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提高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动力机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 经济增长质量 经济增长动力机制 经济增长阶段 VAR模型 出处:《西北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新常态下,处于“三期叠加”下的中国经济面临诸多挑战,原有经济增长动力已经不能满足新阶段的发展要求,因此,只有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增长目标,并且在关注经济数量增长的同时,强调经济增长质量的全面提升,才有可能在新常态下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对经济增长阶段的判断和对我国经济现状的分析,研究了影响经济增长质量的经济增长动力机制。本文首先对数量型与质量型经济增长阶段的特征及其经济增长动力机制作用的差异进行的比较分析,采用利用统计性描述分析判断了我国经济增长质量及动力机制的波动变化情况,判断了我国经济增长数量型与质量型阶段的特征;其次利用VAR模型实证评价1980年以来影响我国经济增长数量积累、经济结构优化以及经济增长有效性提高和波动的动力机制。结果表明,一是物质资本不仅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各方面的主要要素供给推动力因素,还是造成各方面波动的主要因素。二是尽管消费与投资均会对经济数量增长和结构优化有拉动作用,但不会有效促进成果分配改善,消费需求是造成经济数量和产业结构波动的原因,投资需求则会引起成果分配的波动。三是制度供给驱动力机制有助于经济数量积累和经济结构优化,其中市场化和对外开放是提高经济增长的有效性和引起产业结构的波动主要原因,而经济增长有效性主要与对外开放和非国有化程度有关。四是技术创新驱动力有利于经济数量的积累、经济结的优化以及国民素质的提高,但只有技术创新的产出对缩小成果分配差距有显著作用,并会造成经济增长的数量和产业结构的波动,而技术创新的投入会引起经济增长有效性的波动。最后,本文针对我国经济增长动力机制的影响路径,应通过构建高质量要素高质量的要素推动力机制、协调的消费投资驱动力机制、完善的制度供给驱动力机制以及全面的技术创新驱动力机制有效提高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长质量。
[Abstract]:Under the new normal, the Chinese economy under the "three phases superposition" is faced with many challenges, the original economic growth power can no longer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stage of development, therefore, only by changing the mode of economic growth. Adjust the target of economic growth and emphasize the overall improvement of economic growth quality while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growth of economic quantity. Only in the new normal can we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judgment of the stage of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economic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This paper studies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economic growth which affects the quality of economic growth. Firstly, 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economic growth stages and the differences in the role of the economic growth dynamic mechanism. The fluctuation and variation of economic growth quality and dynamic mechanism in China are judged by statistical description analysi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stages of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are judged. Secondly, the VAR model is used to empirically evaluate the dynamic mechanism that has influenced the quantity accumulation, economic structure optimization, and the increase and fluctuation of economic growth effectiveness since 1980. The first is that material capital is not only the main facto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conomic growth in all aspects of the driving force of the supply factor. Second, although consumption and investment will pull the economic growth and structure optimization, they will not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distribution of results. Consumption demand is the cause of the fluctuation of economic quantity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while the investment demand will cause the fluctuation of the distribution of results. Thirdly, the driving force mechanism of institutional supply is helpful to the economic quantity accumulation and economic structure optimization. Among them, marketization and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are the main reason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economic growth and cause the fluctu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 efficiency of economic growth is mainly related to the degree of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and denationalization. Fourthly, the driving force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s conducive to the accumulation of economic quantity, the optimization of economic knot and the improvement of national quality. However, only the output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narrowing the gap of achievement distribution, and will cause the fluctuation of the quantity of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 input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will cause the fluctu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economic growth. This article aims at the influence path of our country's economic growth motive mechanism, should construct the high quality factor high quality factor driving force mechanism, the coordinated consumption investment driving force mechanism. Perfect institutional supply driving force mechanism and comprehensiv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driving force mechanism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 under the new normal.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12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经济增长竞争力排名[J];开放导报;2000年10期
