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技术经济论文 >

山东省知识溢出及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7 22:24
【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与依靠物质资本和劳动力等这样一些生产要素投入的经济增长相区别,现代经济的增长越来越依赖于知识的增长,知识要素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知识溢出是知识扩散的一种方式,代表知识的再造,其对于知识在区域间的扩散,促进区域知识生产,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山东省作为一个经济大省,其经济增长与知识溢出的影响密不可分。本文即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以及计量经济模拟等方法研究山东省知识溢出的时空特征及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首先,提出了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并进行了评述。然后,介绍了知识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相关理论,包括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知识溢出机制和知识溢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主要介绍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和熊彼特的创新理论。知识溢出机制包括基于人才流动的溢出机制、基于研发合作的溢出机制、基于企业家创业的溢出机制、基于贸易投资的溢出机制、基于地方文化交流的溢出机制和基于产业集聚的溢出机制。知识溢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包括技术进步和空间集聚。 其次,研究了山东省知识溢出的时空特征。以专利申请数作为衡量知识溢出大小的代理变量,研究了山东省及17地市知识溢出的变动趋势,通过运用知识生产函数进行计量经济模拟找出影响知识溢出的主要因素,并从主要因素的变化入手对山东省知识溢出的变动趋势进行机理分析。通过研究发现,山东省的知识溢出水平在逐年提高,且由平稳提高发展到加速提高的态势,知识溢出效应在快速增强;山东省各市的知识溢出水平都在提高,鲁南、鲁中城市提高最快,济南市、青岛市等发达城市出现疲软状态,知识溢出水平提高较慢,鲁西城市知识溢出水平提高最慢。然后,以万人均专利申请数作为衡量知识溢出的代理变量,通过GIS软件作三分位图研究山东省知识溢出的空间分异,并进一步运用空间自相关的方法研究山东省知识溢出的空间集聚及空间知识溢出的变化趋势,同样从影响知识溢出的主要因素入手对山东省知识溢出的空间分异和空间集聚进行了机理分析。研究发现,山东省知识溢出的空间分布不均衡,且存在较明显的空间集聚。 再次,基于罗默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模型,构建了一个知识溢出对山东省经济增长作用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以山东省各市数据为空间样本,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例,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计量分析知识存量、国际及区域间溢出、吸收能力对山东省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存量、国际及区域间溢出都对山东省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地正相关关系,且山东省对于FDI和区域间溢出的吸收能力都较强,由于山东省对IMP的吸收能力不强,IMP对山东省的经济增长影响不显著。 最后,在对本文研究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提高山东省的知识溢出水平,从而促进山东省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包括抓好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加大研发费用投入,给予后进地区政策优惠,重视吸引FDI,改善区域教育及政策环境以增强区域吸收能力等。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224;F127
【图文】:

趋势图,专利申请量,山东省,时间变化


图 3.1 山东省专利申请量时间变化趋势图可以看出,随着时间变化,山东省专利申请量总体呈上升趋势长的趋势,2004 年以后,专利申请量出现快速增长,说明山东势,并且增长幅度越来越大,区域创新能力越来越高。因此,年提高,并且在 2004 年以前一直以比较平稳的水平在提高,高的态势,知识溢出效应快速增强。总的来说,山东省的知识平稳提高发展到加速提高的态势,知识溢出效应在快速增强。分析省知识溢出的影响因素分析上工业企业为例分析山东省知识溢出效应,以专利申请量作为东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R&D 经费支出和 R&D 人数为解释变量 R&D 经费和 R&D 人员的投入能够为企业创新提供充分的物

趋势图,山东省,时间变化,趋势图


图 3.2 山东省各变量时间变化趋势图 3.2 可以看出,随着时间变化,山东省专利申请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从 缓增长的趋势,2004 年以后,专利申请量出现快速增长,山东省规模以 人数的变化与专利申请量变化的趋势基本一致,总体呈增长趋势,中间稍03 年有一个小高峰,2006 年以后又开始快速增长。山东省规模以上工业企总体呈增长趋势,在 1998 年到 2001 年有一个较大波动,之后迅猛增长利申请量和 R&D 人数的增长。总体来看,三个变量的变化趋势基本趋之间应该有较强的相关性。东省专利申请量、山东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R&D 人数、山东省规模以 经费支出三个变量做相关分析,进一步验证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对三相关分析,得到专利申请量与 R&D 经费支出的相关系数为 0.98,专利数的相关系数为 0.94,且都在 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可见,山东省规&D经费和R&D人数两个变量对山东省专利申请量存在显著正相关,解释

