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武钢进江矿石江海直达驳运输方式的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U69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武钢热轧厂精轧轧制压力数学模型——荣获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87年04期
2 言文;武钢积极贯彻实施ISO9000系列标准深化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J];上海标准化;1996年05期
3 邓巽仲;武钢节电技术改造的实践与效益[J];大众用电;1996年01期
4 魏建新;对降低武钢能源消耗费用的思考[J];冶金能源;1999年05期
5 胡星;;武钢大力促进节能减排[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11年16期
6 ;武钢热轧厂精轧制压力数学模型的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87年S3期
7 魏厚培;武钢设备管理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J];中国设备工程;2001年10期
8 胡望明;价格竞争的博弈分析以及对武钢的启示[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5年01期
9 周浩然;张汉兴;李世清;;武钢四氧站厂平工程山体爆破[J];爆破;1991年03期
10 陈文宇,沈克;5.8级高纯氮产品在武钢生产[J];深冷技术;199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邓崎琳;;品种、质量与竞争力[A];“两区”同建与科学发展——武汉市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郑卫国;;武钢高炉炼铁生产技术进展[A];2004年全国炼铁生产技术暨炼铁年会文集[C];2004年
3 杨志泉;;武钢炼铁系统“十五”技术进步[A];2004年全国炼铁生产技术暨炼铁年会文集[C];2004年
4 ;整合物流资源 构建一体化钢铁供应链[A];首届全国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大会会议资料[C];2007年
5 陈丽;;武钢焦化公司1、2号焦炉干熄焦电气控制系统[A];2005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第2卷)[C];2005年
6 郑卫国;;发展武钢炼铁技术迎接新世纪的挑战[A];新世纪科技与湖北经济发展——2001首届湖北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1年
7 郑文俊;谢启姣;;武钢厂区绿地群落特征研究[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8 王剑;刘汉杰;吴高明;吴声浩;杜健敏;;加强节能减排 推进清洁生产 发展循环经济 创建环境友好企业[A];2007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暨第四届湖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7年
9 刘晖;薛俊;徐燕婷;;循环经济在钢铁行业的运用与武钢的实践[A];第七届(2009)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下)[C];2009年
10 余志祥;;武钢第三炼钢厂生产技术的发展现状[A];1999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上)[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匡华安;武钢多项措施抗灾[N];中国冶金报;2008年
2 记者 冯欣楠邋通讯员 白方;武钢部分废弃物期待“社会共享”[N];长江日报;2008年
3 ;科学发展观催生武钢第三次创业[N];湖北日报;2009年
4 白方 杨礼兵;推进三次创业 科学发展武钢[N];湖北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徐虞利 陈捷;武钢一天搞定澳加两铁矿项目[N];上海证券报;2009年
6 刘向勇 曹素梅 岳兵;平煤武钢联合焦化公司科技项目获奖[N];中国冶金报;2009年
7 白方 记者 陈铁;武钢新焦炉投产焦炭产能全国第一[N];中国质量报;2010年
8 记者 匡华安 通讯员 吴慧颖 邹刚;武钢绒面彩涂新品进入乌克兰市场[N];中国冶金报;2011年
9 记者 马金山;武钢确定2005年工作目标[N];中国冶金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龚达发 朱剑红;钢铁是这样炼成的[N];人民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俊敏;北仑—武钢进江矿石江海直达驳运输方式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2 方晓平;关联货物运输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的研究与应用[D];中南大学;2004年
3 董晓岩;基于可靠性品质的快运产品设计问题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杨秋侠;物流合理化在大型企业设施规划中应用的理论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5 赵静波;吉林省综合运输体系完善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张矢宇;内河运输供给分析的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7 彭辉;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理论分析[D];长安大学;2006年
8 李德刚;综合运输网中的通道分析与系统配置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9 熊崇俊;我国综合交通协调发展若干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10 赵旭;现代物流理念下的交通运输系统资源整合方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雯燕;武钢备件采购分析及改进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赵向前;高铁与其他运输方式可替代性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3 吴新春;武钢技术创新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4 陈宽;物流企业多种运输方式选择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5 刘忠;武钢铁矿石国际采购问题分析及改进策略[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吴卫星;武钢进口铁矿石运输方式的优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7 周玉清;基于博弈论的客运运输通道各种运输方式分担率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8 陆荣鹤;武钢“十五”战略规划下进口铁矿石运输系统整合的研究[D];上海海运学院;2002年
9 乐湘江;武钢三号高炉工程改造项目评价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10 陈鞍;武钢贯彻ISO9000标准若干问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6828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2682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