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民迎世博行动评价调查
本文选题:世博会 + 市容环境 ; 参考:《统计科学与实践》2010年05期
【摘要】:2008年7月,上海启动迎世博600天行动。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在市区12个区随机抽取了1300户居民开展了专项调查,显示广大市民对政府作为给予积极评价,市容市貌改观工程获市民高度认可,8项重点实事工程惠及民生,市民对上海国际大都市形象更加自信。
[Abstract]:In July 2008, Shanghai launched a 600-day operation to welcome the Expo.The Shanghai Survey team of the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conducted a special survey of 1300 households randomly selected from 12 urban districts, indicating that the general public gave a positive appraisal to the government.The city appearance improvement project is highly recognized by the public for 8 key projects to benefit the people's livelihood, and the public have more confidence in the image of Shanghai's international metropolis.
【作者单位】: 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
【分类号】:F713.83;F22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珂;上海市民对世博会的态度和社会参与[J];社会;2004年01期
2 王桂林;;上海世博会公众满意度调查与分析[J];经济视角(中旬);2011年01期
3 尤建新,刘江健;关于上海市民对上海世博会的认知与期望的调查分析[J];上海管理科学;2005年01期
4 何佳讯;;国家使命与城市使命[J];商周刊;2009年21期
5 陈楠;乔光辉;张云耀;;上海居民对上海世博会旅游期望的实证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6 魏淮;“世博效应”EXPO2010在哪里[J];浦东开发;2003年01期
7 刘会远;也谈“造城运动”之七 上海该如何为筹办世博会及保护江南造船厂重要遗迹交出理想答卷?(Ⅳ)[J];现代城市研究;2005年09期
8 秦华;以世博会为契机 全面推进各项建设──云南省建设厅厅长程政宁访谈录[J];城乡建设;1998年09期
9 章言;;我看世博[J];作文新天地(高中版);2010年11期
10 娄静;世博会呼唤会展人才[J];市场周刊.研究版;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力;;茶与世博[A];上海市茶叶学会2009-2010年度论文集[C];2010年
2 何文杰;;世博会与上海城市绿化[A];上海市风景园林学会论文集[C];2004年
3 顾晓鸣;;在世博会背景下的城市发展理念[A];中国城市经济教育培训中心揭牌仪式暨世博会与长三角城市联动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参访活动简介[A];2010年第四届微纳米海峡两岸科技暨纳微米系统与加工制备中的力学问题研讨会摘要集[C];2010年
5 朱希祥;;利用世博会机遇发展上海餐饮业[A];食文化: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2005食文化与食品企(产)业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杨洋;黄晨;王丽慧;吴照;叶大法;吴玲红;梁韬;;世博轴喷雾降温前期调研及试验结果分析[A];上海市制冷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周进;;历届世博会里的公共艺术[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8 张桂生;;“世博会”给上海餐饮业带来的新发展[A];上海食文化论文集萃(1996年—2006年)[C];2006年
9 许永顺;;2010年上海世博会数字媒体展览展示技术对数字博物馆建设的影响和推动[A];创意科技助力数字博物馆[C];2011年
10 王伟伟;;沈阳后世博会区域资源整合研究[A];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中国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第十一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文选[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吴宇 许晓青;世博文明公约,诠释“待客之道”[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2 焦永兴 雷智学;延安洛川苹果瞄准世博会[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陆一波;变化的上海 崭新迎盛会[N];解放日报;2010年
4 记者 焦永兴 通讯员 雷智学;洛川苹果瞄准世博会登陆上海滩[N];陕西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刘化迪;人人都是东道主[N];解放军报;2010年
6 上海大学中国社会转型和社会组织研究中心教授 顾骏;如何“实实在在地”享受世博?[N];文汇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曲静;观世博 说启示[N];黑龙江日报;2010年
8 ;上海市民游客:今夜,我们沉醉[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9 主讲人:上海大学日语系教授 马利中 东方讲坛特邀供稿;世博:中国发展的历史平台[N];新华日报;2009年
10 CBN记者 任绍敏;世博冲刺200天:最后的挑战[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一川;世界博览会主办国法律制度与国际规则的协同关系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2 王儒年;《申报》广告与上海市民的消费主义意识形态[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3 邹凯;社区服务公众满意度测评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4 王皓波;我国城市建设中的债券融资及治理结构研究[D];同济大学;2005年
5 姜智彬;以城市品牌为导向的特大活动管理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6 刘燕;电子政务公众满意度测评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7 罗靖;近代中国与世博会[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8 胡斌;何以代表“中国”[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9 张雪伟;日常生活空间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10 张生;上海居、大不易[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波;博览会展馆建筑外部形态设计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1年
2 孙淦;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在世博会中国馆中的运用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3 张兴;世博建筑与国家形象建构[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4 邹阳;世博会期间上海蔬菜供给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5 王慧敏;浅析世界博览会的展示与主题[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6 戴颖;往届世博会对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启示[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7 王琴;世博会与中国国家形象塑造[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年
8 彭忱霖;上海2010世博会世博公园方案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9 薛峰;艺术设计与人类生活的进步[D];西安美术学院;2009年
10 王水卿;民国时期中国与世博会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340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1734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