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计量经济模型的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以世界主要煤炭消费国为例
本文选题:煤炭消费 + 经济增长 ; 参考:《数理统计与管理》2009年02期
【摘要】:经济的发展和能源(包括煤炭)的利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运用国际上研究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重要工具-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对世界主要煤炭消费国家(中国、美国、印度、俄罗斯、日本和南非)1981-2005的煤炭消费与GDP之间因果关系及其内在规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国家能源消费结构、经济政策不同,煤炭消费同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也不完全一致,中国、日本和南非存在经济增长对煤炭消费的因果关系,俄罗斯存在煤炭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而印度煤炭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则不存在因果关系.据此各国根据自身能源国情及国际比较形势,制定科学的能源战略与政策.
[Abstrac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al consumption and GDP in China , the United States , India , Russia , Japan and South Africa is analyzed and studied .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coal consumption and GDP in China , Japan and South Africa , and there is no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coal consump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 Japan and South Africa .
【作者单位】: 山东工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771060) 山东省教育厅项目(S07YB08)
【分类号】:F416.21;F113;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宋华岭;金智新;耿殿明;李金克;;论我国煤炭储备与供应国际化延伸战略[J];中国软科学;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金明;;基于连分式插值理论的非线性回归问题[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2 方鸿;曹明华;;乡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收入水平的影响——以贵州省兴义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5期
3 李光辉;王庆锋;;农业结构调整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4期
4 赵双;林鸿;;四川省城乡居民生活消费的差异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9期
5 刘迎洲;位刚;卢恩双;袁志发;;杀虫剂毒力测定中试验数据生成模型和毒力指标估计[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1期
6 郭又荣;;洛阳市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实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4期
7 曾凡惠;;河南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与收入的协整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1期
8 何先平;冯建中;张三霞;;基于面板数据的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5期
9 韩德军;鲁静芳;张文专;;基于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的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0期
10 李晴;杨春;;时间序列分析模型及其在GDP预测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志敏;;动态交通影响下的公共停车场合理规模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郑宇;余文玉;;我国寿险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A];变革中的稳健:保险、社会保障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北大CCISSR论坛文集·2005[C];2005年
3 石鹏飞;;报社经营利润及其最大化的确定[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4 郭洪晶;刘茂余;;我国国债发行规模的经济计量分析[A];中国运筹学会第九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5 方兰;李t;;股票交易对货币宏观调控动态风险的实证分析[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俊能;许振成;彭晓春;陈志良;;我国城镇生活污水排放的环境库兹涅茨特征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7 毛建青;;影响高等教育规模的主要因素及其协整关系分析[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郭亚军;姚顺波;;退耕还林政策对吴起县农业综合生产力的影响分析[A];中国林业技术经济理论与实践[C];2006年
9 郭颖;胡山鹰;陈定江;;资源型产业系统演化分析——以黄磷产业系统演化为例[A];第二届全国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工业生态经济与技术专业委员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郝久娃;;基于多项式回归模型的货币供应与通货膨胀的实证分析[A];第十二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青林;城市能源战略储备系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2 周鹏;台湾财政收支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张长海;企业影响力、会计稳健性与资源配置效率[D];暨南大学;2010年
4 夏艳清;中国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定量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李伟庆;中国区际产业转移的自主创新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李海燕;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周期同步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庞菁菁;我国利率波动传导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王天骄;FDI对中国内资汽车产业技术溢出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唐亚晖;人民币汇率失调的测算及汇率传递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安春明;吉林省农村居民幸福感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栋;信息化对能源强度变动影响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朱文晶;国际进口、外国直接投资、外国专利申请与我国技术创新的实证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恩普;高技术产业R&D投入对技术创新产出的影响[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任博英;山东半岛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黄歆璐;佣金自由化下券商营业部竞争力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赵眉芳;基于ESRI MapObjects的GIS技术构建森林生态效益线性模型空间分析系统[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杨彦波;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集聚的互动关系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8 朱平;FDI对江苏经济增长作用的地区差异性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9 鲁涛;国有银行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10 黄玉林;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社会养老保险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叶青;神华集团煤直接液化示范工程[J];煤炭科学技术;2003年04期
2 李军,黄钟成,秦宛顺,靳云汇;中国洁净煤技术出口的战略选择[J];中国煤炭;1998年01期
3 袁景安;试论煤炭企业走向国际化的有效途径[J];中国煤炭;2000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金克;宋华岭;王风华;;基于计量经济模型的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以世界主要煤炭消费国为例[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9年02期
2 谭少鹏;;河南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考试周刊;2008年27期
3 梁莉;中国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经纬;2005年04期
4 白雪飞;岳金梅;;辽宁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基于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J];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5 余妙志;尹冰;;浙江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J];北方经济;2008年10期
6 陈理飞;夏建伟;;1988-2007年江苏省R&D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J];江苏商论;2008年10期
7 翁莉娟;;关于科技和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建模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8 徐凤;金克琴;;中国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9 翁翎燕;濮励杰;文继群;朱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及因果关系检验——以江苏省无锡市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0年02期
10 马光辉;宁定琴;;中国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1978-2004)[J];山东经济;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邦国;朱慧;;专利制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专利制度测量指标体系的协整分析与因果检验[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王帮俊;;技术创新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宋松;;中国城市用地面积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张驰;顾成友;;重庆市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基于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的实证分析[A];第二届中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论坛暨纪念建国六十周年高层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李永乐;吴群;;经济增长与耕地资源数量变化:协整分析及其Granger因果检验[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王维国;杨晓华;;我国国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兼论国债负担对国债经济增长效应的影响[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吴文东;吴刚;;中国钢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卓成霞;;金融危机下保就业与保经济增长的博弈研究[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9 莫文;彭运石;;主观幸福感和经济增长[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李鸿飞;于进才;孟繁一;;试析中国经济增长的环境成本[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鸣骥;创新激发经济增长[N];中国财经报;2002年
2 张晓静,张开飞;经济增长能否承受税收高速增长之重[N];中国税务报;2005年
3 蔡f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N];湖北日报;2001年
4 陈 颐;教育是经济增长关键因素[N];经济日报;2003年
5 李茹萍;工业产值突破千亿珠海经济增长提速[N];经济日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王比学;7%,,我们有信心![N];人民日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杜萍;经济增长良好 降息大可不必[N];市场报;2001年
8 余少谦;实现农村和谐经济增长[N];福建日报;2007年
9 见习记者 王白露;人行预计:我省今年经济增长10%以上[N];湖南经济报;2007年
10 ;中国需要重新平衡经济增长[N];机电商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琳;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程治中;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3 关春华;印度对外贸易政策改革绩效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4 黄菁;环境污染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及影响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5 张宝贵;教育科学发展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6 陈萍;文化软实力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7 王然;市场化进程、企业家职能配置与经济增长[D];暨南大学;2011年
8 许广月;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曾祥炎;基于宏观产权制度分析框架的中国经济增长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10 刘畅;中国益贫式增长中的经济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明;外商直接投资与广东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2 王莹;我国贸易条件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闫声国;山东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经济效应的实证分析[D];青岛科技大学;2008年
4 王鹏;中国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王轶强;中国股票市场对经济增长的效用:理论和实证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6 陈嘉逸;进口贸易促进广东省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7 李黎;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D];四川大学;2005年
8 朱超;进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D];江苏大学;2008年
9 朱世娟;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10 张明;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及纺织产业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D];东华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9649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1964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