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供热模式评价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
【学位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9
【中图分类】:TU995
【部分图文】:
截止到2007年,我国城市集中供热总面积达30亿平方米。2001年至2007年,集中供热面积的年均增长率超过巧%。全国城市集中供热发展情况见表3.1,供热分布见图3.1。3.1.2供热热源发展现状分析国家在能源政策上提出了节约与开发并重的方针,在城市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各地方城市供热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形成了以热电联产为主,集中锅炉房为辅,其他方式为补充的供热局面。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供热产业热源总热量中,热电联产占62.9%,集中锅炉占35.75%,其它占 1.35%。其中,城市民用建筑集中供热面积增长较快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洪伟民;刘晋;;基于DEA/AHP法的供应链合作伙伴综合评价[J];商业研究;2006年21期
2 樊小林;某热电联产汽轮发电机组供热经济性分析[J];电力学报;2004年03期
3 张沈生;孙晓兵;傅卓林;;国外供暖方式现状与发展趋势[J];工业技术经济;2006年07期
4 张沈生,李惠先;新型供暖方式与房地产[J];工业技术经济;2004年06期
5 黄文,管昌生;城市集中供热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国外建材科技;2004年05期
6 毕永明,刘宝贤,许銫,许富昌;关于分户供热和分户计量热量方法的探讨[J];发电设备;2001年03期
7 陈阿江;范式视角下的项目社会评价[J];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05期
8 寇群,余宝法;多热源环形热网的自动控制[J];区域供热;2000年03期
9 韦建忠;大型集中供热锅炉房的规模效益[J];区域供热;2005年02期
10 胡建平;土壤源热泵系统设计方法[J];暖通空调;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姜赫男;党文辉;;采暖用天然气锅炉的分析与比较[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燃气分会应用专业委员会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常缨;;常见室内采暖供热形式能效比较[A];山东省暖通空调制冷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田祥祥;杨冰;商红彬;高广轶;吴增福;刘文超;;从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看供热锅炉的应用前景[A];第七届全国工业炉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田贯三;郭非;耿克成;;天然气锅炉采暖方式的比较分析[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宋凌;刘翔;张宇峰;郭非;朱颖心;江亿;;对独立式燃气炉冬季运行情况的调研研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王潇;董重成;赵先智;;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调节的研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胡艳蕾;论城市公共工程的评价[D];山东大学;2007年
2 李保群;新疆医科大学集中供热系统节能改造项目技术经济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3 周洁;集中供热系统热经济学优化方法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4 丛颖;珲春市集中供热能耗与环境效益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5 尹娟;城市集中供热管网优化[D];河北工业大学;2005年
6 石晓翠;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经济评价方法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5年
7 宗杰;低温地板辐射采暖系统调节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8258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2825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