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技术经济论文 >

膜混凝反应器处理微污染水源水及技术经济分析

发布时间:2020-07-15 08:58
【摘要】:水源污染的加剧和饮用水质标准的日益严格,使传统给水处理工艺受到了严峻挑战,因而发展新的微污染水处理技术及设备已成为当务之急。膜分离被认为是当今获得优质安全饮用水的重要技术之一,近年来由于膜材料价格的下降和性能的改善在水处理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微滤工艺具有工作压力低、出水水质稳定、易实现自动控制等特点而成为给水处理领域研究的热点。研究探讨基于微滤工艺的膜混凝反应器(MCR)的运行可靠性、生产性规模MCR的设计方法及其现阶段的经济合理性,对实际工程应用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本试验采用MCR处理天津大学青年湖湖水,试验规模为0.3~0.5m3/h。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合适的投药量,MCR对微污染水中的浊度、有机物和细菌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试验期间出水的浊度和细菌总数分别低于0.3 NTU和30 CFU/mL;当原水是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规定的Ⅴ类水时,出水水质基本可以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的要求;原水是劣Ⅴ类水时,出水水质接近饮用水标准。试验期间,膜比通量总体上呈缓慢下降趋势。在处理150 m3微污染水后对膜进行物理清洗,膜比通量能恢复到新膜的93.61%。试验表明该装置在野战给水和应急给水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根据试验结果,本文提出了生产性规模膜混凝反应器处理系统的一般设计方法。反应器的设计应以HRT为主要设计参数。文中对某县城给水工程进行了模拟设计。 本文运用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对模拟工程项目进行了几个不同设计方案的比较和经济分析。分析结果表明MCR工艺与生物陶粒+常规处理工艺、常规处理+臭氧—活性炭联用法工艺相比,能耗偏高,处理成本也偏高。如果在不久的将来膜组件价格能降低20%,则MCR工艺各项经济学指标接近常规处理+臭氧—活性炭联用法工艺。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X52
【图文】:

自来水


膜堵后经自来水冲洗前后膜外观图

自来水,水质,通量,图表


- 23 -图 3-14 实验结束后污染膜经自来水冲洗前后膜外观图表 3-8 各阶段膜比通量的变化情况新膜 处理170m3物 理清洗化 学清洗处理150m3物 理清洗处理60m3物清25.34 18.94 23.08 25.27 5.56 23.72 15.06 1况 — — 91.08% 99.72% — 93.61% — 77F 的单位为 L/h·m2·m水水质净化装置出水的水质情况及对污染物的去除率见表 3-9。

基本流程图,工艺,混凝反应


图 4-1 PAC—MCR 工艺基本流程图设计原则膜混凝反应器的设计以保证出水水质、延长膜的使用周期为目标。膜混凝反应器以传统常规处理法作为反应器的理论基础,然而膜组件的引入使其具有不同于传统常规处理法的深层机理和表现。所以,膜混凝反应器的设计有别于传统常规处理法的特殊性。实际上,膜混凝反应器流程简单的突出特点使得它的设计也比传统常规处理法系统大为简洁。从中试实验数据的结果看,原水水质变动范围较大,也可保证出水水质,即膜混凝反应器耐冲击负荷强。在此范围内,水流流速不应成为膜混凝反应器设计的决定性参数。反应器设计应以水力停留时间(HRT)为主要设计参数。考察本次实验数据的结果对于抽吸式中空纤维膜膜混凝反应器处理微污染水源水,HRT 建议取 40-60 min。HRT 过长则池容积过大、占地较多;HRT 过短,絮凝、吸附不完全,不利于膜通量的长期稳定运行。1.1.0.1 预处理单元预处理单元主要包括粗、细格栅等,以防原水中杂质堵塞进水泵,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峗芳;刘树才;赵立新;陈英硕;;人工快速渗滤技术净化微污染水的试验研究[J];北京水务;2009年04期

2 冯加球;;广西天等锰矿尾矿库的稳定性分析与整治[J];中国锰业;2009年04期

3 王占清;;空区处理与矿柱回采方案的优化分析[J];有色金属设计;2010年02期

4 胡劲召;占达东;王玉杰;蒋耀武;;高锰酸钾预氧化-混凝沉淀组合工艺处理微污染水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11年03期

