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要素替代效应的计量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制造业要素替代效应的计量研究 出处:《吉林大学》2013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要素替代 要素价格 技术进步 国内投资 外商投资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也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并在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资本和劳动的价格却发生了不平衡的变化,相比资本价格的小幅波动,劳动力的价格出现了持续稳固的攀升,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国家提高劳动者可支配收入政策的导向下,劳动力的价格更是进入了一个刚性上升的阶段,并表现出持续增强的趋势。劳动要素价格的上涨增加了制造业厂商的成本压力,进而推动工业品价格持续走高,并引发了在出口和自主消费等方面的负面影响。面对如此问题,在短期内理性厂商在既有技术水平下调整要素组合投入比例,使用相对便宜的资本要素去替代劳动要素,在长期则通过技术进步增强要素使用效能,改善生产模式,扩大要素组合投入比例的调整范围,从而实现更大程度上的资本对劳动的替代。但无论是既有技术水平下资本对劳动的替代还是通过技术进步实现的更大程度的调整都依赖于投资,特别是对于技术进步实现的要素替代,不同类型的投资(国内投资和外商投资)又会产生不同的作用效果。 鉴于上述背景,劳动力价格上涨引发了我国制造业资本对劳动要素的替代效应及其一系列影响,本文将致力于通过计量手段研究我国制造业劳动力价格上涨引发的要素替代效应。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 本文第1章首先给出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对要素替代相关研究的文献进行了回顾和评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和研究架构。 本文第2章首先从理论角度分析了要素价格相对变化引发的厂商实现要素替代的两种途径,包括在既定技术水平下的直接替代效应和技术水平发生变化后的诱致性技术创新效应。遵循两种要素替代途径,对投资实现要素替代的传导机制做出了理论分析,包括“投资——要素替代”的直接途径和“投资——技术进步——要素替代”的间接途径,并着重分析了间接途径中国内投资和外商投资促进技术进步进而实现要素替代的作用机理,上述分析为后续实证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本文第3章首先将制造业细分行业划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三类,然后基于变替代弹性(VES)生产函数模型利用1999至2010年的分省分行业数据对三种类型行业和样本总体的资本对劳动替代的演化规律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三种类型行业和样本总体都体现出了规模报酬递增的特征;技术替代率的计算结果显示资本对劳动的替代能力从高到低依次为劳动密集型行业、资本密集型行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资本对劳动替代能力变化最大,表明受劳动力价格上涨所造成的影响最大;替代弹性的计算结果表明在三类行业中,利息率与工资率之比变动相同量对劳动密集型行业劳动与资本使用量之比的平均影响最大。从样本期替代弹性发生的变化来看,资本密集型的替代弹性的变化更剧烈。由此看出资本对劳动的要素替代在不同行业中表现出了不同特征,政府应依据各自的特征为不同行业制定相关产业政策。 本文第4章针对工业品价格持续上涨的背景,继续以三种类型行业为研究对象,研究了2002年至2010年三种类型行业要素替代和劳动力价格对工业品价格影响的差异性,发现要素替代在三种类型行业中对工业品价格都起到了长期稳定的负向抑制作用,作用效果大小依次为资本密集型行业,技术密集型行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而劳动力价格则起到正向推动作用,作用效果依次为劳动密集型行业,资本密集型行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更进一步,利用基于PECM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方法分别对三种类型行业要素替代和劳动力价格与工业品价格间长短期作用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在长期三种类型行业要素替代和劳动力价格与工业品价格均相互表现出了稳定影响,而在短期仅有资本密集型行业的要素替代对工业品价格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三种类型行业的劳动力价格对工业品价格都有短期促进作用,这也说明了近年来工业品价格难以抑制的原因。此外,研究还发现劳动力价格对要素替代在长短期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本文第5章依据要素替代效应发生机理,首先对要素替代效应进行直接替代效应和诱致性技术创新效应的分解和界定,然后基于不变替代弹性(CES)生产函数模型研究了1995至2010年间我国制造业中由要素相对价格变化引发的要素替代效应,结论显示,数理分析、统计描述和实证结果都支持劳动对资本价格的相对上升导致了资本对劳动投入量的相对增加,且这种影响是长期稳定的。更进一步,利用误差修正模型(ECM)分解出要素价格变化引发的直接替代效应和诱致性技术创新效应,直接替代效应产生的影响是,资本与劳动价格之比的短期波动变化1%所引起的资本与劳动投入量之比反向变化为0.073754%,而诱致性技术创新效应产生的影响是,前一期资本与劳动价格之比变动1%会使得当期资本与劳动投入量之比反向变化0.208568%。两者相比可知,就我国制造业而言,诱致性技术创新效应在要素替代的发生起到了更主要的作用,占到73.88%。 本文第6章从国内投资和外商投资角度探究了制造业28个细分行业要素替代来源的差异性。首先对2001至2011年外商投资和国内投资存量进行了描述分析,发现我国制造业细分行业在投资结构方面表现出差异性特征。然后通过检验,,确定采用固定效应变系数面板数据模型研究制造业细分行业外商投资和国内投资对要素替代的不同影响,基于完全修正最小二乘法(FMOLS)的协整估计结果显示,在28个行业中,外商投资对要素替代作用显著的有17个行业,而国内投资对要素替代作用显著的有22个行业,依据要素替代来源不同上述行业被划分为四类。通过参数估值进一步发现,相比国内投资,外商投资对要素替代的弹性影响更大。而通过行业投资结构还发现,外商投资与国内投资比例偏低的行业其要素替代受外商投资的影响更大,而外商投资与国内投资比例偏高的行业其要素替代受国内投资的影响更大。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426;F22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军,侯光明,甘仞初;政府对研究与开发补贴引导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2 丁从明;陈仲常;;金融深化、资本深化及其互补性研究[J];财经研究;2006年01期
3 蒙英华;黄宁;;中美服务贸易与制造业效率——基于行业面板数据的考察[J];财贸经济;2010年12期
4 张军;为增长而竞争:中国之谜的一个解读[J];东岳论丛;2005年04期
5 杨帆;;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科技进步[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6 王允贵;利用外商投资中“以市场换技术”剖析[J];国际贸易问题;1996年09期
7 林康;利用外资促进中国名牌产品的创立和发展[J];国际贸易问题;1997年07期
8 陈炳才;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技术进步的关系——兼谈如何实现“以市场换技术”[J];国际贸易问题;1998年01期
9 方世建;王莹;;风险投资和传统研发投资的效率比较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13年02期
10 蒙少东,张世英;生产函数理论研究的进展探析[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雪松;;中国市场资本与劳动力匹配问题研究[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冠卿;按行业细分的中国制造业规模报酬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088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1308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