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技术经济论文 >

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的会计确认计量改进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31 00:25

  本文关键词: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的会计确认计量改进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把生态建设提升到了与经济、政治等关键领域建设的高度,这进一步彰显了,党中央对经济提升和环境保护协调推进的决心,也向全社会传递了一个重要信号:以高耗能、高污染,低技术、低产能为主要代表的传统产业需要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在资源日益匮乏的大背景下,研究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的会计确认计量的改进既是必要的,也是具有实践意义的。研究可持续发展背景下会计确认计量的改进,可以最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生产质量和效果,为了在会计层面适应我国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布局的工作部署,是出于企业进行国际交流的要求。 本文站在可持续发展这个全新的角度探索其对会计确认计量的改进研究,作者通过广泛地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发现研究范围过多集中在环境会计的确认计量问题,并未结合经济社会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这个时代的主题开展研究,此外,大多数学者对环境会计的理解似乎都集中在“保护环境”这一个主题上。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对会计确认计量改进进行研究,立意新颖,是本文的创新之处。不足之处是由于直接研究该论题的参考资料有限,且多数是从规范研究的角度来研究可持续发展形势会计核算程序,所以本论文缺少直接的实证数据来证明可持续发展对会计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且限于笔者的能力,可能有些表述不够精确,只能做些浅显的探讨。 第零部分为引言。本部分重点介绍了国内外专家在可持续发展视角会计基本理论、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和会计核算体系方面的研究现状,简单列举了国内外在该方面取得的成就,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部分为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的会计确认计量改进研究的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为全文下个定义做个铺垫。介绍了可持续发展、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以及可持续发展与会计确认计量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介绍了为支撑本文所引用的各种理论,包括外部性理论、劳动价值与边际效用理论、会计目标理论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理论。 第二部分为可持续发展对会计确认计量的要求。可持续发展对会计确认的要求从对会计确认标准、会计确认基础、会计要素和会计研究对象的要求来分析,可持续发展对会计计量的要求从对计量尺度、计量属性和计量方法的要求来介绍。详细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给会计确认和计量带来的变化。 第三部分为现行会计确认计量在反映可持续发展要求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从会计确认标准不完善、会计确认基础存在一定局限性、会计要素的设置不完善和会计对象不够全面四个方面来揭示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现行会计确认存在的问题,从以货币为计量属性的局限性、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属性的局限性和现有计量方法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三个方面来揭示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现行会计计量存在的问题。并对现行会计确认计量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 第四部分为美日会计确认计量在反映可持续发展要求方面的经验及启示。美日关于环境会计的研究比我国起步早,部分经验值得我国借鉴,并通过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为会计确认计量改进的实践保驾护航、加大会计确认计量体系的研究力度、通过社会舆论提高政府、公众及企业对会计确认计量改进的重视和制定符合当前形势的会计准则进一步优化会计确认计量的理论和实践几个方面来完善我国会计确认计量理论研究。 第五部分是完善可持续发展视角下会计确认计量的对策,是本论文的核心部分。通过提高社会各界、政府和企业对会计确认计量改进的重视,为解决可持续发展视角技术层面的问题提供基本条件。着重介绍进一步完善新形势下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加快绿色会计与税制改革融合的进程、进一步丰富可持续发展进程中会计确认计量的理论和大力开展贯彻可持续发展的会计实务工作的对策。 最后一个部分是本文的结束语,主要对本文的观点、研究不足及相关建议作简单的总结。通过本论文,笔者认为,要想真正贯彻党的十八大的报告,实现经济、社会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起一套适合可持续发展的会计概念框架。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会计确认 会计计量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230
【目录】:
  • 摘要9-11