5 戴福生;;中型碳铵厂改产联碱的技术经济分析[J];纯碱工业;1981年01期

6 王炎林 ,高君强;福建省林用装卸桥的技术经济分析[J];林业经济问题;1987年03期

7 李南筑;运用年费法进行设备更新技术经济分析的几个问题[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1988年01期

8 尹大方,唐荣光;WGH—800型虹吸刮刀离心机技术经济分析[J];纯碱工业;1991年06期

9 罗炳雄;;设备磨损与修理的技术经济分析[J];柳钢科技;1996年04期

10 姚会明,朱级花;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的发展前景和技术经济分析[J];化工技术经济;199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萍;;鞍钢1780热轧带钢厂集中空调系统设备选型技术经济分析[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2 邵宗义;李德英;;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应用实例技术经济分析[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朱玉春;郭江;;陕西果业科技进步率的测定与分析:1995~2002年[A];中国林业技术经济理论与实践[C];2006年

4 许梦国;伍佑伦;王平;欧阳治华;王剑;李铁一;王永清;;大型黑色金属矿山采用充填采矿法的探索[A];2005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第2卷)[C];2005年

5 冯婷婷;陈凤君;于明丽;;北京某医院采用冰蓄冷方案技术经济分析[A];第13届全国暖通空调技术信息网技术交流大会文集[C];2005年

6 林礼清;林敏;郑仕任;聂俊胜;陈琼;;水口水电厂黑启动工程技术经济分析[A];2008中国水力发电论文集[C];2008年

7 孙洲阳;涂光备;;吸收式制冷机在船舶上应用的技术经济分析[A];中国航海学会船舶机电专业委员会2000年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0年

8 卢成原;孟凡丽;杜新智;;挤扩支盘桩的工程应用和技术经济分析[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1年

9 孙洲阳;王如竹;周泽;饶荣水;李伟;;小型污水源热泵性能实验及其技术经济分析[A];制冷空调新技术进展——第三届制冷空调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刘家友;;燃气空调的技术经济分析及在住宅中的应用[A];山东省暖通空调制冷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朱杰栋;DMC的技术经济分析[N];中国化工报;2003年

2 王苗苗 胡保安;中交天航局设研院 研制成功一体式微污染水膜处理装置[N];中国水利报;2011年

3 叶华;电信服务的技术经济分析[N];通信信息报;2002年

4 赵俊豪;质量经济效益分析方法种种[N];中国质量报;2008年

5 俞亚平 郑秋丽;生态治污崭露生机[N];中国水利报;2004年

6 程明杨;雨水收集利用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N];中国建设报;2005年

7 黄跃荣;纸箱工艺质量控制[N];中国包装报;2006年

8 冯元旭;谈谈注册造价工程师考试[N];财会信报;2007年

9 陈玉婷;海口部分建设项目存在严重违规操作[N];中华建筑报;2006年

10 王兵树邋万军 马士英;高压电机两种不同调速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N];中国电力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赖坤容;陕西“二华”地区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其微污染水处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2 田伟君;河流微污染水体的直接生物强化净化机理与试验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3 张万朋;高等教育投融资中的产权、规制及技术经济问题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刘清恩;基于技术经济分析视角的我国政府采购效益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章丽萍;温榆河微污染水水质改善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6 邢美燕;蚯蚓生物滤池处理城市合流污水工艺性能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7 刘建辉;天然气储运关键技术研究及技术经济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8 吴才聪;精确农业变量施肥决策研究与技术经济分析[D];吉林大学;2003年

9 李晓刚;中国光伏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刘善培;强化混凝气浮工艺处理微污染原水的中试研究[D];南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鸿敬;膜混凝反应器处理微污染水源水及技术经济分析[D];天津大学;2003年

2 徐小玉;冰蓄冷空调的应用与传热特性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5年

3 李彤彦;大连市供热工程技术经济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4 孟令建;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项目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5 曲春红;水稻育种的技术经济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1年

6 宋文;烟气脱硫装置技术经济分析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7 李伟;既有房屋加层改造的技术经济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8 任义军;沥青混凝土就地再生机械与施工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9 国晶;弹力真丝及制品的性能与评价[D];苏州大学;2004年

10 江燕青;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的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562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27562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1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