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若干问题的探讨
【学位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TU755
【部分图文】:
2.3.1 薄壁方箱1 产品规格(尺寸类型)GBF薄壁方箱又称GBF竹芯(如图2-1),是将原GBF薄壁管用GBF薄壁方箱所取代,其受力原理,设计及施工工艺与GBF薄壁管几乎相同,只是由于芯模是方形,因此,解决了使用GBF薄壁管顺管和垂直管方向刚度不均的问题,且其空心率较GBF薄壁管空心楼盖高,是GBF薄壁管很好的替代品。由于薄壁方箱空心楼盖的上、下双层混凝土板及间肋形成空腹夹层板,又称“剪力键式双向空心大板”, 图2-1 竹芯剖视图如图2-2所示。经研究其刚度较蜂巢空心楼板更大,但正是由于其上下双层砼夹板,其楼板的空心率较蜂巢空心楼盖要低
双向正交“工”字形井字梁将楼板曲格内的荷载传至周边框架梁上,通过框架梁与框架柱共同形成空间受力体系。图2-3 蜂巢芯结构外形蜂巢芯内膜为四方的带加强筋内肋模腔的空心构件,属正交双向现浇肋体系。具有抽空率大,传力明确,正交双向同姓,且蜂巢芯直接支撑在脚手架上,节省模板。这种空心楼盖比较接近密肋楼盖,都可有效减少楼盖的厚度,减轻结构自重,但两者在结构性能上却存在一定的区别,如表 2-1 所示。根据蜂巢芯结构的特点,在设计中确定其空心楼板的厚度有 3 种方式:(1)框架梁为明梁的蜂巢芯楼板,可取板厚约为 1/38~1/30DL ( 为板的短向跨长)。(2)框架梁为暗梁扁梁的蜂巢芯空心板,其板厚由暗框架梁的高度确定,一般取板厚约为 1/25 ( 为板的长向跨长)。(3)预应力蜂巢芯空心楼板
17端间肋间也可配置适量钢筋以增强楼板整体性。楼盖的结构形式分两种情况:顺管孔方向和垂直孔方向的截面分别如图2-4、2-5。(a) (b)图 2-4 顺管方向楼盖示意图图 2-5 垂直管孔方向楼盖示意图2 技术特点及推荐设计方法这种在管中增设预制加劲肋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加劲肋管空心楼盖与目前常见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楼盖相比除具有上述优点外,还有以下特点:(1)管中的加劲肋在结构的受力性能方面,使其更趋向于真正的空间结构,加劲肋可视为一般桁架结构中的斜腹杆,它的存在增加了结构的稳定性,使结构的受力更合理。(2)由于管的单向布置而使板成为正交异性的板,但由于管中加劲肋的存在,减小了横管方向和顺管方向抗弯刚度的差距,减弱空心楼盖的正交异性现象,使得楼盖更接近双向板受力机理。2.4 内膜的平面布置图空心楼盖的内膜可以采用空心的筒、箱体,也可以采用轻质实心的筒体、块体。箱体内膜的平面布置图如图 2-6 所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天成;贾艳敏;;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非线性数值分析[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彭利英,黄越南,李树林,李隆茂;GBF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无梁楼盖技术的应用与实践[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3 郑文忠,俞伟根,吕志涛;后张无粘结预应力平板一柱结构合理计算模式和方法的研究[J];工程力学;1995年03期
4 傅学怡;宽扁梁设计建议[J];建筑结构;1999年02期
5 安海玉,凌光容;竖向荷载作用下密肋楼板的变形计算[J];建筑结构;2001年05期
6 程文p<,王剑飞,吴强,傅玉良,李瑞鼎,阎强;蜂窝式大跨空心双向板楼盖的设计研究[J];建筑结构;2004年10期
7 程远兵,程文p<;蜂窝式空心无梁楼盖板的挠度计算[J];建筑结构;2005年10期
8 蒋懋,程华,董诚;无梁楼盖结构设计方法的探讨[J];山西建筑;2005年05期
9 马克俭,郑涛,张华刚,李莉,张洪生,童欣;钢丝网水泥管现浇砼空心板柱结构的实用分析法[J];空间结构;2002年03期
10 李方河;;无梁楼盖结构设计分析[J];科技信息;2009年09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朱建华;钢筋混凝土双向密肋夹心楼盖的试验与理论研究[D];湖南大学;2002年
2 刘书智;钢筋混凝土井字梁结构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3 汪幼林;装配式密肋空心楼盖的研究与应用[D];湖南大学;2006年
4 唐昭青;薄壁箱体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的理论分析与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232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2823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