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技术经济论文 >

区域风能开发利用水平的综合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9 15:38
【摘要】: 近年来随着常规能源的过度消耗,我国能源供需矛盾、能源结构不合理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凸现,开始逐渐加大对清洁的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投入。风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尤其是在欧美发达国家。在我国,发展风能已经成为缓解能源短缺以及抑制环境恶化等矛盾的一个有效途径。本文旨在通过对区域风能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对比我国地区之间以及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从中吸收经验,用以指导我国风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本文研究了我国风能产业的发展现状,详细阐述了风能行业及其产业化的发展过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风能产业的发展前沿以及行业特点,从社会影响、技术经济水平、环境影响三个方面构建了区域风能开发利用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每个指标的意义及指标体系的建立过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针对风能产业的特点,本文运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分别在社会、技术经济、环境三个指标集下构建了区域风能开发利用水平的综合评价模型。在实证研究时,为了便于对比国内外风能产业发展的状况,从全国和全球两个范围标准出发,进行了评价和比较分析,最后通过对评价结果进行逆向分析,确定了关键性指标,从而找到了区域风能开发利用中存在的关键问题以及制约风能产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426.2;F224
【图文】:

示意图,示意图,对比分析,绪论


第一章 绪论究路线及方法线究过程为:到相关部门进行调研,搜集相关资料,根进行理论上的研究和探索,设立能够反应区域风能证及对比分析,根据对比分析的结果为这些指标设立标体系。得出评价结果之后,对结果进行逆向分析,指标,经实证研究之后进行修正,进行二次评价。本

资源分布图


3.1.1 我国风能资源的形成及其分布我国位于亚洲大陆东部,濒临太平洋,季风强盛,内陆还有许多山系,地形复杂,加之青藏高原耸立我国西部,改变了海陆影响所引起的气压分布和大气环流,增加了我国季风的复杂性[13]。冬季风来自西伯利亚和蒙古等中高纬度的内陆,那里空气十分严寒干燥。冷空气积累到一定程度,在有利高空环流引导下,就会爆发南下俗称寒潮,在此频频南下的强冷空气控制和影响下,形成寒冷干燥的西北风侵袭我国北方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每年冬季总有多次大幅度降温的强冷空气南下,主要影响我国西北、东北和华北,直到次年春夏之交才消失。 夏季风是来自太平洋的东南风、印度洋和南海的西南风。东南季风影响遍及我国东半壁,西南季风则影响西南各省和南部沿海,但风速远不及东南季风大。热带风暴是太平洋西部和南海热带海洋上形成的空气涡漩,是破坏力极大的海洋风暴,每年夏秋两季频繁侵袭我国,登陆我国南海之滨和东南沿海,热带风暴也能在上海以北登陆,但次数很少。

风能开发,子目标,评价模型,一级


图 5-1 区域风能开发利用水平的一级子目标评价模型其中,总目标为“区域风能开发利用的水平”,一级子目标为“社会影响技术经济水平”和“环境影响”。.2 子目标评价模型结构区域风能开发利用水平综合评价的三个一级子目标分为区域风能开发利用社会影响 A,区域风能开发利用的技术经济水平 B,区域风能开发利用对环影响 C。根据这三个目标,下文分别从社会评价、技术经济评价和环境评价方面来展开。.2.1 社会评价模型结构区域风能开发利用的社会评价指标体系见表 4-8。参照区域风能开发利用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赵瑾璐;梅超;;宁夏风电产业发展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12年03期



本文编号:27476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27476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7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