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技术经济论文 >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收敛性半参数计量分析

发布时间:2019-08-26 09:34
【摘要】: 经济增长的收敛性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由于生产中资本的边际效益递减,如果区域问要素可以自由流动,人均资本存量较少的落后地区,会因较高的资本收益而获得比人均资本存量较多的发达地区更快的增长速度,从而追赶上经济发达的地区,地区间人均产出会趋于均衡,并呈现出地区经济增长的收敛性。针对新古典增长理论将技术进步外生化处理的缺陷,新经济增长理论在将技术进步内生化的过程中,对新古典增长理论的收敛论提出了质疑,认为规模经济使投资收益不会出现报酬递减的倾向,从而经济增长收敛的性质趋于消失。新经济增长理论在质疑收敛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能促进低收入国家或地区加快经济增长、缩小地区经济差距的因素。 近年来,国内外产生了大量研究我国地区经济增长收敛性的成果。他们对我国地区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地区经济差距变化的影响因素等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是这些研究成果在结论上还存在较大的纷争,对我国地区经济增长的收敛性还未得出一致性的看法。文献研究表明,现有对我国地区经济增长收敛性研究的相关文献大致上可以分为“收敛说”和“收敛怀疑说”两类。首先,“收敛说”与“收敛怀疑说”就是否收敛这个问题还存在较大争议;其次,“收敛说”内部就收敛的类型、速度、时段等也存在不同的看法,但这些观点又都从不同的角度对导致这种收敛或不收敛的因素做出了不同解释。我们自然也就产生了两个疑惑:1990年以来,我国的地区经济增长是否收敛,地区经济差距在长期上是有扩大的趋势还是有缩小的趋势?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了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这种变化趋势?因此,在前人研究的上,进一步研究我国地区经济增长的收敛性问题,仍然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 本文以经济增长文献中有关收敛性理论为基础,运用半参数计量经济理论建模,对1990—2006年中国地区经济的增长收敛性进行实证分析,并探讨了收敛或发散的内在原因。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中国大部分城市之间存在着条件收敛,局部也有发散性质,原因有制度、政策、劳动力流动、地理等多方面,针对每一种有可能加大区域经济差距的因素,提出政策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224;F20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勋立;;我国经济增长中自然资源效应及对策研究[J];华章;2011年13期

2 周爱农;;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基于面板协整研究[J];经济数学;2011年02期

3 英英;高昌林;;基于中美比较的KIBS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15期

4 叶宁华;;山西资本市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1年09期

5 齐高放;;基于VAR模型的我国服务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6 梁滢;;基于VAR模型的我国加工贸易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经济论坛;2011年06期

7 王良举;王永培;李逢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存在吗?——来自CO_2排放量的国际数据验证[J];软科学;2011年08期

8 于雪霞;;低碳时代经济增长与资源约束[J];资源与产业;2011年04期

9 郑佳宁;;我国加工贸易对经济影响浅析[J];科技创业月刊;2011年07期

10 吴玉霞;;我国居民消费现状及影响因素述评[J];科技信息;2011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卓成霞;;金融危机下保就业与保经济增长的博弈研究[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2 莫文;彭运石;;主观幸福感和经济增长[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李鸿飞;于进才;孟繁一;;试析中国经济增长的环境成本[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4 邹薇;周浩;;中国省际间收入动态研究:1978-2002——基于反事实条件收入模型[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5 姜焰生;;现代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6 刘渝琳;白艳兰;;金融深化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吴开;夏鑫;;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刘忠文;;经济增长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浅析[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韩中豪;胡雄星;张明旭;;上海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的关系[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10 刘幸菡;吴国蔚;;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及其在中国的实证检验[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方烨 李克;保持经济增长 消费“马车”仍需提速[N];中国改革报;2005年

2 钟欣;经济增长有所放缓是件好事[N];中国改革报;2005年

3 记者 张小梅 张骅;解决经济增长有效支撑是关键[N];中国企业报;2005年

4 记者 孙秀霞;我省经济增长保持良好态势[N];黑龙江经济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李昌鸿;美经济增长步伐放慢[N];证券时报;2005年

6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 孙立坚;经济增长放慢如何看[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7 本报驻堪培拉记者 陈小方;澳大利亚力保经济增长[N];光明日报;2008年

8 本报评论员;迅速行动起来 力保经济增长[N];宁波日报;2008年

9 见习记者 郭锦辉;消费引擎“护航”经济增长[N];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

10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 巴曙松;推进转型,寻找经济增长新空间[N];文汇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尚骜;内生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张琳;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程治中;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4 周卫峰;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年

5 关春华;印度对外贸易政策改革绩效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6 黄菁;环境污染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及影响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7 张宝贵;教育科学发展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8 陈萍;文化软实力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9 王然;市场化进程、企业家职能配置与经济增长[D];暨南大学;2011年

10 刘瑞明;国有企业如何拖累了经济增长:理论与中国的经验证据[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关敏芳;中国经济增长收敛性及路径转换[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2 董智明;河北省经济增长收敛性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3 赵家龙;中部地区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4 帅富成;长株潭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5 王爱华;FDI、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收敛性的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叶新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技术和制度动因分析[D];武汉大学;2004年

7 林杨;内蒙古物流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8 童荟颖;新疆喀什地区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D];新疆大学;2010年

9 闫鑫;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0年

10 刘伟;内蒙古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291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25291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1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