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技术经济论文 >

川西气田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经济综合评价的研究及应用

发布时间:2020-10-20 07:22
   本文通过系统的跟踪收集新场地区、洛带地区、马井地区、新都地区等气田排水采气的相关数据资料,在研究川西气田气藏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分析气藏的产水机理及影响因素,产气井的产水特点,各种气藏排水采气技术的原理和适应性。进一步研究确定了川西中、浅层各气藏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经济综合评价指标,构建了一套适合川西研究地区的经济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灰色-逼近理想解法、密切值法等综合评价的模型,以达到能准确评价各工艺技术经济效益的目的;同时开展在不同开采综合评价方法下的评价对比分析,选出最优的工艺方案。 首先通过资料收集、实地调研、走访等基础性工作,全面收集洛带、马井、新场等地区的气藏相关数据、气田排水采气的经济效益数据和技术指标数据,在对资料进行了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对各排水采气工艺的技术经济效果影响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确定工艺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 第二、针对川西气田目前各项采气工艺还未进行系统的经济评价,无法确定各种工艺的技术经济极限产量,难以确定各种开采模式条件下的气井废弃产量,计算出各种开采工艺下的经济极限产量与增产量以及平衡点生产能力利用率。 第三、在对各排水采气工艺的技术经济效果影响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基础上,并根据气田开采工艺优选的原则,构建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第四,通过专家经验法或者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建立适合各排水采气工艺经济综合评价模型(层次-模糊综合评判、灰色-逼近的理想解法(TOPSIS)、以及密切值法),并通过编程实现;在多方法下的对比分析下,客观的评价各种工艺的技术经济效果,为排水采气工艺优选及投资决策提供正确的指导。
【学位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4
【中图分类】:TE377
【部分图文】:

压裂工艺,储层改造,五气,气田


图 1-1 川西各大主力气田然而,由于须五气藏储层致密,为提高开发效果,目前采用大型体积压裂工艺进行储层改造。由于入地液量多、地层出水、气井产气量低,气井在投产后即出现了压裂与排水采气工艺对管柱内径需求不同的矛盾,投产后气井压力产量出现快速递减,甚至濒临水淹。为缓解二者之间的矛盾,目前探索了两种开发工艺模式;第一种是采用大管柱压裂,如新页 HF-2、新场 32 井,首先满足压裂工艺对管柱内径的要求;然后实施速度管柱排水采气与泡排联作工艺,当气井在小管柱条件下出现带液困难时,继续开展撬装增压连续气举排水采气工艺措施;第二种是兼顾压裂与采气,采用小管柱进行压裂,投产后实施泡沫排水采气工艺,当气井出现带液困难时,开展撬装增压连续气举排水采气工艺措施。1.1.2 研究意义本文紧紧围绕气田排水采气工业方案优选,从气田开采工艺技术以及经济效益的角度,通过建立合适川西地区的技术经济效益评价系统,对川西地区的气田开采管理现状和问题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从而为后续气井开发的最优工艺模式

示意图,川西气田,产气,示意图


第二章 川西气田排水采气状况第二章 川西气田排水采气状况川西气田包括孝泉、新场、合兴场、马井、洛带、东泰、新都、石泉场、大邑等 11 个气田(区块)。2013 年主要依靠泡沫排水采气、气举开采、增压开采管网调整等工艺措施力求气田稳产,另外在气举排水采气工艺、井下节流稳产工艺等现场试验方面都有一定突破,为 2014 年老井稳产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截至 2013 年 12 月底,川西气田共有生产井 996 口,其中,全厂共对约 720 口井开展泡排作业,累计施工 57110 井次,使用各种药剂 202868.2kg,增产 4760.3104m;对 62 口气井开展气举施工 700 井次,累计增产天然气 2414.383104m3全年完成增产任务 153.78%。对 24 口气井进行了修井作业,累计增产气量2215.3493104m3。气田全年累计增产气量 17003104m3,产水 16.33104m3,产油 1.13104 吨,2013 年 1-12 月各工艺月增产量如图 2-1 所示。

产量构成,川西,气田,增产量


图 2-2 川西各气田产量构成图量构成中,新井生产天然气 2.6483108m3,占总产量的 为 8.6353108m3;占总产量的 67.75%;通过实施各项采 1.46183108m3,占总产量的 11.47%,其中泡沫排水工104m3,占全年累计措施增产量比 32.73%;增压开采工艺增,所占比 19.38%,老井修井挖潜增加产量 43693104 万气举开采工艺下的增产量为 26323104 m3,占比为 18.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新安;张迎新;;让天然气在国家能源安全中发挥更大作用(一)——中国天然气资源战略研究[J];国土资源情报;2007年09期

2 刘相锋;张绪乾;;投资项目不确定性的敏感性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6年06期

3 何云;张文洪;郑峰;李冰毅;;柱塞气举排水采气工艺在大牛地气田的应用[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9年02期

4 芦逍遥;刘芳;刘文莉;;国内外气藏排水采气最新技术[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年21期

5 任彦兵;张耀刚;蒋海涛;;柱塞气举排水采气工艺技术在长庆气田的应用[J];石油化工应用;2006年05期

6 马国华;刘三军;王升;;低产气井泡沫排水采气技术应用分析[J];石油化工应用;2009年02期

7 孔令伟;梅婷婷;;双因素敏感性分析在国民经济评价中的应用[J];华东公路;2013年04期

8 春兰;魏文兴;;国内外排水采气工艺现状[J];吐哈油气;2004年03期

9 陈维;李颖川;;大水量气井电潜泵—气举组合排水采气工艺设计[J];天然气技术;2009年06期

10 杨杰,王四凤;采气工艺措施效果技术经济评价方法[J];天然气工业;2003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巩艳芬;松辽盆地兴城气田火山岩储层天然气开发技术经济评价[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28483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28483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1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