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技术经济论文 >

红枣价格形成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03 12:26

  本文选题:形成机制 切入点:影响因素 出处:《新疆农业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红枣具有较高营养和保健价值,成为人们日常健康饮食中的重要选择,并进入市场消费需求空前高涨阶段,造成产品价格剧变和风险增加。相较于粮食等大宗农产品而言,红枣的主产、主销区域均在中国,受国际市场供需、汇率等因素影响极小,其价格波动主要受到国内市场的影响。目前大宗农产品的扶持政策框架已基本建立,但红枣既不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宗农产品,也不是“菜篮子”工程所涵盖产品,政府缺乏相应的价格调控措施。供需的变化、政府干预手段的缺失,再加上电子交易市场的不完善使得红枣价格波动更加复杂,频繁发生的气候灾害更是让红枣生产难以预测,价格异常波动时有发生,增加了红枣市场的不稳定性,也凸显了研究红枣价格变化的必要性。科学分析和准确评估红枣市场价格形成及波动的影响因素,探究红枣价格形成机制,对于合理分析产品供需、预测市场风险、指导红枣生产和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红枣价格为研究对象,对红枣价格的形成机制展开了一系列的理论及实证研究。首先基于劳动价值论、供求决定论、消费者行为论、价格传导论、预期理论等一系列价格理论,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从中国红枣的生产供给和消费需求现状出发,利用描述统计法和X11季节调整法和HP滤波法等计量模型对红枣的价格波动历史轨迹和波动性进行研究,其中红枣价格波动历史轨迹主要从生产价格和市场价格展开,红枣市场价格波动性分析主要从季节波动特征及波动周期进行分析;进而基于市场供求理论从生产供给视角、消费需求视角、流通视角和其他因素四个方面构建红枣价格形成及波动的理论分析框架,系统分析每个因素对红枣价格形成的影响程度,探析影响红枣价格形成及波动的因素,构建本研究的理论框架;紧接着分别从生产供给视角、消费需求视角、流通视角三个角度实证分析红枣价格形成机制;在此基础上,运用非参数核密度法对红枣价格波动风险进行评估;最后从供给管理、需求引导、流通管理、价格风险预警四个方面提出一系列完善红枣价格形成机制的对策建议。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红枣的生产供给和消费需求。从生产供给来看,中国红枣分布区域广泛,但主要集中于北方省份,红枣产量总体上呈现出持续平缓的增长趋势。从消费需求来看,红枣国内消费需求和人均消费均呈持续快速增长、阶段性变化特征;红枣出口市场集中在华人聚集的区域,出口量呈下降趋势。(2)5种主要红枣价格波动分析。一是红枣生产价格呈波动上升态势,并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特征,与其他干鲜果相比,红枣的价格波动幅度比较小。二是从长期市场价格波动看,红枣价格下跌趋势明显,干制枣价格多呈下降趋势,鲜食枣价格均呈上升态势;从短期市场价格波动看,红枣价格波动的季节性特征明显,呈现“春冬高、夏秋低”的波动态势。三是红枣的价格波动周期表现为不可重复性和非对称性,且波动剧烈,其中灰枣的价格经历了两个完整的波动周期,骏枣、金丝枣和冬枣的价格经历了三个完整的波动周期。(3)红枣价格形成及波动的影响因素。从生产的角度看,影响红枣价格波动的因素主要包括生产成本、种植户的价格预期、种植规模、农民自身素质、自然灾害、农业科技技术进步等方面;从需求的角度看,则包括消费者购买力、物价水平、替代品价格、消费习惯和消费方式、人口数量与结构、加工需求、季节因素和节假日因素等因素。从流通因素来看,流通费用的上升、流通环节多,也包括各流通环节主体行为、新型流通渠道—电子交易市场对红枣价格的影响。此外政府政策支持、宏观经济形势、投机行为也对红枣价格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4)红枣价格形成机制的实证分析。从生产因素来看,产量对红枣价格形成的贡献较大,达到20.4%,生产成本的贡献较小,仅为5.4%;从需求因素来看,物价水平对红枣市场价格的影响程度总体较小,相比较而言,物价水平对干制枣的影响程度略高于鲜食枣。消费者购买力对红枣市场价格波动的贡献度比较高,其中对鲜食枣的贡献度较高,最高达到31%;对干制枣的贡献度较低,基本都在20%以下;从流通因素来看,在长期传导效应上,红枣电子交易价格向现货价格的传导存在滞后期,且存在一定的阻力,传导顺畅度不高;在短期传导效应上,红枣现货价格对自身价格传导路径顺畅,但红枣电子交易价格对现货价格的传导不顺畅,存在1期滞后,从价格传导率来看,红枣现货价格对电子交易价格传导存在明显的波动性,出现萎缩性传导和扩张性传导并存的局面。(5)红枣价格波动的风险评估。通过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法对红枣价格波动风险进行评估,首先红枣价格降价风险高于涨价风险;其次鲜食枣的价格风险明显高于干制枣;三是红枣价格风险概率分布不服从传统意义上的经验分布。(6)促进红枣价格平稳发展的对策建议。从供给管理方面提出实施区域比较优势的战略、加强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实施红枣产业化发展战略、鼓励集约化、规模化的生产组织形式等建议;从需求引导方面增加市场透明度、建立开发竞争的市场体系等建议;从流通管理方面提出改善交通和仓储设施、规范红枣流通的中间商市场、减少红枣流通环节及费用、培育富有效率的市场中介组织等建议;从价格风险预警方面提出完善市场信息平台建设、发布红枣指导价格、完善红枣产品电子交易市场相关法律法规和市场监管措施、建立红枣价格预警机制和反周期价格调节基金制度等方面建议。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23.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戴炜;胡浩;虞yN;;我国肉鸡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4年05期

2 徐明凡;刘合光;;关于我国鸡蛋价格的预测及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4年06期

3 安丽;郭军;;基于极值理论的生猪市场价格风险评估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4年03期

4 刘慧;李宁辉;;小品种农产品价格波动原因的实证分析——基于吉林省白城市绿豆农户的调查[J];农业技术经济;2014年02期

5 于爱芝;郑少华;;我国猪肉产业链价格的非对称传递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3年09期

6 晁伟鹏;;基于农户视角下的新疆红枣价格波动成因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3年07期

7 田露;王军;张越杰;;中国牛肉市场价格动态变化及其关联效应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2年12期

8 于冷;吕新业;;大宗农产品价格调控的目标与措施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2年09期

9 王少芬;赵昕东;;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对国内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2年09期

10 周振亚;李建平;张晴;阴晴;;我国蔬菜价格问题及其成因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2年07期



本文编号:15610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15610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f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