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技术经济论文 >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集聚的空间计量分析

发布时间:2016-09-20 17:17

  本文关键词:中国区域经济增长集聚的空间计量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兰州商学院》 2010年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集聚的空间计量分析

吴晃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提出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区域经济不均衡发展的政策让中国经济在这种不均衡之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邓小平政策的后半部分“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共同富裕”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即如何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从传统的新古典经济理论来研究经济增长水平的地区差距问题,其微观基础都是建立在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的基础上,并且忽视空间因素,由此导致的结论是在不考虑区域空间相关性的情况下,现实区域将变成一个个“独立”经济体。本文是在空间计量经济学框架下研究区域经济增长的集聚性问题,进而探讨在经济集聚的情况下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并提供相关的计量验证。主要的内容有: 本文先运用SPSS 15.0对与区域经济增长相关的9个变量进行了描述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003~2007年这5年泛珠三角区域的经济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而且多数变量变异系数有缩小的趋势,说明泛珠三角经济区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对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后运用GeoDa 9.0.5i软件对9个变量的空间依赖性进行了计量经济学检验,并根据检验结果,对这些变量进行了空间计量经济学建模。地区之间的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集聚性,经济增长水平存在着显著地空间相关关系,空间计量模型的设定是适当的,拟合结果优于OLS估计。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社会资本在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教育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产业结构调整趋势明显,城镇化建设对缩小区域经济差距起着积极的作用。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商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224;F12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导论9-16
  • 1.1 国内外研究回顾10-14
  • 1.1.1 国外研究综述10-12
  • 1.1.2 国内研究综述12-14
  • 1.2 本文研究出发点及结构安排14-16
  • 1.2.1 本文研究出发点14
  • 1.2.2 本文研究的主要方法14-15
  • 1.2.3 本文的结构安排15-16
  • 2 经济增长与经济集聚的相关理论16-31
  • 2.1 经济增长的理论简述16-21
  • 2.1.1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16-17
  • 2.1.2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17-19
  • 2.1.3 内生增长理论19-21
  • 2.2 经济集聚的理论简述21-27
  • 2.2.1 马歇尔的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理论—新古典经济学的视角22-23
  • 2.2.2 区域经济学对集聚经济的相关研究23-25
  • 2.2.3 发展经济学对集聚经济的相关研究25-27
  • 2.3 经济集聚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27-31
  • 2.3.1 以劳动力要素为纽带的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机制28-29
  • 2.3.2 以物质资本为纽带的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机制29
  • 2.3.3 以知识溢出为纽带的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机制29-31
  • 3 空间计量经济学相关理论31-42
  • 3.1 空间权重矩阵的设定31-32
  • 3.1.1 基于邻近概念的空间权值矩阵31-32
  • 3.1.2 基于距离的空间权值矩阵32
  • 3.2 空间效应的介绍32-33
  • 3.2.1 空间自相关性32-33
  • 3.2.2 空间异质性33
  • 3.3 空间效应的检验33-39
  • 3.3.1 全域空间自相关检验33-36
  • 3.3.2 局域空间自相关检验36-39
  • 3.4 空间计量建模理论39-42
  • 3.4.1 空间滞后模型39
  • 3.4.2 空间误差模型39-40
  • 3.4.3 模型的估计技术40-41
  • 3.4.4 模型的设定检验41-42
  • 4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集聚的实证分析42-59
  • 4.1 空间分布及集聚特征42-46
  • 4.1.1 数据来源及变量的选择42-44
  • 4.1.2 空间分布描述44-46
  • 4.2 空间相关性检验及集聚检验46-52
  • 4.2.1 全域空间相关性检验46-47
  • 4.2.2 空间关联局域指标L1SA分析47-52
  • 4.3 实证估计及结果分析52-59
  • 4.3.1 模型的设定52
  • 4.3.2 模型估计结果及其分析52-59
  • 5 总结59-62
  • 5.1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59-61
  • 5.2 本文的不足61-62
  • 参考文献62-65
  • 附录65-68
  • 后记68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波;经济发展及气候变化对中国城市火灾时空变化的宏观影响[D];南京大学;2012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可;;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与地区经济增长的空间计量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年04期

