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产业对广东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分析
本文关键词:物流产业对广东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运用菲德两部类模型,以广东为实证探讨分析物流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计量关系。结果表明:由于样本数据时间跨度较大、现代物流业发展起步晚,导致物流产业对广东经济增长的贡献并不明显,这说明广东目前处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的转型阶段,现代物流对经济的促进与带动作用正在逐步发挥。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发挥现代物流的先导作用,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作者单位】: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物流产业 经济增长 计量分析 菲德模型
【分类号】:F259.2
【正文快照】: ~~物流产业对广东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分析@李超锋$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300本文运用菲德两部类模型,以广东为实证探讨分析物流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计量关系。结果表明:由于样本数据时间跨度较大、现代物流业发展起步晚,导致物流产业对广东经济增长的贡献并不明显,这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冉净斐;流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理论与实证[J];生产力研究;2005年03期
2 李艳燕;;通信业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分析[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天祥;;东中西部地区商品流通业对经济增长影响差异的分位数回归分析——基于中国地级市市辖区的数据[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2 彭惠;曾梁杰;;通信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基于第三产业发达程度分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3 石明明;张小军;;流通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角色转换:基于灰色关联分析[J];财贸经济;2009年02期
4 刘天祥;;中南五省流通业的发展和经济增长相关性分析——基于面板协整、因果检验方法[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5 袁平红;;流通产业的宏观经济功能研究:文献综述[J];经济问题探索;2012年05期
6 王锦良;宋国宇;;流通产业发展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经验分析[J];技术经济;2011年11期
7 闫禹;于涧;;通信业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差异的实证研究——基于东、中、西部地区面板数据的协整模型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13期
8 陈亚麟;;论物流业的发展与体育市场经济的关系[J];青春岁月;2010年10期
9 阎朝兵;段宝斌;;基于学生体育消费行为下的物流运营[J];青年文学家;2010年19期
10 梁娇;;大学生信息消费调查报告[J];青年文学家;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建民;刘振娥;;流通业对湖北省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A];第五届中国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连刚;省域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2 唐红涛;中国城乡商品市场协调发展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3 王锦良;流通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萍;中国商贸流通业的区域差距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罗文凯;甘肃省商贸流通业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1年
3 龚雪;重庆市黔江区商贸流通业发展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1年
4 吴梓栋;宽带对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5 胡晓蓉;山西省流通业竞争力研究[D];中北大学;2008年
6 孙畅;城乡统筹背景下重庆市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08年
7 何潇;浙江省农村商贸“千万”工程实施绩效影响因子的实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8 罗二芳;重庆市农产品流通发展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0年
9 刘霞;我国电信业的发展及其对经济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2年
10 黄莹;餐饮业对成都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光辉;不同文化程度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我国经济增长与教育关系的一种实证分析(1981-2000年)[J];财经科学;2003年01期
2 李洁;中国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3年04期
3 沈坤荣,李剑;中国贸易发展与经济增长影响机制的经验研究[J];经济研究;2003年05期
4 江小涓,李辉;服务业与中国经济:相关性和加快增长的潜力[J];经济研究;2004年01期
5 袁国敏;中国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测算[J];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6 杨全发,舒元;中国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年08期
7 冉净斐;从先导到创新:流通经济学研究的新进展[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年02期
8 朱新玲,黎鹏;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5年06期
9 黄国雄;我国商业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中国流通经济;2001年06期
10 李金轩;再谈充分认识商业的地位[J];中国流通经济;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萍;林鸿;;人力资本对四川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分析[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莫鸿;刘豫;;物流产业技术进步率及其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测算[J];统计与决策;2009年05期
3 李艳燕;;通信业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分析[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4 王春明;;江苏省经济增长中高新技术产业贡献的计量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9年22期
5 张波;周志刚;;教育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分析[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6 余娟;吴玉鸣;;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分析——以河南省1978—2002年的统计数据为样本[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廖戎戎;;广西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分析[J];市场论坛;2008年02期
8 黄钦海;朱玉春;付辉辉;;我国各省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J];特区经济;2008年03期
9 汪会宝;刘婕;张帅;;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8年17期
10 王荣;杨晓明;;科技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J];价格月刊;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欣广;袁涛;;CAFTA进程中广西与东盟物流产业对接研究[A];北部湾国际商贸物流发展研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商贸物流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王海兰;郑红军;;后危机时代物流业发展的微观路径探析[A];第六届广东流通学术峰会暨“珠江三角洲流通业合作与发展”高峰论坛会议材料[C];2009年
3 计国君;;我国物流业振兴规划下物流产业创新模式与发展趋势[A];第七次全国重点市场总裁联席会暨“十二五”时期市场创新发展论坛会刊[C];2010年
4 王佐;;论物流产业研究——兼论物流企业的界定[A];第二届中国物流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赵喜君;;论中国物流现状及发展对策[A];山西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张红波;陶虎;;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济南市绿色逆向物流战略研究[A];'2007现代物流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赵学礼;魏旭光;康凯;;港口物流产业政策体系设计与实践——基于M港物流产业政策体系的实证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8 熊孟英;;电子商务对我国物流产业的影响及对策[A];全国第九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庄国芳;;环渤海物流产业发展战略研究[A];2006年流通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万云虹;王耀球;;谈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A];中国铁道学会物资管理委员会物资管理与营销暨物资流通系统理论学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温宪 马小宁;没有任何国家操纵本国汇率 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大[N];人民日报;2010年
2 记者 肖苏萍;南昌市物流产业人气旺[N];江西日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韩富斌;高新技术产业要为我省经济增长贡献更多份额[N];陕西日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刘康龙;甘肃物流产业蓄势待发[N];中国商报;2001年
5 盛志诚;抱团合作 推动钢铁物流产业链联手抵御金融风暴[N];建筑时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于莉;物流产业如何扇旺“经济炉火”[N];延边日报;2009年
7 张云中;物流产业升级的保证[N];国际商报;2001年
8 特约记者 马学凤;奈曼旗物流产业驶入发展“高速路”[N];通辽日报;2011年
9 张杰;沈利生:外贸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定量分析[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10 茂同 侯刚 石勇;齐河做大培强物流产业[N];德州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楚岩枫;我国物流产业系统演化机理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2 张海燕;我国宏观经济变量周期性波动的动态模型与计量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3 莫鸿;中国现代物流业发展中的正式制度因素实证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4 亓寿伟;转型期中国居民主观幸福感的计量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白先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计量分析与实证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6 帅斌;物流产业化发展机理与政府规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7 俞立平;地区信息资源差距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8 陈小红;电子商务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评价与控制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9 王林辉;我国经济增长主要因素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10 田艳芬;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彬彬;劳动力转移与中国经济增长[D];复旦大学;2008年
2 张志俊;我国物流产业统计指标体系与统计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3 蒋妍菡;物流产业对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5年
4 许鹏;基于DEA的辽宁省物流产业效率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王欣欣;中国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及改进措施[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6 张莉;我国粮食物流发展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3年
7 陈先锋;我国物流产业的产业关联和产业波及分析[D];暨南大学;2006年
8 陈蓉;物流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及其应用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9 平嵩蕊;金融危机对我国物流产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孙战伟;物流产业的边界及特征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物流产业对广东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10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271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