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技术经济论文 >

集成化房屋对建筑市场的影响与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1 03:07
【摘要】:住宅作为人类生产和发展的必须的生活资源之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住宅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先导性和基础性产业,推进住宅产业化是提高住宅质量,改善居住环境的重要手段。集成建筑是解决住宅产业化的重要途径,也是住宅产业化的高级阶段。在充分借鉴和融合了制造业领域的先进技术和现代管理思想的基础上,将其引入到住宅产业,使住宅产业结构和建造技术能够从市场分析、土地资源开发、产品设计、建筑建造、原料供应、资金融通到住宅商品流通、销售、物业管理都实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集成化是一个住宅产业化的方式,一个像制造汽车一样制造房屋产品的过程,是在住宅建筑工业化的基础上,为用户提供更环保、更舒适的住宅为目标,按照设计要求加工成以轻钢结构为主体的承重结构,并能够迅速组装形成一套具备完整建筑功能的建筑模式。目前国内集成化房屋生产厂家数量迅速增长,产品形式也十分丰富。 一、比较国内外集成建筑市场的现况,分析国内集成建筑市场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并提出措施。 首先通过研究国外发达国家集成建筑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了解目前住宅产业的世界先进水平。中国目前属于集成化住宅的发展前期,市场对于集成建筑的需求量相对较小,主要是国家对于目前产业化缺乏顶层的支持和宏观指导,各个环节涉及到方方面面的标准都严重不足,标准的缺失日益成为住宅产业化的发展瓶颈。集成建筑相配套的标准化部品的研发配套不足以支持集成建筑的发展。相比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我国仍处在初级阶段。在发展过程中,房企参与度不高、可行性技术较少、缺乏行业统一标准等问题困扰着产业化发展,进程仍显缓慢。一方面,“建筑产业化”已成为行业热词:标准化的建筑构件、工厂化的生产方式、清洁的现场环境、建筑全寿命周期,质量可追溯的信息化标签,将颠覆传统的建筑业形象,实现少消耗、少污染、速度快、质量好,这符合绿色发展要求,使其发展潜力引人注目;但另一方面,现实中的建筑产业化,仍面临着需求不足、供给不足、管理不适应等三个主要问题以及政策障碍、技术障碍、成本障碍、观念障碍等四个主要障碍,造成在市场中“遇冷”。 二、分析集成建筑的特点、主要产品形式和主要应用范围。 通过集成建筑特点的分析以及主要产品形式的介绍,明确目前国内主要的产品种类、特点和主要应用范围,以便对集成建筑一个比较明确的概念,为集成建筑与传统建筑的比较提供理论支持。 三、集成建筑的技术经济分析,通过集成建筑与传统建筑的技术经济分析,分析集成建筑的优势,可以明确其实用性和可行性。 我国传统建筑模式受计划体制和落后生产力的影响,施工现场手工作业、湿作业量大。住宅质量难以保证,生产率底下,属于高耗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而集成建筑绿色环保、施工速度快、施工质量高且易于控制,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建筑污水的排放、建筑噪音的干扰以及有害气体与粉尘的产生,符合和倡导生态保护、循环经济的理念,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通过住宅产业化提高建筑质量和品质,为广大城乡居民提供更优质的居住条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建设行业应有的社会责任。 四、结合加拿大和智利项目分析集成建筑的应用。 通过结合项目对产品的应用分析,以及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进一步明确集成建筑的特点以及市场推广过程中的产品优势,使对集成建筑有更深刻的认识。 五、分析集成化房屋的发展方向和空间。 本文从集成化房屋的引出住宅产业化的概念,随着产业化政策、市场、效益驱动下的的不断发展,作为产业化的最终产品,集成化房屋集成化房屋必将在建筑市场中得到广泛的使用并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U241;F426.92
【图文】:

施工现场,总协调,一体化组织,集成化技术


这对国内的设计、技术人员来说要求将项目研发设计和施工作业更紧密的结合,缩大幅提高工作效率,由于设计人员参与项目施有效提高产品的加工质量避免返工、不合格品建筑从研发设计、工厂制作到产品交付的过程中,这就对集成建筑企业的工作职能分工、工作工作流程的一体化组织框架(如图 1),加强总协调功能,实现整个建造流程中对项目各参与图中项目总协调方,在项目各个环节通过项目管理,同时也与外部相关单位之间进行沟通。共享和交换,有利于集成化技术的协调管理,织上的保障,这也促使国内施工企业提升自身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梦娇,李世蓉;国外住宅产业化的发展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2 聂梅生;新世纪我国住宅产业化的必由之路[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01年04期

3 ;入世后中国住宅产业化提速[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03年01期

4 聂梅生;住宅产业化路在何方?——中国住宅产业化十周年的思考[J];建设科技;2004年12期

5 李安惟 ,武军;“住宅产业化”离我们还有多远[J];长江建设;2004年03期

6 梁小青;;住宅产业化的基础是标准化[J];中国住宅设施;2006年05期

7 ;住宅产业化高歌猛进[J];城市开发;2006年08期

8 张泉;;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为例[J];安徽建筑;2008年02期

9 沈良峰;;论我国住宅产业化的制约因素[J];建筑经济;2008年09期

10 ;梁小青:住宅产业化应从体制改革入手[J];中华建设;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王亚东;;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的相关政策及其建设现状[A];2007年河北省轧钢技术与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2 侯建群;;预制混凝土空心模与住宅产业化[A];中国建材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研究论文集[C];2013年

3 李楠;刘波;张季超;楚先锋;;新型节能环保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住宅体系及其产业化[A];庆祝刘锡良教授八十华诞暨第八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张元端;;绿色住宅与住宅产业化[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5 章崇任;;日本机械化施工新特点[A];施工机械化新技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七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姜欣蔚;我市竞逐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N];济南日报;2006年

2 王芳洁;中国的住宅产业化不应完全参照日本[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3 雷风雨;天津住宅集团获批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N];中国建设报;2009年

4 记者 郭金凤;本市首个住宅产业化项目入住[N];首都建设报;2009年

5 全国工商联住宅产业商会会长 聂梅生;住宅产业化路在何方[N];中国房地产报;2004年

6 沈斌;1999·住宅产业化启航[N];中国房地产报;2008年

7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住宅产业商会会长 聂梅生;住宅产业化路在何方?[N];华夏时报;2004年

8 高欣 记者 徐举;花园口成为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N];大连日报;2012年

9 通讯员 袁学进;以住宅产业化为引擎 严格执行实测实量[N];中华建筑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徐彦泓;发展住宅产业化 实现绿色家居梦[N];中国建材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谢夫海;住宅产业化协同创新影响因子与机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鹏;我国住宅产业化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2 潘璐;中国住宅产业化面临的障碍性问题分析和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3 何芳;完善我国住宅产业化政策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4 时良;北京市住宅产业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白文志;中国住宅产业化进程中部品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6 陈海涛;武汉市住宅产业化推进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7 叶玲;我国住宅产业化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D];山东大学;2005年

8 戴飞鸥;住宅产业化:经济学视角[D];重庆大学;2005年

9 董良峰;推进我国住宅产业化政策框架体系的构建及措施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6年

10 韩琦;中国住宅产业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498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27498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a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