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9 12:46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会计目标在不断发生调整,逐渐由受托责任观向决策有用观转变。决策有用性的计量观认为应通过改变计量方法来增强财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应运而生。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美国金融企业的纷纷倒闭破产,人们对历史成本计量的及时性和相关性产生了质疑,公允价值计量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并引起广泛讨论。FASB和IASB对公允价值的运用持肯定态度,逐步将公允价值应用纳入到会计准则的制定中,并对会计准则进行了多次修订。 我国最初是1997年引入公允价值,但考虑到法律不健全、监管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2001年又全面废止。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化,我国在2006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中又重新引入公允价值,但2008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得公允价值的运用受到了很多质疑。2014年1月,财政部发布《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同现行会计准则相比,新会计准则扩展了公允价值计量的范围,进一步强调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究竟是利还是弊,至目前为止,仍然没有一个权威的说法。新会计准则在我国已经执行6年多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学术界有必要研究公允价值在我国的适用性及其实施效果。引入公允价值是否增强了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这正是本文要研究的问题。 本文以决策有用性理论、有效资本市场理论和估值理论为基础,以我国2007-201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价格模型研究了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影响。通过实证检验,得到的总体结论是公允价值具有价值相关性。具体表现在:公允价值变动额与股价显著正相关;将公允价值变动额细分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均与股价显著正相关,且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股价的影响要明显大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对股价的影响,这反映出我国投资者更关注上市公司的盈利情况。通过盈亏分组检验,可以得到,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比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具有价值相关性,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相对于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者对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更为关注。 公允价值在我国的运用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实施过程中肯定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有待完善。因此,根据研究的结论,本文认为建立充分竞争的交易市场、健全我国的法律体系、完善公允价值估值体系及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水平和道德素质,从而确保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得以有效地实施。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275;F233
本文编号:2747476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275;F2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常勋;公允价值计量研究[J];财会月刊;2004年01期
2 谢诗芬,戴子礼;现值和公允价值会计:21世纪财务变革的重要前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年05期
3 陈玲颖;刘翰林;;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研究——来自我国金融行业的经验数据[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04期
4 张景奇;孟卫东;陆静;;股利贴现模型、自由现金流量贴现模型及剩余收益模型对股票价格与价值不同解释力的比较分析——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实证数据[J];经济评论;2006年06期
5 石本仁,赖红宁;公允价值会计——理论基础与现实选择[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6 王乐锦;;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运用:意义与特征[J];会计研究;2006年05期
7 葛家澍;徐跃;;会计计量属性的探讨——市场价格、历史成本、现行成本与公允价值[J];会计研究;2006年09期
8 黄世忠;公允价值会计:面向21世纪的计量模式[J];会计研究;1997年12期
9 杨光兵;;有效市场假说的争论与发展[J];科学决策;2010年10期
10 李荣锦;马娜;;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比较分析[J];财会研究;2011年01期
本文编号:27474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2747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