2 ;中央对今年经济增长持谨慎态度[J];政策与管理;2000年01期
3 ;不能增加就业的经济增长没有价值[J];中国改革;2000年05期
4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增长将达4.75%[J];中外鞋业;2000年09期
5 王小娟;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质量[J];上海统计;2001年10期
6 ;中国入世推动全球经济增长[J];水利水电工程设计;2001年04期
7 ;世行预测入世前中国经济增长7.3%[J];冶金信息导刊;2001年02期
8 ;今年经济增长可能“前高后低”[J];中国建材;2001年09期
9 ;全球黄金消费去年超过3000t[J];黄金科学技术;2002年03期
10 李晋富;经济增长、创新能力与文化建设[J];太原科技;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玉平;;论需求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 王京安;;区域信息能力及其经济增长含义[A];长江上游经济发展与长江流域经济合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史向东;;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在我国的特殊性[A];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C];1996年
4 姜树蔚;;中国经济增长的现实条件与趋势[A];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C];1996年
5 黄少安;韦倩;;合作与经济增长[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建;;要防止经济增长下滑[A];当前形势与改革座谈会内容汇编[C];2011年
7 朱勇;李春林;屈驳韵;;河北省经济增长与投资、消费的关系分析[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8 孙玉萍;霍宝银;;关于江滨农场小城镇建设拉动经济增长的调研报告[A];黑龙江省首届青年科技工作者论坛黑龙江省农场管理学会分会场实施五大战略推进三化进程构建和谐农场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7年
9 张颖;汪昌来;;论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A];’2001天津信息技术、电子、仪器仪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10 诸大建;孟维华;徐萍;;1980—2005年中国经济增长对福利的贡献[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亚红 刘贵俊;岷县:项目建设拉动经济增长[N];定西日报;2008年
2 ;2002年世界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竞争力排名[N];中国信息报;2002年
3 汤敏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民间投资与中小企业将引领明年经济增长[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9年
4 中宏形势跟踪课题组 杨大侃;未来净出口走势对经济增长有影响[N];上海证券报;2010年
5 中宏形势跟踪课题组;经济增长总体依旧呈回落态势[N];上海证券报;2011年
6 通讯员杨英;大中型企业“领跑”工区工业经济增长[N];哈密日报(汉);2012年
7 中宏形势跟踪课题组;外需疲弱是经济增长面临的一大风险[N];上海证券报;2012年
8 记者 王哲 通讯员 吴杰;武汉经济增长发力[N];湖北日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谢臻;经济增长需中小企业来助力[N];联合时报;2012年
10 华安基金投资研究部总监 杨明;从知识积累角度认识经济增长[N];上海证券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瑞萍;西部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2 肖锋;文化软投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3 甘南(Tsambaa Gantulga);蒙古国劳动力与经济增长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4 王知非;中国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及推进城市化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5 卡兹(Kazi Mohammed Kamal Uddion);汇率的决定因素和孟加拉国的经济增长与汇率的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6 余尊宝;可持续经济福利视角下的真实经济增长评价与实证[D];重庆大学;2015年
7 李传超;全球化分工背景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超越路径[D];山东大学;2016年
8 乌仁格日乐;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积极效应[D];中央财经大学;2015年
9 KAPTCHOUANG NGUEPDJOP REVE TARDIVEL(孟翔);教育对低收入国家的经济增长的影响[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年
10 孙硕;普惠金融与经济增长[D];中央财经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旭;我国金融创新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2 刘继美;陕西省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3 王朝影;河北省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统计分析[D];河北大学;2015年
4 黄毅祥;经济增长、政府干预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5 王元泉;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D];辽宁大学;2015年
6 霍静静;俄罗斯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7 董青;山东省经济增长因素分析[D];辽宁大学;2015年
8 刘畅;我国西部地区高速公路建设投资对其经济增长的贡献度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9 刘敬;山东省文化产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10 韦朕韬;人口老龄化对日本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海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614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1461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