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技术经济论文 >

大数据背景下消费信贷风险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9-02-14 20:02
【摘要】:相对于传统的信用卡业务,消费信贷业务一般具有单笔授信额度较小,审批时间短,无需抵押或质押,贷款期限较短等特点,因而更加灵活,受到广大商家尤其是电商平台以及广大消费者的欢迎。本文介绍了消费信贷的发展背景以及发展消费信贷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然后通过进行国内外文献综述,梳理出消费信贷风险控制的发展方向。通过查阅资料我们发现国外的征信模式主要有同业征信、公共征信和市场征信三种模式,利用大数据进行消费信贷风险控制主要是基于市场征信。而国内利用大数据进行消费信贷风险控制的公司主要为BAT(百度,阿里和腾讯),其中以阿里尤为典型,也取得的不错的成效。对于没有数据量积累的消费信贷公司,我们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收集消费信贷数据,并结合两大类个人信用评分模型-统计模型和非统计模型,来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进行刻画,为风险控制提供依据。本文利用“一起好”“365易贷”和“易融恒信”的数据,利用神经网络方法处理得到的“好客户”和“坏客户”数据,来分析利用大数据判别申请者信用状况的可行性。实证表明,利用大数据手段并结合神经网络模型判别客户的“好”与“坏”,准确率可以达到80%左右;同时,文章分析了信贷奉献中各个因素的重要性。从而达到了本文的预期效果。总体来讲,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利用网络开源数据,结合大数据手段,从更多地维度去刻画消费者的信贷行为,探索出消费信贷的特征,为消费信贷业务开展的风险控制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Abstract]: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credit card business, the consumer credit business generally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mall credit line, short approval time, no mortgage or pledge, short loan period, and so on, so it is more flexible. By the majority of businesses, especially the e-commerce platform and the majority of consumers welcom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nsumer credit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nsumer credit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and then, through the literature review at home and abroad, sorts out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risk control of consumer credit. We find that there are three modes of credit reporting in foreign countries: peer credit, public credit and market credit. Big data is used to control consumer credit risk mainly on the basis of market credit. The main domestic companies using big data to control consumer credit risk are BAT (Baidu, Ali and Tencent), which is especially typical of Ali and has achieved good results. For consumer credit companies with no accumulation of data, we can also collect consumer credit data through a variety of channels, and combine two main types of personal credit scoring models-statistical model and non-statistical model. To describe the consumer's consumption behavior,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risk control.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big data to judge the credit status of applicants by using the data of "good together" 365 easy loan "and" Yi Rong Heng Xin ", and using the neural network method to process the data of" good customers "and" bad customers ".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accuracy rate of judging customer's "good" and "bad" by using big data method and neural network model is about 80%. At the same time, the paper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each factor in credit offering. Thus, the expected effect of this paper is achieved. In general, the innovation of this paper lies in the use of online open source data, combined with big data means, to depict consumer credit behavior from more dimensions and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sumer credit. It provides a new idea for the risk control of consumer credit business, and has a good application prospect.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3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卜国琴;关于我国发展消费信贷的再思考[J];商业研究;2000年12期

2 余子华,周黎明;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开展难尽人意[J];价格月刊;2000年03期

3 郑曦卿,张利民,赵文强;对农行拓展消费信贷业务的思考[J];经济师;2000年02期

4 郑曦卿,王德明,孔钊;金融业拓展消费信贷业务应采取的措施[J];经济师;2000年10期

5 曹龙骐;深圳特区银行扩展消费信贷调研报告[J];经济学动态;2000年01期

6 林吉增,常风生;农村消费信贷潜力大[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0年12期

7 邱学诗,余子华;消费需求与消费信贷新态势[J];武汉金融;2000年12期

8 ;继续稳步开展消费信贷业务[J];中国金融;2000年12期

9 韩科智,郭怀麟;论消费需求与消费信贷[J];甘肃金融;2000年06期

10 张明宏;对拓展我国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思考[J];广西农村金融研究;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红玲;;谈消费信贷[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2 张志峰;李莉;贺兆;;西安市消费信贷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A];道路·创新·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优秀论文[C];2009年

3 张志峰;李莉;贺兆;;西安市消费信贷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A];道路·创新·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金融危机与陕西经济发展专题学术论坛论文选集[C];2009年

4 中国建设银行课题组;刘大为;;论国有银行改革进程中的消费信贷业务[A];中国投资学会获奖科研课题评奖会论文集(2004—2005年度)[C];2005年

5 彭义伟;;让消费信贷活起来[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6 穆乐华;童晓燕;佟翠英;;商业银行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发展模式研究[A];2011北京两届联席会议高峰论坛文集[C];2011年

7 李强松;;欠发达地区发展消费信贷的难点与对策[A];柴达木金融服务论坛专刊[C];2004年

8 刘宝安;;宝鸡—天水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比较[A];宝天论坛论集[C];2013年

9 杜平;;影响全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主要问题和对策探讨[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金融支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周宗安;郑顺杰;;关于扩大内需、刺激农民消费的金融支持力度问题[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雪飞;发展消费信贷的必要条件[N];河北经济日报;2002年

2 本报记者 隋峥嵘;消费信贷业务步入快速发展阶段[N];本溪日报;2007年

3 张文秀 张金社;消费信贷成亮点[N];农民日报;2000年

4 寇建伟;把好消费信贷业务三命脉[N];中国邮政报;2014年

5 梁燕君;消费信贷缘何发展缓慢[N];财会信报;2005年

6 记者 王岚 通讯员 陈志 强勇;消费信贷业务发展快[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0年

7 农行湖南郴州市分行 李建生;发展消费信贷的对策[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1年

8 牛莹;发展消费信贷业务的策略[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南鹰;消费信贷:银行必争之地[N];中国国门时报(中国出入境检验疫报);2002年

10 本报记者 唐明波;消费信贷:让生活更精彩[N];湖南经济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曹葵;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的经济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龙海明;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运行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3 刘永生;中国转型期消费信贷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4 陈晓静;中国消费信贷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月华;北京市消费信贷与消费需求的相关关系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2 刘吾刚;论消费信贷与消费结构升级[D];云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刘钰峰;消费信贷对我国消费需求总量的影响[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4 蒋琳枫;我国消费信贷对消费需求的影响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5 梁昊;考虑随机需求的卖方消费信贷合作与协调机制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6 陈怡君;我国消费金融公司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7 兆程;消费金融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8 刘勋;昆明X支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策略研究[D];云南大学;2016年

9 陈建伟;金融机构消费金融产品创新和风险管理[D];东南大学;2015年

10 施昌丹;交通银行杭州分行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4225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24225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b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