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技术经济论文 >

云南省普洱市中小学教师慢性病就医行为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21 01:36
【摘要】:目的:在我国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和致死率居高不下、慢性病患者疾病经济负担沉重和卫生资源配置均衡性欠佳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保障慢性病患者的就医权益,合理使用有限的社会医疗卫生资源,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建设,备受国内社会关注。据此,本研究以医学社会学和行为科学相关理论为支撑,以普洱市中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了解该群体慢性病患病情况,掌握其健康水平、卫生服务需求情况及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了解该群体慢性病患者就医行为,掌握其医疗保健费用、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分析普洱市中小学教师慢性病患者就医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合该群体慢性病患者就医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制定适应社会现阶段的卫生发展计划和策略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并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普洱市中小学教师慢性病就医行为。运用分层、整群及便利抽样法在普洱市辖区内选取1个地级市2个县共14所中小学,于2016年3-5月进行中小学教师慢性病患者就医行为的调查。问卷设计参考《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报告》及部分就医行为相关文献内容,根据研究需要进行必要的增减,并对问卷进行信效度分析;其中,资料分析方法为定量分析法与定性分析法相结合,主要通过简单描述性统计分析、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推断分析得出研究结果。结果:普洱市中小学教师慢性病患病率为69%,循环系统疾病为该群体高发慢性病;普洱市中小学教师慢性病患者医疗卫生服务需求量大,县级医疗机构是首选就医地点,大部分患者通过普通门诊和医院排队的渠道就医,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成为就医机构选择的首要考虑因素,但对基础医疗机构的利用率不高;没时间和自感病轻是未就医、未治疗、未入院的主要原因之一,应治疗而未治疗、应住院而未住院、自我治疗导致病情加重的情况仍然存在;普洱市中小学教师慢性病患者医疗费用高,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基本能满足其就医需求,但大部分慢性病患者仍购买补充医疗保险,经济负担对其就医行为的影响依然很大。结论:就医决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职业带来的相对稳定的社会网络对普洱市中小学教师慢性病患者的就医行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群体行为入手改善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行为方式,对慢性病的防治有着积极的效用。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阶段的社会和医疗环境并不能完全满足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小学教师慢性病患者的医疗卫生需求,经济因素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该群体就医行为存在影响,减轻疾病经济负担,需要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学位授予单位】:遵义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19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蒙晓宇;广西首届慢性病防治工作会议在柳州召开[J];广西预防医学;2001年03期

2 李再钦,王俊基,王化敏,梁雪姣;社区慢性病防治工作现存的问题与对[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2年05期

3 李惠娟,季正明;略谈社区慢性病防治的过程管理[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2年06期

4 潘恩春;慢性病防治初期启动工作思路探讨[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3年01期

5 张春生;农村社区的慢性病健康教育[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3年01期

6 党英,王大宽,马杭州;安钢社区慢性病健康促进实践[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3年03期

7 李卫红 ,曹付群 ,齐玉芬;浅谈基层慢性病防治中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3年06期

8 赵玲珑;疾病预防机构开展社区人群慢性病防治工作的思路[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4年05期

9 ;营养建体与慢性病防治高层论坛[J];中外食品;2004年12期

10 覃玉,胡晓抒,顾华,陆应昶,赵金扣,胡一河,刘荣海,赵小兰;2003年江苏省部分地区慢性病防治工作模式访谈结果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彭荣;;加强慢性病新闻宣传工作[A];《中国成人医药教育论坛》(5)——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成人教育委员会三届五次理事大会暨医药教育创新研究和慢病防治学术研讨会[C];2012年

2 伍亚舟;张玲;王文昌;易东;;重庆沙坪坝区主要慢性病及其影响因素分析[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09年论文集[C];2009年

3 徐春艳;杨云艳;李树桢;张文霞;薛福业;;慢性病防治工作启动思路探讨[A];吉林省预防医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许太;;老年慢性病防治“八忌”[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徐根虎;王利群;;浅谈高桥社区农村慢性病现状与对策[A];浙江省第十九届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学术会议大会论文集[C];2011年

6 李延杰;;齐心携手,应对慢性病的严峻挑战[A];《中国成人医药教育论坛》(5)——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成人教育委员会三届五次理事大会暨医药教育创新研究和慢病防治学术研讨会[C];2012年

7 严其高;;医务工作者的共同责任-慢性病的防治[A];《中国成人医药教育论坛》(5)——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成人教育委员会三届五次理事大会暨医药教育创新研究和慢病防治学术研讨会[C];2012年

8 刘学宁;;浅论深圳市慢性病防控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A];2012深圳市预防医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9 易韬;戚莉;吴焕淦;赵天平;郭欣欣;刘慧荣;;中医药防治慢性病的几点思考[A];第三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优秀论文颁奖会议论文集[C];2012年

10 史丽妙;;某大学高知人群中健康管理对相关慢性病防治的研究报告[A];浙江省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陈艳华;我市开展慢性病防治宣传活动[N];长治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段佳;追踪慢性病:多是“自创”的危险[N];科技日报;2012年

3 记者 李瑶;国家慢性病综防示范区覆盖30省[N];医药经济报;2012年

4 乐为;社区是慢性病防控主战场[N];东方城乡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靖九江;为慢性病防治探索科学的管理模式[N];中国医药报;2013年

6 记者 薛德凯;云南省慢性病防治刻不容缓[N];云南政协报;2013年

7 余姚市副市长 陈为能;加强慢性病防治 维护人民健康[N];宁波日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王慧慧;慢性病防控“慢不得”[N];安徽日报;2013年

9 陈晓曼;慢性病防控已到了社会总动员的时刻[N];健康报;2013年

10 孙保广 乳山市委党校;解读慢性病防控的“乳山模式”[N];威海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胡富勇;个体水平社会资本与慢性病防治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2 张松荣;深圳市慢性病防治机构服务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与综合评价模型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3 李德华;山东省农村居民慢性病相关知识与行为危险因素调查与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4 亓晓;慢性病防控评价指标及方法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2年

5 李金林;健康促进的创新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陈晨;基于ICCC框架的社区慢性病防治质量改善机制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2 刘婷;宁夏居民主要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调查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5年

3 柳相珍;基于慢性病的社区健康管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4 任建伟;北京市某证券企业员工慢性病危险因素调查及干预效果评价[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5 张义成;山东省2004—2013年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流行趋势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6 徐晓璐;新疆慢性病健康管理现状调查[D];新疆医科大学;2015年

7 王珊;慢性病的疾病负担分析和体检策略优化[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8 周海腾;南京市溧水区农村重点人群慢性病与营养状况调查及与河北涉县农村老年人群营养健康状况对比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9 纵蒙蒙;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效果评价[D];东南大学;2015年

10 季铁鑫;哈尔滨市慢性病社区健康管理调查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5391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25391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0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