散点图,创新集群,山东省,自相关


图 3.4 基于空间自相关 Moran’I 的山东省 17 个市域创新集群散点图oran 指数散点图 3.4 展示了各市空间滞后 W_WRJZLS 作为纵轴和布情况,其中 W_WRJZLS 表示临近值的加权平均值。图 3.4 显示,市、莱芜市、烟台市、泰安市位于第一象限,表现为正自相关关系的平的地区被其他高创新水平的地区所包围,主要为沿海城市和鲁中城市,是区域创新能力较强的地区;滨州市、济宁市、潍坊市位于空间自相关关系(LH),即低创新水平的地区被高创新水平的地区市、德州市、枣庄市、菏泽市、聊城市位于第三象限,是正的空间L),但是表现为低创新水平的地区被其他低创新水平的地区所包围地区;济南市、威海市位于第四象限,表现为负自相关关系的集群水平的地区被低创新水平的地区所包围。可以看出,位于二四象限市域集中分布于一三象限(12 个),表明山东省的创新行为在地理赖性和异质性,显示出了创新集群的核心—边缘空间分布格局,表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彩梅;韦福雷;;技术创新、技术标准化与中国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科技与经济;2011年03期

2 E.J.米香;任保平;梁炜;;经济增长的代价[J];中国投资;2011年09期

3 海闻;;对待经济增长不能走极端[J];共产党员;2011年14期

4 魏颖;;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7期

5 姜宇华;杜建国;李守伟;;长三角区域知识溢出研究[J];情报杂志;2011年07期

6 ;2005年我国经济增长面临六大问题[J];求知;2005年02期

7 ;质量型经济增长更具里程碑意义[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1年02期

8 薛剑虹;;信息产业集群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效应分析与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年14期

9 万军;;《经济增长及其可持续性研究——兼论河北省经济增长问题》书评[J];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13期

10 黄文正;;基于经济增长视角的人力资本投资分析[J];时代金融;2011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卓成霞;;金融危机下保就业与保经济增长的博弈研究[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2 莫文;彭运石;;主观幸福感和经济增长[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李鸿飞;于进才;孟繁一;;试析中国经济增长的环境成本[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4 姜焰生;;现代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5 刘渝琳;白艳兰;;金融深化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吴开;夏鑫;;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刘忠文;;经济增长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浅析[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韩中豪;胡雄星;张明旭;;上海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的关系[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9 刘幸菡;吴国蔚;;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及其在中国的实证检验[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10 王维国;杨晓华;;我国国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兼论国债负担对国债经济增长效应的影响[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方烨 李克;保持经济增长 消费“马车”仍需提速[N];中国改革报;2005年

2 钟欣;经济增长有所放缓是件好事[N];中国改革报;2005年

3 记者 张小梅 张骅;解决经济增长有效支撑是关键[N];中国企业报;2005年

4 记者 孙秀霞;我省经济增长保持良好态势[N];黑龙江经济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李昌鸿;美经济增长步伐放慢[N];证券时报;2005年

6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 孙立坚;经济增长放慢如何看[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7 本报驻堪培拉记者 陈小方;澳大利亚力保经济增长[N];光明日报;2008年

8 本报评论员;迅速行动起来 力保经济增长[N];宁波日报;2008年

9 见习记者 郭锦辉;消费引擎“护航”经济增长[N];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

10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 巴曙松;推进转型,寻找经济增长新空间[N];文汇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琳;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程治中;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3 关春华;印度对外贸易政策改革绩效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4 黄菁;环境污染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及影响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5 张宝贵;教育科学发展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6 陈萍;文化软实力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7 王然;市场化进程、企业家职能配置与经济增长[D];暨南大学;2011年

8 曾祥炎;基于宏观产权制度分析框架的中国经济增长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9 刘畅;中国益贫式增长中的经济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10 方化雷;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宁;中国城市产业结构、知识溢出与经济增长[D];清华大学;2010年

2 刘波;基于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3 于晓黎;青岛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李田田;标准对湖南省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5 洪韬;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国际比较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6 候志德;文化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韩长春;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8 丁昌昆;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9 张亚军;天津市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D];天津大学;2010年

10 郭刚军;辽宁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066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28066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2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