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技术经济论文 >

国际产业资本流动下,储蓄——投资转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9 21:14
【摘要】: 自1990年代以来,中国宏观经济出现投资率下降、物价持续下跌、银行存贷差不断扩大等紧缩现象,许多学者对此作了许多深入的研究,本文试图从国际产业资本流入对中国储蓄——投资转换影响的角度进行思考。 研究国际产业资本的已经有很多,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微观的,主要是关于跨国公司投资行为的研究,另一类是宏观层面的,在最近十几年开始引起学者的兴趣,讨论较多的是关于对生产率的“溢出”效应、对经济增长、汇率的影响等。本文也是从宏观的层面,研究国际产业资本对中国储蓄——投资转换的影响,发现简单的采用储蓄——投资回归分析,无法解释国际产业资本流入对中国储蓄——投资转化的影响,我们进而分别从商品市场、资本市场的角度,分析国际产业资本流入对中国国内投资和国内企业金融约束的影响。这类文献在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中,还比较少见。本文利用计量检验模型,1980~2000年间,国际产业资本的流入对中国的国内投资存在“挤出”效应;也发现1987~2000年间,国际产业资本流入恶化了中国国内企业的金融约束。这些结论在对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分析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本文末尾试图利用该结论解释近年中国通货紧缩等宏观经济现象。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F830
【图文】:

外商直接投资,比重,国际产业,资本流入


鼓励外商直接投资,并先后批准设立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地区。在这个阶段,国际产业资本流入的规模较小,每年实际利用的外商直接投资占GDP的比重从未超过1%(见图3.1),投资者构成比较单一,资本主要来源于港澳地区(见表3.1),外企出资方式以合资、合作为主,主要经营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装配或转包合同业务,产品主要是一些用于出口的附加值较低的玩具、箱包、鞋帽等。第二阶段从1990~1994年,这期间,受中国社会稳定和政府坚持改革开放决心的鼓舞,国际产业资本流入的规模迅速增加,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占GDP的比重猛增到6.22%,年均增长率近174%。外商除了投资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外,开始涉足一些技术量较高的行业

投资率,储蓄率


1994年的0.427,1994起,储蓄率开始回落,2000年降到0.389;投资率在1980一1993年间,波动较大,1993年后,开始下降,从1993年的0.433下降到2000年的0.361(见图4.1)。从图4.1,我们可以看到,1980一1987年期间,投资率一直要超过储蓄率,1987年后,则倒了过来,在大部分时期内,储蓄率都要高于投资率。000闪66618661L66工9661的66洲寸661的661囚661州66106616闰61的861LOO6工986洲旧QO6工甲861内的61闪的61工QO6T00061图4.1:1980、2000年中国储蓄率和投资率(90)注:数据来源于2001年《中国统计年鉴》影响投资的变量有很多,宏观的变量,比如有经济增长率、储蓄率、利率、

财政赤字,比重


1980~2000年期间,中国的财政赤字占当年GDP的比重基本控制在1%以内(见图4.2),1997年后,财政赤字增加迅速,有1997年的0.78%上升到2000年的2.79%。从财政赤字的规模看,我国的财政政策一直是扩张性的,1997年后,财政政策的力度进一步加大。然而,在1980~2000年期间,储蓄—投资的回归系数为0.61,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无法判断国际产业资本流入对国内投资的影响。图4.2:1980、2000年财政赤字占当年GDP的比重(%)注:数据来源于2001年《中国统计年鉴》经常账户余额的变化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曙霞;陈玉婵;;金融约束政策下的金融发展与经济效率[J];统计研究;2011年07期

2 陈玉婵;钱利珍;;金融约束政策下的国有企业与经济增长——基于租金分配的所有制偏好分析[J];上海金融;2011年08期

3 仇娟东;何风隽;艾永梅;;金融抑制、金融约束、金融自由化与金融深化的互动关系探讨[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4 郑蔚;;战后日本实现金融深化的路径分析[J];现代日本经济;2011年04期

5 赵振宗;;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对家户福利的影响——来自中国农村的证据[J];经济评论;2011年04期

6 邢辉;张毅;;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金融约束与思考——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个案分析[J];金融发展评论;2011年06期

7 吴桂华;;贵州省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金融约束及对策建议[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4期

8 王瑞;;浅析金融业开放与农村金融深化[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年08期

9 单懿;杨瑞;李宜玮;;县域信用环境改善下的中小企业融资探索——以安徽省五河县为例[J];征信;2011年03期

10 乔敏;苏菡;;利率市场化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J];中国外资;2011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曾之明;;中部崛起下湖南民营企业发展的金融支持[A];中部崛起与现代服务业——第二届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罗煜;;金融自由化与金融约束:金融发展的政治经济学[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陈晓枫;叶李伟;;金融发展理论的变迁与创新[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福建师范大学代表论文集[C];2006年

4 周立;;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形成与发展逻辑(1978—2009年)[A];技术创新与现代农业发展[C];2009年

5 夏鑫;;山东省中小企业国际化推进研究[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上)[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涛;城市化进程如何突破金融约束负面影响[N];上海证券报;2006年

2 同济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 陈飞翔;危机中 我们有哪些机会?[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3 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陆婷;增长并不等于发展[N];光明日报;2004年

4 王振宏;振兴中国制造需要区域对接[N];中国工业报;2004年

5 张二震;新阶段江苏如何建设国际制造业基地[N];新华日报;2004年

6 记者 王量迪 余姚记者站 吕芳 通讯员 诸杏珍;余姚舜宇成功收购韩国“力量光学”[N];宁波日报;2009年

7 陈亮;国际资本推动中国产业整合[N];中国企业报;2002年

8 ;资深金融人士担任董事 公司的福音?[N];中国证券报;2005年

9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陆铭 陈钊;当中国的城市化遭遇全球化[N];解放日报;2009年

10 中共扬州市委办公室 李道松;谋发展要巧做“借”文章[N];扬州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杰;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2 韩秋;金融深化视角下的中国金融稳定[D];吉林大学;2007年

3 李民吉;金融市场对财政绩效的约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王少群;中国保险业整体性风险的分析与管理[D];天津大学;2008年

5 谈儒勇;第二代金融发展理论和我国的金融政策[D];中国人民大学;1999年

6 吴倩;金融发展进程中的汇率制度变迁与选择[D];山东大学;2007年

7 张勇;商业银行声誉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8 赵洪;政府在金融发展中的作用[D];厦门大学;2004年

9 白当伟;金融发展中的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10 王传正;论中国银行监管制度的构建[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声洲;国际产业资本流动下,储蓄——投资转化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3年

2 赵富强;我国银行业的金融约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3 吕良鹏;经济发展中的金融约束与垄断银行体制[D];青岛大学;2004年

4 奚锡灿;在连续时间下的金融约束与企业动态变化[D];浙江大学;2010年

5 程宏;论政府在金融深化中的作用[D];厦门大学;2002年

6 韩云丽;国际产业资本流动与国际收支平衡[D];浙江工业大学;2001年

7 成春林;中国金融改革背景下的金融约束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王忠华;经济转型中的金融约束分析[D];辽宁大学;2007年

9 曹溢;垄断性银行业市场结构与中国利率市场化[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年

10 娄巧萍;东亚五国金融深化的比较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7479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27479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c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