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技术经济论文 >

广西慈善基金会发展的社会合法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8-08-18 21:21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慈善事业整体的的发展,基金会在科学研究、文化教育、扶贫救助等多重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力不断加大,社会公众对其的认可程度也在不断增强。在基金会高速发展的同时,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社会公众对基金会的质疑声越来越大。广西作为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其经济相对落后,同时地处“一带一路”战略中重要位置,基金会的发展历程比较短,一直以来慈善基金会发展遇到很多困境。随着我国慈善事业的不断推进,其基金会总体规模得到了很大发展。但存在专业化程度不高、关注项目领域等单一等情况,间接上又制约了基金会的发展。在新法“落地”后,基于一定法律规制下,广西慈善基金会群体亟待理清思路,将自己的组织诉求与组织目标相结合,提升社会合法性,谋求更大的发展。本文首先对已有研究进行梳理,基于已有的研究与现象,采用高丙中四类组织合法性的划分,以慈善基金会的社会合法性为研究的切入点,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广西慈善基金会社会合法性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分别对广西慈善基金会发展过程中公众认知、公众信任评价和组织形象进行数据分析,考察其对社会合法性的影响。基于以上分析,建立统计模型,并使用多元线性回归等统计方法对315份有效问卷进行了实证检验。并对广西慈善基金会社会合法性提升提出如下建议:(1)加强慈善宣传和社会舆论导向。(2)建立完备的披露机制,提升FTI指数。(3)提升基金会形象。(4)以行政合法性与法律合法性促进社会合法性的提升。最后本文分析了研究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和对未来研究的方向展望。总体来看,本研究突破了对基金会以公信力研究为主的思路,实现了以社会合法性为研究新视角。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philanthropy in China, the foundation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many fields, such as scientific research, cultural education,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relief, and its influence on social and economic life is constantly increasing. The public's acceptance of it is also growi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foundation, some problems have been exposed gradually, and the public is questioning the foundation more and more. Guangxi, as a minority region in southwest China, is relatively backward in economy and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strategy of "Belt and Road".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f the foundation is relatively shor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aritable foundation has been met with a lot of difficulties. With the promotion of philanthropy in China, the overall scale of its foundation has been greatly developed. But there is not high degree of specialization, such as single focus on project areas, which indirectly restrict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oundation. After the "landing" of the new law, based on certain legal regulations, the group of Guangxi Charitable Foundation urgently need to clarify their ideas, combine their organizational demands with organizational goals, promote social legitimacy and seek greater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existing research and phenomena, this paper uses the division of the legitimacy of the four types of organizations in high propyl middle school, taking the social legitimacy of charitable foundations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using the method of empirical researc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ocial legitimacy of Guangxi Charitable Foundation is analyzed. Then,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public cognition, public trust evaluation and organization image in the development of Guangxi Charitable Foundation, and investigates its influence on social legitimacy. Based on the above analysis, a statistical model was established, and 315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tested by using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d other statistical methods.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enhance the social legitimacy of Guangxi Charitable Foundation: (1) strengthening charity publicity and public opinion guidance; (2) establishing a complete disclosure mechanism. Promote the FTI index. (3) promote the image of the foundation. (4) promote the social legitimacy with the administrative legitimacy and the legal legitimacy. Finall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research process and prospects for future research. As a whole, this research breaks through the research on the credibility of the foundation, and realizes a new perspective of social legitimacy.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63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家峰;法治的合法性追问[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 何芹;政绩与执政党的合法性[J];前沿;2004年08期

3 黄莉;论中国政府存在合法性的基础[J];宜宾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4 王满生,陈卯轩;法治的实现——一个法的合法性视角[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04期

5 邓贤明,肖润华;合法性的意义、内涵及提高[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6 鲁彦平;;我国政府合法性基础:模式、挑战与转变[J];行政论坛;2006年05期

7 向玉琼;;协商民主与公共政策合法性的提升[J];理论导刊;2007年04期

8 陈福胜;秦军;;合法性的理论辨析[J];学术交流;2007年09期

9 王贵贤;;从政治的合法性到法律的合法性[J];国外理论动态;2008年04期

10 杨光斌;;“合法性”问题再认识[J];河南社会科学;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文勤;;论中国政府合法性基础的调整与重建[A];江苏省科社学会2000年会议论文[C];2000年

2 上官酒瑞;;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转型、危机与重构[A];山西省政治学会纪念建党85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倪星;;政府合法性基础的现代转型与政绩追求[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周罗庚;;增强忧患意识 与时俱进地增强和扩大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C];2009年

5 吴海燕;;合法性视角中的执政能力建设[A];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杨占营;吴诚毅;;党的领导合法性的历史考察及展望[A];江苏省科社学会2001年年会交流论文[C];2001年

7 余中南;;“三个代表”奠定了党依法执政的合法性前提和基础[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何军;;有效性:共产党执政体系的治理绩效基础[A];变革世界中的政党政治——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北京研究基地论文集(第五辑)[C];2012年

9 何军;;中国共产党执政体系的治理绩效基础研究[A];世界政党格局变迁与中国政党制度发展——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北京研究基地论文集(第六辑)[C];2012年

10 李悦;;国家治理体系中执政党合法性探微[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光斌;“合法性”遮蔽了什么?[N];学习时报;2007年

2 潘新刚;十六大全面巩固了党执政地位的合法性基础[N];兵团日报(汉);2003年

3 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 李英田;经济增长是政治合法性基础吗?[N];社会科学报;2003年

4 赵虎吉;合法性与政治发展[N];学习时报;2004年

5 贾小明(作者为中央党校在读博士生);中国共产党能够成为长期执政的党[N];新疆日报(汉);2002年

6 张宁;从共产党执政合法性基础看保持党的先进性[N];安康日报;2005年

7 李艳红 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专家体制:科学与政治关系的当代实践[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蒋英州 叶娟丽;政治文化对提高国家软实力至关重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9 邵阳市委常委 市委宣传部部长 王长忠;坚持群众路线是党的价值观和方法论[N];湖南日报;2014年

10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孙立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与中国未来十年的改革和发展[N];吉林党校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瑛;公共行政合法性:危机及出路[D];浙江大学;2015年

2 姜朝晖;权力论:合法性合理性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3 张书豪;立法的合法性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4 陆春;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合法性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5 于延晓;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张q,

本文编号:21907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21907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9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