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技术经济论文 >

中俄创新型经济发展路径及效益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02 11:46

  本文选题:创新型经济 + 技术创新 ; 参考:《外交学院》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过去数十年来,中国经济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但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效高耗高污染等问题,而俄罗斯正经历着经济转型,两国都需要依靠创新,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依靠创新推动产业发展、优化经济结构,最终使经济得以持续健康增长。研究中俄两国的创新型经济发展,不仅有利于中俄两国之间的互相借鉴,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转型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运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本文对创新型经济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在理论研究部分,对创新型经济相关理论进行了综述,对中俄两国的创新型经济发展和路径选择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运用经济增长理论对创新型经济对经济发展的驱动进行论证。在实证研究部分,本文首先对中国自1996年至于2015年的GDP、研发投入和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投入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并结合了格兰杰检验、协整检验等计量方法,得出了中国对创新和创新经济的投入(研发投入和教育投入)都对经济增长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的结论。然后选取俄罗斯自2001年以来的GDP和国际专利申请量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检验结论如下:技术创新对俄罗斯的经济增长存在正向推进作用,并且有着明显的倍数作用,也就是说出当引起技术创新的因素发生了正向的变动,可以带来数倍的经济增长效用。本文综合理论研究和实证模型结果,得出了一些结论和启示,包括经济转型的最优路径选择在于发展创新型经济、发展创新型经济重心在于建立竞争优势、核心是大力推进技术创新等。这些结论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以及中俄两个均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Abstract]:Over the past few decades,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continued to rise to a new level.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re are problems such as low technological content, low added value, low efficiency, high consumption, and high pollution, and Russia is undergoing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Both countries need to rely on innovation, vigorously develop innovative economy, rely on innovation to promot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ptimize economic structure, and finally make the economy grow healthily. The study of the innovativ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ina and Russia is not only conducive to the mutual reference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but also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of other developing countries.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his paper makes a systematic and in-depth study on innovative economy. In the part of theoretical research, the related theories of innovative economy are summarized, and the development and path selection of innovative economy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are summarized. And uses the economic growth theory to carry on the demonstration to the innovation economy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drive. In the part of empirical research, this paper first establishes the vector autoregressive model for the GDPs, R & D investment and the invest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funds in China from 1996 to 2015, and combines the Granger test and cointegration test, etc. It is concluded that China's investment in innovation and innovation economy (R & D investment and education investment)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economic growth. Then select the Russian GDP and international patent applications since 2001 to establish a vector autoregressive model, the test results are as follow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has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Russia's economic growth, and has a significant multiplier role. That is to say, when the factors that caus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hange positively, it can bring many times the utility of economic growth. This paper synthesizes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empirical model results, draws some conclusions and enlightenment, including the optimal path of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l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economy, the focus of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economy lies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e core is to vigorously promot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so on. These conclusions are useful for other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both China and Russia.
【学位授予单位】:外交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124;F15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柱;;创新型经济[J];航空制造技术;2006年02期

2 ;“创新型经济与创新人才培养”研讨会简述[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3 祖强;梁曙霞;;做好四个结合 推进江苏创新型经济发展[J];群众;2010年02期

4 宋田桂;;发展创新型经济路径选择[J];当代经济;2010年05期

5 陈启涛;;发展创新型经济 建设创新型蚌埠[J];江淮;2010年04期

6 李久平;;落后地区加快创新型经济发展的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0年24期

7 张忠寿;王怀栋;;对常州市发展创新型经济的几点思考[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11期

8 蒋宏坤;;创新型经济:提升综合竞争力的中坚[J];求是;2011年06期

9 李建波;;论创新型经济的涵义、特征与发展趋势[J];前沿;2011年07期

10 李建波;;向创新型经济转型:无锡的战略、途径与对策[J];江南论坛;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祖强;梁曙霞;;后危机时期加快我国发展创新型经济的思考[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赵华;;日本发展创新型经济的政策体系与效果分析[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19次年会暨外国经济学说与国内外经济发展新格局(会议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士力;创新型经济与教育创新[N];宁波日报;2007年

2 刘晓;转型提升 发展创新型经济[N];江阴日报;2009年

3 ;向创新型经济转型[N];常州日报;2009年

4 记者 卢松;加快向创新型经济转型升级[N];连云港日报;2009年

5 记者 刘晓;中央党校学员来宁考察创新型经济发展[N];南京日报;2010年

6 记者 陈秀雅;像抓“牛鼻子”一样抓创新型经济[N];苏州日报;2010年

7 俞昕超 程伟虹;市政协举行“创新型经济发展”专题讲座[N];江阴日报;2010年

8 源流;民主协商会建言创新型经济[N];无锡日报;2010年

9 陈晓春;“创新型经济在江苏网络行”启动[N];新华日报;2010年

10 卫兴华;我国已具备发展创新型经济的条件[N];人民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齐晶晶;创新型经济圈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金凤;俄罗斯东部地区发展创新型经济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2 陈立铭;中俄创新型经济发展路径及效益研究[D];外交学院;2017年

3 刘小煜;江苏省创新型经济初探[D];苏州大学;2008年

4 郑红宾;金华市创新型经济成长能力评价及发展路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5 王玲;创新型经济综合评价体系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2年

6 王雨佳;我国高校创新型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7 何丹;苏南创新型经济发展问题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9686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19686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8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