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技术经济论文 >

呼伦贝尔市土地荒漠化与沙化消长变化及其防治对策

发布时间:2019-09-21 10:09
【摘要】:本文在收集大量资料基础上,主要采用高分辨率遥感数据(spot-5)判读与地面实测调查相结合的技术方法,获得各类型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的基础上,结合对研究区的地貌、植被、土壤、气象数据、农作物产量、工程措施等多个评价指标,对呼伦贝尔市荒漠化现状进行统计,根据2014年调查数据和收集、整理与第四次荒漠化普查(2009年)调查数据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和评价研究区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的现状和原因;根据两次统计结果进行动态变化分析;统筹研究区的自然状况、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林业生态工程等发展,结合研究区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现状预测潜在的趋势,并提出治理对策和措施,主要研究有:(1)研究区荒漠化类型主要有风蚀和盐渍化两大类。风蚀荒漠化土地最大,面积为31639.13 hm2,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91.33%,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耕地、林地、草地、未利用地。盐渍化土地面积为3002.15 hm2,占荒漠化土地面积的8.67%。(2)呼伦贝尔市轻度荒漠化土地面积为32619.07 hm2,占荒漠化土地面积的94.16%;中度荒漠化土地面积为1410.26 hm2,占4.07%;重度荒漠化土地面积为522.94 hm2,仅占1.51%,极重度荒漠化土地面积为89.02 hm2,仅占0.26%。说明研究区荒漠化整体程度较轻,治理难度相对较小,但治理面积较大。(3)研究区土地荒漠化的发展动态研究表明:从2009年到2014年,荒漠化面积和程度都呈减缓趋势。2009年呼伦贝尔市荒漠化土地面积3464127.98 hm2,2014年减少到3479112.57 hm2,减少了 14984.59 hm2。荒漠化土地面积占监测区总面积比率由上次89.97%下降到本次的89.58%,减少了 0.39个百分点,荒漠化土地面积5年减少14984.59 hm2,年均减少2996.92 hm2,年减率0.09%。(4)研究表明,呼伦贝尔市土地荒漠化与气候、土壤等自然因素及过度开垦放牧等人为因素有很大的关系。近5年,呼伦贝尔市土地荒漠化总体趋势好转与国家各种生态工程建设密不可分。
【图文】:

中国沙漠,总面积


约?2°]。据国家林业局发布的第五次全国荒漠化、沙化土地监测(2014年)结果表逡逑明:截至2014年的统计调查数据显示,我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26116万hm2,逡逑占国土总面积的27.20%邋(如图1所示)。主要分布在北方5省(自治区)地区,新逡逑疆、内蒙古、西藏、甘肃、青海的荒漠化土地总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95.64%;其它逡逑13省(自治区、直辖市)占4.36%邋K']。逡逑1.1.3.1各气候类型区荒漠化现状逡逑根据2014年国家林业局公布的数据:我国干旱区荒漠化土地面积占全国荒漠化逡逑土地总面积的44.86%,为11716万hm2;半干旱区荒漠化土地面积占35.84%,为逡逑9359万hm2;亚湿润干旱区荒漠化土地面积占19.30%,为5041万hm2邋(如图2所逡逑示)。逡逑

比例,面积,土地面积,现状


逑万hm2,;水蚀荒漠化土地面积占9.58%,为2501万hm2,;盐渍化土地面积占逡逑6.58%,为1719万hm2;冻融荒漠化土地面积占13.91%,为3633万hm2邋(如图3逡逑所示)。逡逑*芩焌荒,赛化逡逑6.讲逦秦!逦读逡逑9.s‘》逦,m逡逑.邋..邋.逡逑图3不同类型荒漠化土地比例逡逑Fig.3邋The邋proportion邋of邋different邋types邋of邋desertified邋land逡逑1.1.3.邋3荒漠化程度现状逡逑截至2014年的统计数据,按荒漠化程度区分,轻度荒漠化土地面积所占比例最逡逑大,占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28.69%,邋7493万hm2;中度荒漠化土地面积占逡逑35.44%,,邋9255万hm2;重度荒漠化土地面积占15.40%,邋4021万hm2;极重度荒漠逡逑化土地面积占20.47%,5347万hm2邋(如图4所示)。逡逑1.1.4内蒙古土地荒漠化现状逡逑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荒漠化危害重点监测省区之一。2014年监测数据显示,区逡逑内土地荒漠化面积6092万hm2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X17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鄂敏杰;鄂联伟;;呼伦贝尔市2014年气候特点分析[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5年02期

2 曲学斌;吴昊;;呼伦贝尔市53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4年01期

3 张德平;;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土地利用现状及变化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11年11期

4 马琰;;呼伦贝尔草原荒漠化的成因及防治对策[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34期

5 张宏,林先成,李世强;荒漠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等级系统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6 李艳芳;我国土地退化的成因与防治法律制度的完善[J];环境保护;2005年02期

7 董建林,董伟利,张海峰;内蒙古自治区的荒漠化土地[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3年03期

8 李金桐,镨拉提,纪良,阿布都瓦斯提;基于GIS的MODIS环境荒漠化监测中的应用方法研究[J];新疆气象;2003年02期

9 李智佩,岳乐平,聂浩刚,王岷,孙虎,王飞跃;中国三北地区荒漠化区域分类与发展趋势综合研究[J];西北地质;2002年04期

10 李智佩,张维吉,王岷,聂浩刚,岳乐平;中国北方东部沙质荒漠化的地学观[J];西北地质;200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金霞;鄂尔多斯高原西部植被—土壤—土壤动物对荒漠化的响应[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继红;科尔沁奈曼土地荒漠化程度遥感评价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393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25393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e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