    2 吴玉鸣,徐建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集聚的空间统计分析[J];地理科学;2004年06期

    3 李小建,乔家君;20世纪90年代中国县际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J];地理学报;2001年02期

    4 张志元;季伟杰;;中国省域金融产业集聚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陈玉宇;黄国华;;中国地区增长不平衡与所有制改革[J];经济科学;2006年01期

    6 林光平;龙志和;吴梅;;我国地区经济收敛的空间计量实证分析:1978—2002年[J];经济学(季刊);2005年S1期

    7 吴玉鸣,李建霞;中国区域教育竞争力与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关联分析——兼复胡咏梅教授等[J];教育与经济;2004年01期

    8 陈迅;邹庆;;区域集聚效应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02期

    9 简泽;;技术外部性、工业集聚与地区经济的非均衡增长[J];南方经济;2007年11期

    10 陈喜霞;应龙根;;中国经济增长的空间计量经济学分析[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林辉;我国经济增长主要因素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2 彭连清;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溢出效应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3 刘修岩;经济集聚、空间外部性与地区差距[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中庆;基于R语言的空间统计分析研究与应用[D];暨南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Spatial Analysis of the Evolvement of Urban and Rural Economic Disparity in Yunnan Province,China[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0年06期

    2 ;ESDA-GIS Analysis of Spatial-temporal Disparity in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Guangxi[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1年02期

    3 唐祥来;;经济增长与教育发展水平之关系——一个比较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4 李刚;贾威;潘浩敏;;地区差异、收敛路径和经济政策[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王亮;;地理空间因素对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4期

    6 周青浮;范荣华;;县域经济差异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5期

    7 陈建建;甄峰;;20世纪90年代以来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时空特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9期

    8 黄海燕;武戈;;江苏省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3期

    9 余海清;陈阿林;董国仓;孙小涛;;基于层次分析法和GIS的城镇化水平分析——以重庆市“1小时经济圈”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0期

    10 孙丽萍;;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演变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薇;周浩;;中国省际间收入动态研究:1978-2002——基于反事实条件收入模型[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2 彭国华;;我国地区经济的俱乐部收敛性[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3 曹景林;李建立;;地方政府效率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基于区域政府管理竞争力数据研究[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4 邓敏;刘启亮;李光强;程涛;;一种基于场模型的空间聚类算法[A];现代测量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文雁兵;张旭昆;;制度变迁、政府行为与经济空间聚集:基于Hall and Jones“社会基础设施”的C-P-I空间模型[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杨友才;;产权制度溢出性与经济增长——基于空间滞后杜宾模型的实证研究[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金家新;;论区域教育均衡发展视域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黄蔚;;区域经济增长与教育投资关系研究——兼论重庆成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与教育投资关系[A];2004中国区域经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丁瑶;余贵玲;尹虹潘;;长江上游经济带与“长三角”经济圈产业承接的联动[A];长江上游经济发展与长江流域经济合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陈进栋;韦素琼;;福建省各地市装备制造业的地区专业化与地理集中[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文菁;农村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2 熊文;新地缘政治经济框架的建模与模拟[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思薇;中国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何力武;转移支付、一体化与区域协调发展[D];南开大学;2010年

    5 朱妍;劳动力流动、产业转移与城市发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李战杰;专业化劳动力、经济增长与产业升级[D];南开大学;2010年

    7 顾磊;国际产品内贸易的模式、效应与政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燕安;我国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趋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王咏丽;跨国企业选址影响因素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雷国雄;不确定性、创新不足与经济演化[D];暨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昕;区域性核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朱悦;中国外向型经济增长方式对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宋洋;中国服务业集聚效应的区域比较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宋晓露;环渤海经济圈FDI空间技术溢出效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宋全红;基于OGC WPS标准的空间统计PSE研究及PSE-SDBI实现[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6 刘争波;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史慧艳;青岛市经济增长与出口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何长华;江西居民收入分配对消费需求影响的实证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9 刘育惠;江西省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张雨风;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才;;2010年全国火灾情况分析[J];安全;2011年02期

