遭到破坏, 有两栋已经完全消失 。没有被列入保护对象的, 情况就更糟了。 既然历史建筑保护的意义已经明确, 而且有法可依, 为什么仍然不能有效遏止对历史建筑的破坏 呢? 保护历史建筑, 是否就意味着让城市停止发展? 这些疑问促使我们不得不换一个思路来考虑一下历 史建筑保护的问题。
1 市场经济对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的冲击
进入 90 代以来, 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的市场经济的转轨, 带来了城市建设的又一个高潮期。 城 市土地的有偿使用, 多渠道、 多种形式的建设资金来源, 使建筑市场呈现出少有的活跃势头。 房屋土地 开发公司 在城市建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伴随着新项目的兴建, 是对旧建筑的拆除。 历史建筑被拆除, 是有着一定的客观原因的。首先, 历史建筑一般都处在城市中心的黄金地带, 在实行市场经济后, 原有的建筑密度、 建筑功能与土地价值的陡升极不适应; 其次, 历史建筑一般都 是砖木混合结构, 建筑寿命本来有限, 再加上缺乏维护、 保养, 使一些历史建筑在外观上显得陈旧、 破 败。 同时, 历史建筑被拆除也有一定的主观原因。市场经济不仅改变了社会生产关系, 同时也改变了人 的价值观。在市场经济这一杠杆的作用下, 人的社会价值取向发生了明显的倾斜, 经济效益占有了越来 越重要的地位。于是, 决策者面对历史建筑的拆除, 在权衡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及文化效益的关系时, 选择前者而舍弃后者的机会就越来越多了。
2 市场经济下历史建筑保护的新对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历史建筑保护工作不再是个学术问题, 它还涉及到政治的、 经济的、 社会的因 素, 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目前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所面临的最大问题, 是保护维修资金的来源。这 个问题不从根本上解决, 保护法规即使颁布了执行起来也会遇到很大的阻力。这笔资金单依靠行政手 段从城市建设费用中 划拨 和 分配 是行不通的, 因为 羊毛出在羊身上 。问题往往是伴随着机遇的, 市场经济的引入, 给历史建筑保护带来了问题, 而这些问题的解决, 还得从市场经济着手。也就是说, 只 有将历史建筑保护与市场经济体制联系起来, 与现行的城市开发的政策结合起来, 才能找到真正的出 路。 在这方面, 国外有很多可以借鉴的经验。如美国城市设计方法中的 补偿 手段
[3 ]
奖励分区法 ,
开发权转让 等 。 奖励分区法( incent ive zoning ) 使开发的利益与公共环境的改善联系起来。 从根本 上说, 它促使城市和开发商之间的一种有条件的交易。城市允许开发商把建筑规模加大, 条件是开发商 必须为城市提供某些公共设施, 如广场或开放空间、 加宽人行道等。开发商从而取得一定的利益, 如增 加建筑面积, 旧金山和纽约是最早采用这种办法的。 开发权转让 ( t ransfer of develo pm ent rig ht s) 是 一种既有创建性又有可行性的设计控制方法, 它使得某些特殊地段在不违反法规又保持特色的情况下 得到开发。开发商可以在一个地段上使用较少的开发权, 而将 剩余的 开发权转移到另一个想要开发 的地段上。这两个地段可以是相邻的, 也可以不相邻。 保护历史建筑不但要保护建筑物本身, 还要保护它所在的环境。城市开发中对历史建筑环境的破
参见国林: 早期的哈尔滨建筑与哈尔滨地方建筑风格 , 中国铁道学会黑龙江分会, 1980 年 此数据由哈尔滨建筑大学常怀生教授提供
86
哈
尔
滨 建
筑
大
学
学
报
第 33 卷
坏, 实际上就是对历史建筑本身的破坏。现在很多历史建筑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 如道里区透笼街的圣 索菲亚教堂等。在市场经济下, 可以运用经济手段让历史建筑周围地段的开发 分担 历史建筑保护 的责任。运用某种可交换的经济利益鼓励开发商投资于历史建筑的保护。
3 结论
历史建筑保护与城市发展并不矛盾, 因为城市发展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连续的 新陈代谢 的过 程。城市的实体形态就是由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构成的, 而建筑作为一种 有意味的形式 , 凝聚了 当时时代的历史记忆, 这些记忆对于生存其中的人们是非常重要的, 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是一种不 可再生的资源。 历史建筑保护不是个孤立的问题, 而应该是城市设计的一部分。应与城市发展中的其它问题联系 起来、协调解决。尽管对城市设计的概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给出许多种定义, 但就城市设计的目的而 言, 无非是为城市的有序发展提供一个有效的控制手段。也就是说, 控制性 是城市设计的本质属性。 城市的发展过程是连续的, 城市的设计活动同样也应当是连续的。引进城市设计机制, 加强城市管理的 科学性, 是哈尔滨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的根本保障。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人工系统, 它的发展过程带有某种 进化 的特征。城市的设计, 不是某一个人可 以完成的, 也不是在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这是个 社会设计 的过程, 是社会选择与决策的结果, 是 没 有设计师的设计
[4 ]
。 因此, 公众参与 是城市设计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要向市民宣传普及历史建筑保护
的知识及重要性, 增强市民的参与意识, 提高全社会的文化素质; 要充分利用电视、 报纸等大众传媒, 电 视专题片 凝固的音乐 和 古典建筑在哭泣 已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历史建筑保护正逐渐成为公众关注 的焦点之一。 参 考 文 献:
[ 1] 哈尔滨市城市规划管理局文件哈城规字( 84) 第 16 号 规的报告[ S] 哈尔滨市城市建设档案馆, 1984 [ 2] 侯幼彬 中国近代建筑总览 哈尔滨篇[ M ]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2 V N R P r ess, 1985 [ 3] H Shivani U rban Design P ro cess[ M ] [ 4] 扬砾, 徐立 关于请求颁布哈尔滨市保护建筑、 街道、 广场、 街坊法
人类理性与设计思维[ M ] 沈阳: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
本文关键词:市场经济下哈尔滨历史建筑保护策略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878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87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