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技术经济论文 >

贵州省居民消费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9-02-13 08:21
【摘要】:投资、出口和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而近些年我国消费水平不容乐观。内需不足,居民消费水平增长缓慢,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贵州省作为全国相对落后的省份,消费和经济发展水平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扩大居民消费变得越来越重要。鉴于此,本文运用宏观经济学、数理统计相关理论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贵州省的居民消费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考察其消费水平和变化趋势,挖掘影响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并提出相应对策。全文从西方经济学理论出发,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贵州省居民消费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首先运用消费理论分析了贵州省居民整体消费现状,并与全国平均水平及我国西部地区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贵州省居民消费水平整体上是不断提高的,但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西部地区也排名倒数。随后,本文提取了贵州省2000-2013年9个市(州)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费数据进行面板数据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费的聚类情况基本相同,市(州)间收入差距比较大。最后,本文将收入因素、城乡差距因素、财政支出因素作为消费的影响因素,利用2000-2013年贵州省9个市(州)的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贵阳市的消费水平及生活水平均处在贵州省最前列,但毕节市和铜仁市则消费靠后;收入水平和消费习惯对各市(州)居民消费的影响显著,但对各市(州)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城乡差距对大部分市(州)的消费起抑制作用;财政支出对所有市(州)的消费都起到促进作用。本文的主要贡献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将面板数据模型引入到贵州省的消费模型中,建立了市(州)级的面板数据模型;二是分析了贵州省的消费状况,突出了贵州省消费变化趋势及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三是分析了消费的影响因素,从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两方面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四是按照经济学知识,将消费理论与面板数据模型结合起来,为提高贵州省居民消费水平提供对策。
[Abstract]:Investment, export and consumption are the troika driving economic growth, but in recent years, the consumption level of our country is not optimistic. Domestic demand is insufficient, resident consumption level grows slowly, restrict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economy. As a relatively backward province in China, Guizhou Province has a lower level of consump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an the national average, so it i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o expand the consumption of residents. In view of this, this article uses the macroeconomics, the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correlation theory to establish the econometric economic model, carries on the research to the Guizhou Province resident consumption and its influence factor, inspects its consumption level and the change tendency. Excavate the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residents' consumption and their mutual relations,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Based on the western economic theory,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residents' consumption in Guizhou Province by means of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First of all,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overall consumption status of residents in Guizhou Province by using the consumption theory, and compares it with the national average level and the western region of Chin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verall consumption level of residents in Guizhou Province is constantly improving. But far below the national average, in the western region also ranked backwards. Then, the data of per capita income and per capita consumption of urban residents in 9 cities (states) of Guizhou Province from 2000 to 2013 are analyzed by panel data clustering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lustering situation of per capita income and per capita consumption is basically the same. City (state) between the income gap is relatively large. Finally, this paper takes the income factor, the urban-rural disparity factor and the fiscal expenditure factor as the consumption influence factor, uses the data of 9 cities (states) of Guizhou Province from 2000 to 2013 to establish the panel data model to carry on the analysis,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consumption level and living standard of Guiyang City are in the forefront of Guizhou Province, but Bijie City and Tongren City are lower in consumption. Income level and consumption habits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consumption of residents in different cities (states), but the influence degree of different cities (states) is different, th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has a restraining effect on the consumption of most cities (states). Fiscal spending promotes consumption in all cities (states). The main contributions of this paper are as follows: first, the panel data model is introduced into the consumption model of Guizhou Province, and the municipal (state) level panel data model is established; The second is to analyze the consumption situation of Guizhou province, to highlight the trend of consumption change and the economic difference between different regions, the third is to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onsumption, and to analyze theoretically and empirically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economic and social factors. Fourth, according to the knowledge of economics, the consumption theory and panel data model are combined to provide countermeasures for improving the consumption level of residents in Guizhou province.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126.1;F2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昕;;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关系的实证分析——基于面板数据模型[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2 吴拥政;;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和空间滞后面板数据模型的比较——基于被解释变量时空依赖特征的“孪生性”分析[J];统计教育;2008年10期

3 胡健;张凡勇;李萍;;面板数据模型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J];统计与决策;2010年17期

4 吴勇;林悦;;非平衡面板数据模型的估计方法及应用[J];统计与决策;2013年08期

5 赵卫亚;陈守坤;孙津;;面板数据模型的类型识别检验[J];统计与决策;2013年18期

6 陈少林;;贸易开放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实证分析——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J];现代商贸工业;2014年08期

7 靳庭良,郭建军;面板数据模型设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年10期

8 安宁宁;韩兆洲;;面板数据模型设定的一般方法[J];统计与决策;2007年09期

9 张明霞;;一个基于面板数据模型检验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以甘肃陇东和陇东南为例[J];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武大勇;张伟;姜凌;;变系数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半参数估计[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苏良军;;部分线性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的一致性估计[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6卷)[C];2005年

2 曲博;;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贵州省经济增长收敛性分析[A];新机遇·新台阶·新跨越——数量经济学视野下贵州自我发展能力回顾与展望:2010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年会数量经济学会论文集[C];2010年

3 孙刚;张爱华;;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电信需求预测[A];融合与创新——中国通信学会通信管理委员会第29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金赛男;;非稳定面板的离散选择模型[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6卷)[C];2005年

5 余潆;李爱华;刘志东;杨婧;;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主权信用评级影响因素分析[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商务智能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6 郭庆宾;许泱;;国外R&D溢出的动态效果:基于我国省际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分析[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7 陈伟;严长清;吴群;李永乐;;开发区土地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基于江苏省面板数据的估计与测算[A];2010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赵卫亚;孙津;;面板数据模型的类型识别检验[A];社会经济发展转型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张真真;李善同;;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城市与区域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10 王亚男;李丹妮;马春华;;基于面板数据模型预测的储备规划研究——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4.城市规划技术与方法)[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新疆天山农村商业银行 帕尔哈提·赛帕尔;农信社股权结构亟待优化[N];中华合作时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吴相俊;因子误差结构面板数据模型的理论与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2 游万海;贝叶斯空间分位面板数据模型及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3 李毅;交互效应面板数据模型的理论与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4 胡亚权;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5 叶小青;交互效应面板数据模型的方法论及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6 陈海燕;面板数据模型的检验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7 郑大川;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框架下商业银行内部评级法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8 谭伟生;中部地区利用FDI质量问题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翟树芬;两类半参数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6年

2 王倩莹;半参数面板数据模型的估计、检验及模型选择[D];北京化工大学;2016年

3 陶丽娇;基于地区“拉力”因素对重庆高校留学生人数的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4 宋小玲;四川省物流产业集聚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6年

5 戎钰;外商直接投资环境绩效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6年

6 杨再运;贵州省居民消费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6年

7 陈海燕;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及应用[D];天津大学;2007年

8 徐晓宇;变系数面板数据模型的统计推断[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9 王尚坤;多水平面板数据模型的估计理论及模拟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10 孙刚;电信需求的面板数据模型适应性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4213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24213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0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