  • Abstract11-14
  • 0 引言14-22
  • 0.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14-16
  • 0.1.1 研究背景14-15
  • 0.1.2 研究意义15-16
  • 0.2 研究文献综述16-19
  • 0.2.1 关于可持续发展视角会计基本理论的文献综述16-17
  • 0.2.2 关于可持续发展视角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的文献综述17-18
  • 0.2.3 关于可持续发展视角会计核算体系的文献综述18
  • 0.2.4 文献述评18-19
  • 0.3 研究方法及思路19-20
  • 0.4 本文的框架20-22
  • 1 相关概念界定及本文理论基础22-28
  • 1.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22-23
  • 1.1.1 可持续发展的提出22-23
  • 1.1.2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几种理解23
  • 1.2 会计确认计量的概念23-25
  • 1.2.1 会计确认的概念23-24
  • 1.2.2 会计计量的概念24-25
  • 1.3 可持续发展影响会计确认计量的理论基础25-28
  • 1.3.1 外部性理论25
  • 1.3.2 劳动价值理论和边际效用理论25-26
  • 1.3.3 会计目标理论26
  • 1.3.4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理论26-28
  • 2 可持续发展对会计确认计量的要求28-35
  • 2.1 可持续发展对会计确认的要求28-32
  • 2.1.1 对会计确认标准的要求28-29
  • 2.1.2 对会计确认基础的要求29-30
  • 2.1.3 对会计要素的要求30-31
  • 2.1.4 对会计对象的要求31-32
  • 2.2 可持续发展对会计计量的要求32-35
  • 2.2.1 对计量尺度的要求32
  • 2.2.2 对计量属性的要求32-33
  • 2.2.3 对计量方法的要求33-35
  • 3 现行会计确认计量在反映可持续发展要求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35-42
  • 3.1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现行会计确认存在的问题35-38
  • 3.1.1 会计确认标准不完善35
  • 3.1.2 会计确认基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35-36
  • 3.1.3 会计要素的设置不完整36-37
  • 3.1.4 会计对象不够全面37-38
  • 3.2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现行会计计量存在的问题38-39
  • 3.2.1 以货币为计量尺度的局限性38-39
  • 3.2.2 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属性的局限性39
  • 3.2.3 现有计量方法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39
  • 3.3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现行会计确认计量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39-42
  • 3.3.1 政府、公众以及企业对确认计量改进缺乏重视40
  • 3.3.2 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不适应当前形势需要40-41
  • 3.3.3 论的复杂性和不完备性使得不同企业的会计计量缺乏可比性41
  • 3.3.4 企业对环境的污染程度难以用货币计量造成确认计量操作困难41-42
  • 4 美日会计确认计量在反映可持续发展要求方面的经验及启示42-47
  • 4.1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美国会计确认计量改进的经验42-43
  • 4.1.1 在法律法规方面作出的改进42
  • 4.1.2 在实践操作方面作出的改进42-43
  • 4.2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日本会计确认计量改进的经验43-44
  • 4.2.1 在法律法规方面作出的改进43
  • 4.2.2 在实践操作上作出的改进43-44
  • 4.3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美日会计确认计量改进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44-47
  • 4.3.1 完善公众参与环境管理与监督的相关制度44-45
  • 4.3.2 加大会计确认计量体系的研究力度45
  • 4.3.3 提高政府、公众及企业对会计确认计量改进的重视45-46
  • 4.3.4 制定符合当前形势的会计准则进一步优化会计确认计量的理论和实践46-47
  • 5 完善可持续发展视角下会计确认计量的对策47-51
  • 5.1 提高对可持续发展视角下会计确认计量改进的重视47-48
  • 5.1.1 加强政府的监督作用47
  • 5.1.2 提高社会公众对环境会计信息的关注47-48
  • 5.1.3 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奖惩并重48
  • 5.2 解决可持续发展视角下会计确认计量技术层面的建议48-51
  • 5.2.1 进一步完善新形势下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48-49
  • 5.2.2 加快绿色会计与税制改革融合的进程49
  • 5.2.3 进一步丰富可持续发展进程中会计确认计量的理论49-50
  • 5.2.4 大力开展贯彻可持续发展的会计实务工作50-51
  • 6 结束语51-54
  • 6.1 研究结论51-52
  • 6.2 相关建议52-54
  • 参考文献54-57
  • 致谢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鸣;会计政策变更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1年08期

