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生态工程固碳计量方法研究及在江西省退耕还林工程的应用
本文关键词:重大生态工程固碳计量方法研究及在江西省退耕还林工程的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生态工程 退耕还林工程 碳储量 CBM-CFS3模型
【摘要】: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先后启动了一批重大生态工程,实施这些浩大的工程,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也使工程实施区的农民脱贫致富。然而,关于工程的碳储量和碳汇效益,尚未开展全面定量的研究,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广泛接受的针对这些生态工程的固碳计量方法。本论文通过系统分析归纳区域尺度碳储量计算的主要方法,并在对6大工程分成3类的基础上,对其中的3个代表性工程建议了方法学框架,最后以2001-2009年江西省退耕还林工程(含退耕地造林和荒山荒地造林)为例,通过不同方法的使用,计算了工程碳储量和碳汇效益情况。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根据我们文献综述并结合工程特点和数据获取情况,我们建议退耕还林工程固碳计量采取基于样地尺度扩展至区域尺度的异速生长方程法和CASA-CENTURY模型法;对天然林保护工程固碳计量建议采用IPCC法/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结合清查数据和遥感数据(China Cover)的整合分析法以及遥感降尺度法;对天保工程中商品林生产区固碳计量建议采用CBM-CFS3模型法;对退牧还草工程固碳计量建议采用CASA-CENTURY模型相结合的方法。(2)我们在方法学方面的研究表明,考虑工程的复杂性和数据的可获取性,不可能对所有工程使用同一套固碳计量方法。如果条件允许,每个工程使用2套或2套以上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3)针对江西省退耕还林工程,我们采用异速生长方程法、2种蓄积-生物量法以及CBM-CFS3模型模拟4种方法计算退耕地造林区植被碳储量,采用CBM-CFS3模型计算土壤碳储量。结果表明异速生长方程法估算的植被碳密度结果最大,CBM-CFS3模型估算的结果最小。CBM-CFS3模型对退耕地造林后土壤碳库的变化模拟与文献整合分析结果接近,使用CBM-CFS3模型估算土壤碳储量结果可信。(4)江西省退耕地造林区植被碳储量为1.5Tg,土壤碳储量为3.83Tg;工程区植被碳库增加了0.92Tg,单位面积年均增加量0.85Mg/hm2·a,退耕地造林区域总碳储量增加了870129.33Mg,年均增加量为0.1Tg/a,单位面积年均增加量为0.81Mg/hm2·a。(5)江西省退耕还林工程中退耕地造林和荒山荒地造林面积占同期全省森林面积的6.71%,实施退耕还林的9年间年均碳汇量为0.42Tg/a,占江西省2009年化石燃料碳排放量的0.92%,随着林龄的增长和营林措施的改善,退耕还林工程将发挥更大的碳汇效益。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718.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振荣;;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天保工程综合效益评估——以乌拉特中旗为例[J];内蒙古林业;2015年03期
2 李刚勇;张云玲;闫凯;张洪江;李雪锋;;基于MODIS数据对天山北坡中段退牧还草工程效益的反演[J];草业与畜牧;2015年01期
3 王红霞;王雪松;王兵;李保玉;牛香;王晓燕;师贺雄;汪金松;;河北省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估[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5年01期
4 李学斌;樊瑞霞;刘学东;;中国草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及碳过程研究进展[J];生态环境学报;2014年11期
5 覃婷;王科;;广西珠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效益评价[J];林业勘查设计;2014年04期
6 ZHOU Wangming;Bernard Joseph LEWIS;WU Shengnan;YU Dapao;ZHOU Li;WEI Yawei;DAI Limin;;Biomass Carbon Storage and Its Sequestration Potential of Afforestation under Natural Forest Protection Program in China[J];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2014年04期
7 孙银良;周才平;石培礼;宋明华;熊定鹏;;西藏高寒草地净初级生产力变化及其对退牧还草工程的响应[J];中国草地学报;2014年04期
8 冯源;付甜;朱建华;曾立雄;肖文发;;加拿大碳收支模型(CBM-CFS3)原理、结构及应用[J];世界林业研究;2014年03期
9 付甜;朱建华;肖文发;曾立雄;;三峡库区主要森林类型的林分蓄积生长预测[J];林业科学研究;2014年03期
10 王红霞;王兵;李保玉;牛香;王晓燕;鲁绍伟;李少宁;师贺雄;陈波;;退耕还林工程不同林种生态效益评估[J];林业资源管理;2014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付甜;基于CBM-CFS3模型的三峡库区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碳计量[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3年
2 邰继承;不同土地利用和起源农田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含量变化[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3 杨渺;退耕地土壤有机碳库特征及碳周转相关因子对植被恢复模式的响应[D];四川农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源;基于CBM模型云南普洱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4年
2 钟晓娟;云南巧家县退耕还林生态效应评价[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3 惠婷婷;我国天保工程造林碳汇潜力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4 龙军;亚热带不同耕地土壤和利用类型对“碳源/汇”贡献的差异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5 冯帅;基于3S技术洪雅县退耕还林区竹林植被碳储量动态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6 钟悦之;江西省碳排放时空变化特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杨尚斌;黄土丘陵区延河流域退耕还林(草)土壤固碳潜力评估[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8 任伟;岩溶山地典型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性质变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9 胡宁;岩溶区不同退耕模式下土壤有机碳、无机磷变异特征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10 郑杰炳;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固定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482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1248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