    2 钱妙芬,杜远林,牟克林;成都市火灾发生的气象原因相关分析[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3 李培;;中国城市经济运行的特征分析[J];财经研究;2007年05期

    4 靳英华;廉士欢;周道玮;徐金斌;彭聪;;全球气候变化下的半干旱区相对湿度变化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5 邸曼;张明;;电气火灾成因分析[J];电气工程应用;2006年04期

    6 杨立中,江大白;中国火灾与社会经济因素的关系[J];中国工程科学;2003年02期

    7 陈子锦;王福亮;陆守香;方兆本;;我国火灾统计数据的聚类分析[J];中国工程科学;2007年01期

    8 李海江;;2000-2008年全国重特大火灾统计分析[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0年01期

    9 刘秉镰;武鹏;刘玉海;;交通基础设施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省域数据的空间面板计量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3期

    10 胡敏涛;杨豪;杨烨;高云博;;城市火灾的马尔可夫链预测方法[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9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曹玲;宋连春;董安祥;窦永祥;;河西走廊绿洲春季土壤湿度与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欢;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伍伟;中国城市公共消防设施投资效益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3 聂玉藻;林火时空分析方法与风险模型研建[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4 柳季;火灾经济分析与消防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赵凤君;气候变化对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火灾的影响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7年

    6 陈子锦;若干风险问题分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7 王明玉;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林火响应特征及趋势[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9年

    8 郑红阳;受气象因子驱动的火灾系统标度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9 颜峻;基于时空数据挖掘的社会安全(刑事)事件成因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10 杨光;气候变化对中国北方针叶林森林火灾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峰;空间计量理论在中国区域经济趋同测度中的应用[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蔡碧良;我国省际劳动就业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D];湖南大学;2009年

    3 吴坚隽;保险收入弹性与经济增长的库兹涅茨特征证明及应用[D];东华大学;2005年

    4 朱艳;经济因素对火灾的影响[D];重庆大学;2005年

    5 陈俊;企业消防安全投入和经济效益浅析[D];浙江大学;2007年

    6 刘元春;气候变化对我国森林火灾时空分布格局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7 陈伟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D];湖南大学;2008年

    8 项大成;省级地方政府财政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关系的空间计量分析[D];天津财经大学;2009年

    9 张艳平;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气候变化对森林火灾影响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10 张秀华;劳动力流动对我国地区差距影响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D];厦门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丽红;凌卫平;;中国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北方经济;2006年02期

    2 刘维佳;;中国农民工问题调查[J];数据;2006年02期

    3 梁进社,孔健;基尼系数和交差系数对区域不平衡性度量的差异[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3期

    4 舒廷飞;中国金融制度的创新与发展[J];商业研究;2004年02期

    5 张国红;区域经济集聚与扩散过程及其临界点——对一个动态系统的数理解释[J];商业研究;2005年02期

    6 高萍;孙群力;;制度变迁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以经济体制变迁和产权制度变迁为例[J];财经科学;2006年11期

    7 陈迅;童华建;;西部地区集聚效应计量研究[J];财经科学;2006年11期

    8 黄赜琳;王敬云;;基于产业结构区际贸易壁垒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7年03期

    9 江曙霞;严玉华;;中国GDP结构升级和金融结构转变的协调性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年01期

    10 张震,张卫国;中国金融制度转型中的创新主体研究[J];财贸经济;2005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滕丽;GIS环境下的区域溢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富强;内生制度、最优治理和我国经济增长[D];吉林大学;2006年

    3 王立平;知识溢出及其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4 许召元;区域间劳动力迁移对经济增长和地区差距的影响[D];北京大学;2007年

    5 刘俊生;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测定和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鲁凤;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统计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朱立巍;基于GIS的中国入境旅游流信息系统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知网广告投放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集聚的空间计量分析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中国区域经济增长集聚的空间计量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188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1188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b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