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曝气生物滤池技术经济分析
发布时间:2020-05-27 03:14
【摘要】: 污水处理厂排放水经深度处理后回用,不仅可减轻污染物向环境的排放量,节约大量水资源,解决相当部分城市用水短缺的问题,还可为用水企业和污水处理厂创造效益。传统的再生水回用工艺通常为在二级生物处理的基础上采用混凝沉淀过滤工艺,但易生长生物膜,堵塞滤床。而利用膜过滤的超滤、钠滤等方法通常投资较高,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而曝气生物滤池(BAF)是在生物接触氧化法的基础上引入饮用水处理中过滤的思想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好氧生物膜污水处理工艺。20世纪80年代初产生于欧洲,现已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曝气生物滤池工艺目前在国内环保领域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本研究将化学混凝与曝气生物滤池(biological aeration filter简称BAF)结合在一起,通过混凝处理和生物膜过滤的双重作用,对城市污水厂二级处理出水进行深度处理,以实现污水的回用。化学混凝用于去除水中的悬浮物,BAF用于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进一步过滤水中的悬浮物。结果表明:在原水水质COD cr, SS, BOD5 ,pH值分别为672mg/L,200mg/L,576mg/L, 6.11时,出水COD cr, SS, BOD5 ,pH值稳定在52mg/L,10mg/L,24mg/L,8.6左右。相对于单独使用BAF,组合工艺对COD cr, SS, BOD5的去除率均有所提高。 本论文还从技术经济的方面论述了曝气生物滤池在经济上的可行性,系统的对改进曝气生物滤池技术做出经济成本分析,研究了该技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经济方面,在同等条件(处理水量相同)下,BAF工艺在占地、维护管理、处理水质、自动化程度等方面比传统工艺有较大优势。 在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方面,BAF工艺的中水回用工程利国利民,所产生的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都是难以估量的,应大力推广。因此,对于中水回用项目国家应给予优惠政策,重点扶持,使项目在经济上具有可行性。 该实验还分析了对混凝剂的分析选择和加入的剂量,在曝气生物滤池前有无化学混凝处理的不同。系统、综合的给出了混凝-曝气生物滤池工艺流程和最佳工艺条件,为实际生活中上应用混凝-曝气生物滤池提供了宝贵的技术参数。试验表明,BAF反应器
【图文】:
根据废水水量和水质特征、排放标准、回用要求等因素,充分考虑技术的先进性、可行性,选择化学混凝法-BAF 工艺流程。其工艺流程见图 3.1。图3.1 基本工艺流程图Figure 3.1 Basic process flow chart序号 项目 测定方法 主要仪器 频 度1 CODcr 重铬酸钾法 冷凝管、滴定管等 常规2 BOD5稀释接种法 生化培养箱等 定期3 SS 重量法SARTIRIUS天平HG85-1电热恒温千燥箱定期4 pH 玻璃电极法 PHS-25型精密PH计 常规
沈阳大学硕士絮凝剂种类的选择主要取决于胶体和细微悬浮物的种类、性质和浓度。水如果主要是细微悬浮物或次生化学沉淀物,可单独采用高分子絮凝剂。高分用的基本原理是:非离子型主要用于去除浓度较高的细微悬浮物,适用于中质。如果絮凝对象的ξ电位较高,则应优先考虑选用电性相反的离子型絮凝虑来源、成本和是否引入有害物质等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X703
本文编号:2682864
【图文】:
根据废水水量和水质特征、排放标准、回用要求等因素,充分考虑技术的先进性、可行性,选择化学混凝法-BAF 工艺流程。其工艺流程见图 3.1。图3.1 基本工艺流程图Figure 3.1 Basic process flow chart序号 项目 测定方法 主要仪器 频 度1 CODcr 重铬酸钾法 冷凝管、滴定管等 常规2 BOD5稀释接种法 生化培养箱等 定期3 SS 重量法SARTIRIUS天平HG85-1电热恒温千燥箱定期4 pH 玻璃电极法 PHS-25型精密PH计 常规
沈阳大学硕士絮凝剂种类的选择主要取决于胶体和细微悬浮物的种类、性质和浓度。水如果主要是细微悬浮物或次生化学沉淀物,可单独采用高分子絮凝剂。高分用的基本原理是:非离子型主要用于去除浓度较高的细微悬浮物,适用于中质。如果絮凝对象的ξ电位较高,则应优先考虑选用电性相反的离子型絮凝虑来源、成本和是否引入有害物质等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X70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郎咸明,魏德洲,郭艳红,朱一民,沈岩柏;曝气生物滤池深度处理部分制药废水的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4年05期
2 肖文胜,徐文国,杨桔才;曝气生物滤池中生物膜的活性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3 邹伟国,孙群,王国华,沈裘昌,戚盛豪,李正明;新型BIOSMEDI滤池的开发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1年01期
4 郑俊,程寒飞,王晓焱;上流式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处理生活污水[J];中国给水排水;2001年01期
5 孙群,邹伟国,王国华,陈秀华;高效生物滤池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J];中国给水排水;2002年02期
6 张杰,曹相生,孟雪征;曝气生物滤池的研究进展[J];中国给水排水;2002年08期
7 王冠平,谢曙光,施汉昌,许建华;预处理生物滤池挂膜的影响因素[J];中国给水排水;2003年S1期
8 谢曙光,张晓健,王占生;曝气生物滤池的低温挂膜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3年S1期
9 刘旭东,杨正松,张健;A/O一体式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2年05期
10 薛文源;现有污水处理厂的技术改造和节能[J];工业水处理;1989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韩芳;膜生物反应器在中水回用工程中的技术经济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6828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2682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