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社区体育赛事研究
本文关键词: 社区 社区体育 社区体育赛事 体育赛事 利益相关者 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个案研究 出处:《首都体育学院》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社区体育赛事是指是以社区成员为主要对象,以增进社区成员身心健康、丰富社区文化生活为主要目的提供的竞赛产品和服务的群众体育事件。社区体育赛事作为社区体育活动的新型组织形式,推动社区体育低成本、高效率的发展,起到了“杠杆”的作用。我国对社区体育赛事的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研究内容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本研究选取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2014-2016年开展的社区体育赛事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实地考察法、数理统计法、个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基于系统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社区体育赛事的现状,探讨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社区体育赛事的特点、问题,旨在为推动和完善群众体育赛事进步做出贡献、为类似社区开展社区体育赛事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研究的主要观点如下:(1)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一个以企业单位社区为主的混合型居住地带,社区体育赛事开展的群众基础和场地条件较好。目前开发区社区体育赛事以行政主导为主,具有“利用一切能利用的资源办赛”的先进办赛理念,企业协办赛事积极,使赛事经费投入增加。(2)市级、区级、街道或社区级三类赛事在组织体系构成、赛事规模、竞赛内容、经费来源、赛事时间、办赛场地、参赛人群、参赛单位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异,各有特点,但三类赛事竞赛内容缺乏联系性,组织形式、项目内容等方面缺乏创新型。(3)开发区社区体育赛事项目以乒乓球(25%)、趣味活动(25%)、健身操舞(19%)数量居前三,其中羽毛球、乒乓球、篮球等球类项目开展比例最高(37%);举办时间存在淡季和旺季;经费来源主要来自政府拨款。(4)开发区区级社区体育赛事经费投入最多、项目类型最多、规模最大、企业职工参与度最高,是开发区最具影响力的一类赛事。(5)目前开发区赛事组织结构总体趋于单一化,在对赞助企业的选取方面过于保守,抑制了多方的社会资源力量,不能使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最大化。随着开发区社区体育赛事的发展,现有利益相关者构成会不断变化。
[Abstract]:Community sports events refer to the community members as the main obje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community members, The mass sports events that enrich the community cultural life for the main purpose of providing competition products and services. As a new form of organization of community sports activities, community sports events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sports with low cost and high efficiency.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of community sports events in China lags behind practice, and the research contents are lack of systematicness and comprehensiveness. There is also a lot of space for research. This study selects the community sports events carried out in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2014-2016 as the research object,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questionnaire, interview, observation, field investigation,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etc. Based on system theory and stakeholder theo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mmunity sports events in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and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roblems of community sports events in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To contribute to promoting and improving the progress of mass sports events, The main viewpoint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 the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is a mixed residential zone dominated by enterprise unit communities. Community sports events have a good mass base and site conditions. At present, the community sports events in the development zone are mainly administratively led, with the advanced concept of "using all available resources to organize the matches", and the enterprises actively organize the competitions. Increase the cost of the event. 2) the organization system, the scale, the content, the source of funds, the time, the venue, the crowd at the city level, district level, street level or community level. There are obvious differences in such aspects as the units participating in the competition, each with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but the contents of the three kinds of competitions are lack of connection and organization. In terms of project contents and other aspects, there is a lack of innovative sports events in the development zone. The number of community sports events in the development zone is 25 ping-pong, while the number of interesting activities is 25 and 25, and the number of aerobics is 19.9), among which badminton and table tennis are among the top three. Basketball and other ball games are carried out in the highest proportion (37%); there are off-season and peak seasons in the holding time; the main sources of funding come from the government allocation. 4) the district level community sports events in the development zone have the most investment, the most types of items, and the largest scale. The participation of employees in enterprises is the highest, and it is the most influential type of event in the development zone.) at present, the competition organization structure of the development zone tends to be unitary in general, and it is too conservative in the selection of sponsoring enterprises, which inhibits various social resourc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sports events in the development zone, the composition of existing stakeholders will change constantly.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81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力研;重视社区体育 扫除封建迷信[J];体育文史;2000年04期
2 葛文,张芸;试论高校在社区体育中的作用和地位[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0年S1期
3 王蒲,苗大培,余丽华,晓敏;我国社区体育的组织与管理问题研究[J];体育文史;2001年01期
4 顾渊彦,何元春;体育教师与社区体育建设[J];体育学刊;2001年02期
5 高维岭;进入新世纪,抓住新机遇,实现我省社区体育跨越式发展[J];安徽体育科技;2001年04期
6 陈雁杨;香港社区体育的发展及其特点[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7 郝斌,刘安清,甘宏玲;武汉市社区体育发展模式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1年03期
8 马雪蓉;浅析社区体育[J];渝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9 吴树斌,李建国;澳门社区体育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10 陈青;《社区体育的理论与实践》读后感[J];体育文化导刊;200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骆秉全;;北京市社区体育赛事研究[A];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李兴昌;;整合高校体育资源服务社区体育的可行性探讨[A];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3 谢云;;体育赛事筹办对我国社区体育全民健身的影响[A];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4 张诚;龚浩;;武汉市社区体育资源联动共享的策略研究[A];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李建磊;;公民参与视角下构建社区体育公共决策体系的研究[A];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李荑;;运用新兴媒体发展社区体育的研究[A];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田彤;;社区体育文化建设是促进社区体育和谐发展的落脚点[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8年
8 刘艳丽;苗大培;;社会资本与社区体育公共服务[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9 阮云龙;王凯珍;王晓云;白建茹;;海淀区高科技人群居住区体育特征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10 王晓云;王凯珍;彭圣堂;阮云龙;;中国社区体育15年研究综述[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强武 宋雅君;社区体育工作若干思考[N];中国体育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柴葳;社区体育要把目光投向青少年[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蒋亚明;健全组织网络 发展社区体育[N];中国体育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卢苇;社区遍开体育花[N];中国体育报;2012年
5 黄维;社区体育得了几颗星[N];中国体育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李金霞;网格化管理社区体育显成效[N];中国体育报;2014年
7 记者 谢小芬;自治区政协委员对我市社区体育工作进行调研[N];桂林日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江正茂;天津社区体育为何如火如荼[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9 记者 杨炳珑;社区体育工作要适应新形势走社会化、产业化的道路[N];中国社会报;2001年
10 记者 张乐年 平萍;全国社区体育代表聚上海[N];中国体育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会成;大学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
2 宋秀丽;新农村社区体育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雷;北京市社区体育赛事组织现状的调查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08年
2 周绪栋;对济南市社区体育多元化的分析与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3 陈美丽;基于自组织理论的我国社区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4 李元;北京市海淀区社区体育志愿者的现状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5 郑雪莲;延安市城市社区体育现状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6 曲效妮;学校·社区体育一体化视野下社区体育发展的理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肖端;创建新型社区体育模式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罗琼;上海市闵行区“十二五”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现状及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谢劲;社会转型视野下的上海社区体育困境与发展路径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邢树营;2010年世博会对上海社区体育的促进与发展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066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1506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