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技术经济论文 >

东北地区资源型产业绿色转型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20 15:48

  本文关键词: 资源型产业 绿色转型 制约因素 出处:《吉林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在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产业转型作为经济转型的核心再一次被重视,其中资源型产业的转型问题作为产业转型的难题也再一次成为关注热点。本文以资源型产业集中的东北地区为研究对象,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提出了资源型产业必须进行绿色转型,并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重点探讨了其制约因素。首先,在广泛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结合东北地区的资源分布特点,选出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和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等共十二个资源性产业作为研究的对象,并总结出其具有稀缺性、强的资产专用性和生态负外部性等特征。其次,从资源利用效率、生态环境以及经济效益三方面分析了东北地区资源型产业绿色发展的现状,并发现其在绿色转型中存在以下问题: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绿色转型缺乏内在动力;制度安排不合理,绿色转型缺乏有效的制度环境。再次,文章从不同角度重点探讨了制约东北地区资源性产业绿色转型的因素,分别为从资源诅咒出发分析资源制约,从沉淀成本出发分析资本制约,从挤出效应出发分析技术环境制约和从生态负外部性出发分析生态环境制约。接着,文章以辽宁省资源性产业的绿色转型为例,借助时间序列回归模型进一步从实证上研究了几个制约因素的制约作用。计量模型回归结果证明了资源、固定资本、技术环境和生态环境四个因素对资源性产业绿色转型的制约作用较为明显。通过上述研究结论可知东北地区资源型产业的绿色转型仅仅依靠市场或政府的单一力量是很难实现的,它需要市场、企业和政府的有机配合。因此文章结尾依次从市场、企业和政府三个层面提出了促进东北地区资源型产业绿色转型的政策建议。
[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s the core of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has once again been attached importance to. Among them, the transformation of resource-based industry as a difficult problem of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has once again become a hot issue. This paper takes the resource-based industry concentrated in the Northeast as the research object,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green development" concept. Put forward the resource-based industry must be green transformation, and from th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spects of the focus on its constraints. First, on the basis of extensive reading of relevant literature. According to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esources in Northeast China, this paper selects 12 resource industries, such as coal mining and washing industry, oil and natural gas mining industry and ferrous metal mining and separation industry, as the object of study. And summed up its scarcity, strong asset specificity and ecological negative externalities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Secondly, from the resourc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green development of the resource-based industry in Northeast China from three aspects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benefit, and finds tha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green transformation: the lack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and the lack of inherent motive force in the green transformation; The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is unreasonable and the green transition lacks an effective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Thirdly, the article focuses on the factors restricting the green transformation of resource-based industries in Northeast China from different angles. It analyzes resource constraints from resource curse, capital constraints from precipitation costs, techn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traints from crowding out effects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constraints from negative ecological externalities. Taking the green transformation of resource-based industries in Liaoni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empirically studies the restrictive effects of several restrictive factors with the aid of time series regression model. The regression results of econometric model prove the resources and fixed capital. The four factors of technology environment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estrict the green transformation of the resource industry obviously. Through the above conclusion, we can know that the green transformation of the resource industry in Northeast China only depends on the market or the government's single force. Quantity is difficult to achieve. It needs the organic cooperation of market, enterprise and government, so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policy suggestions from three aspects of market, enterprise and governmen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green transformation of resource industry in Northeast China.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1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凌,陈洪彬,原海滨;资源型产业结构现状及合理化策略的思考[J];科技与管理;2001年02期

2 ;策划者言 资源型产业,出路何在?[J];北方经济;2006年13期

3 刘怫翔;刘小平;;对阜新市资源型产业转产就业的思考[J];当代经济;2006年09期

4 ;内蒙古将打造60个超百亿非资源型产业集群[J];硅谷;2011年08期

5 罗香妹;;从资源依附到创新驱动——广西资源型产业的竞争力分析与思考[J];企业经济;2011年09期

6 赵虹;;辽宁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影响因素研究[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刘梦兰;黄兆明;;论资源型产业发展法制模式创新——以株洲市为例[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8 ;加快发展非资源型产业 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努力实现跨越发展[J];实践(思想理论版);2012年06期

9 张洪;;非资源型产业:内蒙古的“新功课”[J];今日中国(中文版);2012年05期

10 徐晓军,张杰;21世纪我国矿区资源型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J];矿冶工程;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韩斌;;云南资源型产业的生态转型[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4分会场:贵州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2 姚玉舟;;资源型产业集群三维演化模式浅析[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万艳华;曹西强;滕苗;;晋城市资源型产业空间转型的原则与模式探讨[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肖春梅;;资源和环境约束下的新疆资源型产业集群的升级与转型[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宋敏;;基于脆性理论的陕北资源型产业集群风险治理[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6分会场-绿色经济与沿海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姜国刚;;循环型农业与黑龙江省资源型产业发展分析[A];2005年发展循环经济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杜宏茹;张小雷;曹建标;李雪梅;;资源型产业集聚与绿洲城市化空间作用机制与模式——以天山北坡经济带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陈晓键;;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轨迹及转型模式思考[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郭颖;胡山鹰;陈定江;;资源型产业系统演化分析——以黄磷产业系统演化为例[A];第二届全国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工业生态经济与技术专业委员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郑妍;;以资源型产业为主体的银川工业转型研究[A];第七届全国地理学研究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全国政协委员 民建云南省委会副主委 杨先明;促进资源型产业转型[N];团结报;2010年

2 本报评论员;大力推进延伸加工和非资源型产业[N];锡林郭勒日报(汉);2011年

3 本报记者 王尔德 实习记者 茅玮涛;“今天离不开资源型产业 但明天不能依赖资源型产业”[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4 谢林城(作者系自治区科协副主席);做大做强我区资源型产业[N];广西日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李铁 通讯员 石福全 丛景明;非资源型产业撑起后旗工业半边天[N];通辽日报;2007年

6 特派记者 覃文宇;加大在西部布局资源型产业调控政策力度[N];广西政协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李铁 通讯员 石福全 于晓锋;沙地里聚起非资源型产业[N];通辽日报;2008年

8 蓝芳 何武英;我市非资源型产业比重提升[N];闽西日报;2009年

9 特约记者 王力军 通讯员 孟根图雅;扎鲁特旗加速资源型产业优化升级[N];通辽日报;2009年

10 郭晓川;资源型产业如何实现转型升级[N];人民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刘媛媛;资源型产业集聚低碳发展困境研究[D];新疆大学;2015年

2 张会新;我国资源型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3 卢国懿;资源型产业转型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4 白云朴;环境规制背景下资源型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5 房建东;内蒙古地区资源型产业优化控制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6 宋敏;榆林资源型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预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7 姚玉舟;资源型产业集群模式选择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8 刘玉珂;资源型产业集群的影响因素与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9 李玉荣;森林资源型产业的政府规制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晓霏;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内蒙古资源型产业投融资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6年

2 云程浩;基于协同学理论的云南省资源型产业与物流业协同联动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5年

3 田茂勋;毕节市资源型产业转型研究[D];贵州大学;2015年

4 陆阳;基于产业生态化的贵州资源型产业组织优化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2015年

5 方春晖;资源型产业的低碳经济发展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5年

6 郝立琼;新常态下山西资源型产业转型优化升级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6年

7 宋小楠;资源型产业集群行业协会运行机制的演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6年

8 秦文钊;资源型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离散动力学模型分析[D];中南民族大学;2015年

9 陈玉红;东北地区资源型产业绿色转型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10 额尔灯敖其尔;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政府职能动态定位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4487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14487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4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