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技术经济论文 >

长三角区城市旅游品牌形象定位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05 21:01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和空闲时间越来越多,旅游已经成为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已成为当下的一种潮流。如今我国国民经济结构处于转型升级的时期,旅游作为服务行业的龙头,其重要程度持续提高。长三角城市群被认为是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国际公认的世界级城市群之一。长三角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使其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逐步形成具有地域特色和人文特色的著名旅游城市群。虽然该地区旅游发展势头很好,但是如果不用心经营,还是会有可能很快步入衰退期。现如今,很多城市已经意识到品牌也是城市旅游的优势来源,它是一种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标志。知名的城市旅游品牌形象有利于吸引旅游者的消费,有助于提高城市旅游的持续竞争力。而游客作为旅游活动的主体,在旅游活动中是不容忽视的群体。因此,以游客感知的视角出发,努力挖掘城市旅游资源的价值和潜在价值,对成功地塑造城市旅游品牌形象,和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旅游品牌形象理论出发,以长三角区作研究区,选取了其中较具代表性的八个城市,从游客的视角对旅游品牌形象定位进行了如下研究:首先,综合有关学者在旅游品牌和品牌形象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相关理论的述评,并根据研究区自身特点,提出了本文采用的基于游客视角的长三角区城市旅游品牌形象结构假设;其次,针对性地设计了调查问卷,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对长三角区城市旅游品牌形象构成,包括知名特色、旅游需求、旅游产品属性和旅游感知价值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区整体状况的分析和评价。再次,针对旅游品牌形象结构假设的各组成部分,以长三角区城市做实证研究,分别对研究区八个城市进行具体指标的比较分析,运用描述统计方法,找到结构假设中各构成部分的共性和差异。最后,以梳理出的共性和差异为基础,结合旅游资源本体价值,针对性地提出了长三角区城市旅游品牌整体形象定位,以及研究区八个城市分别的旅游品牌形象定位。
[Abstract]:With the rapid growth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the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have been improved, residents' disposable income and leisure time are more and more, tourism has become the main way of leisure and entertainment, has become a current trend. At present, the national economic structure of our country is in the period of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tourism as the leading service industry, its important degree continues to improve. Yangtze River Delta urban agglomeration is regarded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reg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one of the internationally recognized world-class urban agglomerations. With its unique geographical location and natural conditions,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has rich tourism resources, and gradually forms a famous tourism urban agglomeration with regional and humanistic characteristics. Although the region's tourism growth momentum is good, but if you do not care, there is still a risk of a recession soon. Nowadays, many cities have realized that brand is also the dominant source of urban tourism, it is a different symbol from other cities. The famous city tourism brand image is helpful to attract tourists' consumption and to improve the sustainable competitiveness of urban tourism. As the main body of tourist activities, tourists are a group which can not be ignored in tourism activities. Therefo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ourists' perception,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xcavate the value and potential value of urban tourism resources,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successfully shaping the image of urban tourism brand and the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ourism. Based on the theory of tourism brand image, this paper takes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s the research area, selects eight cities which are more representative, and makes the following research on the positioning of tourism brand im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ourists: first of all, Synthesizing the scholars' research on tourism brand and brand image, this paper makes a review of the relevant theories, and puts forward the assumption of the urban tourism brand image structure of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based on tourists' perspective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y area. Secondly, the questionnaire is designed, and the results of the survey are analyzed, including the famous characteristics, tourism demand, tourism product attributes and tourism perceived value.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the study area is analyzed and evaluated. Thirdly, aiming at the components of the tourism brand image structure hypothesis, taking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city as an empirical study, the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specific indicators of the eight cities in the study area, and uses the descriptive statistical method. Find the commonness and difference among the components of the structural hypothesis. Finally, on the basis of combing out the commonness and difference, combined with the Noumenon value of tourism resourc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overall image positioning of urban tourism brand in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as well as the tourism brand image positioning of eight cities in the study area.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59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琛;对我国开展城市旅游的思考[J];天水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2 张广瑞;论首都城市旅游的发展(上)[J];首都经济;2000年10期

3 韩春阳,刘仁志;浅析大连城市旅游的发展空间[J];经济地理;2001年03期

4 秦学;我国城市旅游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人文地理;2001年02期

5 池雄标;政府在城市旅游发展中的角色定位[J];特区理论与实践;2002年05期

6 邹再进,田洪;论城市旅游[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7 杨京波,何佳梅;城市化对中国环城市旅游度假带的影响[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8 马锐,魏鹏;小康社会与城市旅游[J];开发研究;2004年06期

9 徐华锋,方世敏;从文化的视点看长沙城市旅游开发[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10 唐恩富,罗能;城市旅游刍议[J];市场论坛;2005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子燕;;关于杭州发展城市休闲旅游的思考[A];旅游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第十三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刘燕婷;;我国城市旅游竞争实力特征演变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高莹;;城市旅游中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分析[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0年

4 何佳梅;杨京波;;城市化与环城市旅游度假带互动关系研究[A];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民俗旅游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2年

5 保继刚;龙江智;;城市旅游驱动力的转化研究及其实践意义[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6 郭程轩;刘运通;;休闲:一个城市旅游发展的新视角[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郑芳;王乃昂;;近几年国内城市旅游研究进展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杨猛;王蒙;;“旅游热”背景下的城市旅游标志设计之冷思考[A];2013国际工业设计研讨会暨第十八届全国工业设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9 袁书琪;彭俊芳;贺伶俐;;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城市旅游开发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A];旅游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第十三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郑焕友;罗小龙;苏勤;;从“天堂苏州”到“东方水城”——苏州的城市旅游转型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国家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司司长 魏小安;对发展中国环城市旅游度假带的思考[N];中国旅游报;2001年

2 袁忠(作者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美学博士、副教授);城市旅游的定位[N];南方日报;2005年

3 记者 段朝华 通讯员 曹芬娜;甬沈市民在对方城市旅游享受优惠[N];宁波日报;2006年

4 孙天胜;城市旅游的前世今生[N];中国旅游报;2009年

5 北京巅峰智业机构 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 许豫宏陈可 贾伟;从游客价值链看城市旅游目的地的构建策略(一)[N];中国旅游报;2009年

6 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高玉健 罗红宝 林峰;城市旅游的整合与开发[N];中国旅游报;2010年

7 大地风景旅游景观规划院 北京大地风景旅游景观规划院 高素艳;城市旅游目的地建设的几个关键问题[N];中国旅游报;2010年

8 记者 王爽;“国际友好城市旅游联盟”成立[N];四川日报;2011年

9 记者 刘鲁;首届国际友好城市旅游联盟大会在蓉召开[N];成都日报;2012年

10 蔡姬煌;杭州城市旅游的国际化战略构想[N];中国旅游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旭科;城市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2 金准;我国现阶段城市化对城市旅游的影响[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3 孙萍;城市旅游与城市生态建设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4 伍向阳;城市旅游环境竞争力评价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筱;城市旅游宣传中的趣味性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满丹彤;城市旅游化演进过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3 程婕;运城市旅游发展战略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4年

4 康晓羽;交通网络影响下的城市旅游效率分析[D];山东财经大学;2016年

5 许梦;长三角区城市旅游品牌形象定位研究[D];新疆大学;2016年

6 郭沛然;中国游客对于城市旅游的气候与空气质量偏好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7 赵岚椺;世博会与城市旅游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8 戴艳平;城市旅游品牌形象的游客心理认知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9 周富广;城市旅游游客管理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10 郭熠;对武汉发展城市旅游的思考[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2548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22548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2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