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技术经济论文 >

基于多元回归模型CPI上涨因素分析——以2007-2008数据为例

发布时间:2018-05-12 10:49

  本文选题:CPI + 上涨因素 ; 参考:《现代商业》2009年27期


【摘要】:本文主要是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房地产价格、货币供应量和社会零售商品总额对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较为显著。
[Abstract]:This article mainly uses 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 uses the multivariat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to carry on the empirical analysis to the Chinese resident consumer price index influence factor. The results show that real estate prices, money supply and total retail commodities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consumer price index in China.
【作者单位】: 贵州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F222.33;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余永定;;理解流动性过剩[J];国际经济评论;2007年04期

2 杨长富;;我国当前流动性过剩问题探析[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年14期

3 国家统计局宏观经济分析课题组;谢鸿光;;近两年来价格上涨的特征、原因及走势分析[J];统计研究;2008年10期

4 商建初;虞拱辰;李海海;;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与汇率制度的选择[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佳;岳萍娜;;中国流动性过剩与资产价格关系的实证分析[J];广西金融研究;2008年09期

2 陈丹丹;任保平;;需求冲击与通货膨胀——基于中国的经验研究[J];当代财经;2008年06期

3 王国刚;;Overcapitalization in China’s banking system[J];China Economist;2008年06期

4 刘钻石;李丹;;流动性过剩与中国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8年05期

5 文魁;李学彦;;流动性过剩的机理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8年04期

6 王国刚;;中国银行体系中资金过剩的界定和成因分析——一论资金流动性过剩[J];财贸经济;2008年05期

7 王国刚;;中国银行体系中资金过剩的效应分析——二论资金流动性过剩[J];财贸经济;2008年06期

8 李巍;;货币和资产收益的联动效应——源自通缩与通胀时期的证据[J];财经研究;2008年12期

9 贾婧;;流动性过剩浅述[J];硅谷;2008年14期

10 戴金平;刘津;靳晓婷;;我国流动性过剩的货币经济学分析[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巍;;过度货币供应下的通货膨胀、证券市场以及房地产市场收益——来自中国的证据[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封丹华;从流动性过剩到流动性紧缩[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2 王书华;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超额货币:原因、度量与政策选择[D];辽宁大学;2008年

3 付岱山;流动性过剩背景下的中国金融宏观调控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4 宋健;中国超额货币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5 黄霞;流动性过剩与资产泡沫膨胀下的中国金融稳定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杨;流动性过剩视角下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2 李小俐;我国外汇储备增长对流动性影响的实证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3 葛从锋;转轨背景下我国流动性过剩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4 李长征;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5 周一波;中国应对流动性过剩的货币政策效果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6 童善炳;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7 舒明建;近期中国通货膨胀形成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8 高然巍;货币流动性度量的实证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9 曹阳;流动性过剩:泡沫与通胀的交替[D];吉林大学;2009年

10 程维娜;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调控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明章;张明辉;张戈;;基于宏观经济视角的流动性过剩问题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年03期

2 冯彩;王虎;;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成因、负效应及共同治理[J];现代经济探讨;2008年03期

3 林乐芬;高文芳;;我国货币流动性过剩的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纵横;2008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书田;消除对通货膨胀成因的几个误识[J];科技导报;1995年03期

2 姚慧;郑新奇;;多元线性回归和Bp神经网络预测水资源承载力──以济南市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年01期

3 潘淑霞;孙王杰;张若东;;用SPSS实现多元线性回归在疾病预防中的应用[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4 张尚立;刘刚;刘华;;多元协方差阵扰动模型的影响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5 李德敏,蒙荫莉,李明凤;对我国通货膨胀成因的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7年12期

6 栾惠德;;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实时监测——基于季节调整的方法[J];经济科学;2007年02期

7 李保红,俞迎达,萧红;对通货膨胀成因的观测指标设计与观测结果的分析[J];经济经纬;1997年01期

8 王,

本文编号:18783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18783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9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