2 黄彤;缩小会计政策可选择空间的建议[J];广西会计;2001年04期

3 ;会计政策变更准则修订前后主要变化[J];广西会计;2001年04期

4 杨国红,夏明月;浅谈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及其会计处理办法[J];森林工程;2001年03期

5 马克;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负责人纵谈新发布和修订的八项会计准则[J];会计之友;2001年04期

6 何春;谈会计政策变更的处理[J];山西财税;2001年02期

7 ;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负责人就新发布和修订会计准则答记者问[J];商业会计;2001年04期

8 张鸣;会计政策变更研究(上)[J];财会通讯;2001年09期

9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举措——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负责人就新发布和修订会计准则答《中国财经报》记者问[J];工业会计;2001年04期

10 ;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J];工业会计;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秀芬;;新会计准则实施:问题与对策[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戴华江;闫虹;;会计政策变更对我国上市公司影响的实证分析——以沪市公司执行新会计准则为例[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3 陈秋香;;从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看报表粉饰[A];福建省会计学会理论研讨论文集[C];2006年

4 田高良;薛华;;陕西省上市公司实施新会计准则情况分析[A];2007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C];2008年

5 王玉涛;陈晓;;会计政策选择与市场反应——来源于新会计准则首次实施日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7年

6 谢桂萍;;诚信是会计生存和发展的基石[A];2002年福建省会计学会理论研讨论文专集[C];2002年

7 李斯和;;论小企业税收与会计的差异及协调[A];2004—2005年福建省会计学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刘星;刘斌;周轶强;;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的市场反应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9 孙洪讯;张英;崔宝玲;;上市公司实施新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研究[A];财会工作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第三辑)[C];2012年

10 聂顺江;张军;;委托代理视角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分析——基于会计信息生成过程的分析[A];第七届全国财务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尤安华;会计政策变更的处理与披露[N];财会信报;2007年

2 记者 覃秘;半年报披露启幕在即 多家上市公司突击变更会计政策[N];上海证券报;2013年

3 程珑;小企业会计政策变更的账务处理[N];中国会计报;2014年

4 王东普;会计政策变更九步实操入门[N];中国会计报;2014年

5 张连起 吴江涛 麻坤;会计:政策、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N];中国财经报;2004年

6 高志谦;会计:政策变更、估计变更、差错更正[N];中国财经报;2004年

7 江苏天鼎 秦洪;会计政策变更提升银行股盈利预期[N];证券日报;2005年

8 江苏天鼎 秦洪;银行股会计政策变更影响有限[N];中国证券报;2005年

9 刘勘;会计政策变更将如何影响银行股走势[N];国际金融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李丽辉;经济越发展 会计越重要[N];人民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利芳;基于趋同的会计准则变迁与会计准则执行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2 刘斌;中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的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3 刘建秋;会计诚信契约[D];中南大学;2006年

4 谭洪涛;会计信息的质量与经济后果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5 李鑫;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6 李娟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透明度问题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年

7 沈振宇;会计准则导向与上市公司利润操纵[D];上海财经大学;2004年

8 邱宜干;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2年

9 贾建军;中国会计与国际会计的形式协调和实质协调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10 孙妮娜;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的会计准则剩余控制权配置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政府管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2 张慧;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的契约动因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3 倪巍;新会计准则执行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影响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8年

4 张阳;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的财务动机[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杨绍洁;会计信息质量:现实与前瞻[D];广西大学;2001年

6 顾琳琳;会计舞弊识别机制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5年

7 李珍珍;恶意会计政策变更的公司治理特征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8 宋樱;会计寻租与反寻租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9 贾西;西非会计发展及会计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10 江朝敏;基于强制性会计政策变更的企业应对行为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的会计确认计量改进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84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2784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e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