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技术经济论文 >

华南地区酒店类建筑热水系统节能改造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0 21:27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要素之一,是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经济的快速及稳定发展必须以能源的正常保障供应作为基础。随着近几年来酒店类建筑的蓬勃发展,酒店类建筑中的能源消耗越来越大,且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浪费,它不仅给能源、环保等事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而且也给酒店类建筑的经营者以一定程度的经济影响。所以对我国的酒店类建筑,立足于能源的合理利用以及有效的节能措施是非常紧迫与必要的。在我国积极的节能、环保政策的鼓励下,多种节能技术都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发展。目前,冷水机组冷凝热回收技术与热泵技术相结合是酒店类建筑的一个新的热点话题。 本文首先针对于华南地区酒店类建筑空调负荷与用热水负荷的实际调查,分析其冷凝热回收的潜力。选择确定空气源热泵作为热水系统的辅助热源。根据不同工况下热水系统的容量分别对热回收冷水机组、蓄热水箱以及空气源热泵容量的分析计算并提出了运行优化调配。通过现场的调查测试数据对空气源热泵进行能效分析,与各种常规的供热系统的能效、技术经济对比分析,得出空气源热泵作为本系统的辅助热源具有良好的效益。
【学位单位】:广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TU831
【部分图文】:

外观图,广东,餐厅


图 2-1 广东迎宾馆白云楼外观图Fig.2-1 The exterior of Baiyun building in Guangdong Yinbin Hotel广东迎宾馆白云楼位于广州市越秀区解放北路 603 号,首层为大厅、餐厅和身用房,二层为餐厅和会议室等,三~八层为客房,于 1952 年竣工并投入使。自 1952 年建馆以来,接待中外政客无数,1994 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四星级馆。毗邻广州地铁最大的公园前站,与交易会、火车站数尺之遥,著名的北京商业步行街信步可达。总建筑面积 20451m2,建筑高度 33.9 米,地上 8 层,下 1 层。酒店内热水需求区域范围主要为客房、餐厅厨房餐具的消毒与洗涤、待经营的宾客用热水、生产商用热水和员工用热水、洗衣房的水洗加热、以及季的采暖。原有的采暖、热水系统主要都是依靠电、煤气、燃油锅炉作为能源。有 3 台燃油锅炉,其中 6 吨锅炉两台、4 吨锅炉一台。据数据统计,每年锅炉放的烟尘 4980kg,氮氧化合物 9390kg,二氧化硫 48300kg,一氧化碳 530kg,环境造成极大污染。随着世界石油的消耗量越来越大以及供应量的限制,燃油

蒸汽压缩式,理论循环


程中的制冷机是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蒸发器四大部一定的能量使制冷机运行,在机组运行期间制冷剂和载冷剂在热量交换,完成整个制冷过程。在热力学中,把由互相交替的热过程组成的正向循环称为卡诺循环。按照与卡诺循环相同路行的循环过程称为逆卡诺循环,即是理想的制冷循环过程。要关键是两个等温过程和两个绝热过程,但在实际上所采用的蒸论循环是由一个绝热压缩过程、一个绝热节流过程及两个等压 3-2 所示。2 为等熵压缩过程,即绝热压缩过程;2→3 为制冷剂在冷凝器,即等压过程;其中 2’→2’是放出显热热量过程,2’→3程,3’→3 是液态再冷却时所放出的热量过程;3→4 为绝热焓不变故为垂直线;4→1 为制冷剂在蒸发器内等压蒸发吸热[26]。

原理图,冷凝热回收,原理图,显热


图 3-3 冷凝热回收原理图Fig.3-3 Schematic of condensing heat recocery2 空调冷凝热回收技术的分类针对冷凝热回收器所回收热量的多少,冷凝热回收又可以分为全部冷凝热回部分冷凝热回收两种类型。冷凝热回收系统是对压缩机排除的高温高压的中的潜热或显热进行回收。其中只对显热部分进行回收的就叫做部分热回根据文献[28]的归纳,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部分热回收机组是在压缩机与冷凝间增加部分热回收换热器,如图 3-4,用于回收制冷剂从压缩机排出的过冷却到饱和冷凝温度时的冷却显热。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志仁;谭洪卫;王恩丞;;酒店热水用水规律与热泵热回收系统设计[J];建筑节能;2009年01期

2 杨培云;;冷凝热回收系统中的热水系统设计探讨[J];福建建设科技;2008年03期

3 梁庆东;潘杰;;中央空调冷凝热回收技术的应用[J];装备制造技术;2007年11期

4 王伟,马最良;空调冷凝热回收热水供应系统计算机模拟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5 杨晖;邹文智;吴其伟;叶雷;李锐;郝学军;;北京市某星级宾馆采用热泵回收中水热量的经济性分析[J];建筑科学;2008年04期

6 舒力帆;左政;;广州某酒店空调冷凝热回收系统技术经济分析[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07年04期

7 龚光彩;何君;曾巍;李孔清;常世均;;冷凝热回收与热泵对建筑冷热源的影响[J];煤气与热力;2006年02期

8 姚秀;魏玲;;关于空调冷凝热回收技术推广的分析研究[J];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2007年03期

9 黄倩;章学来;梁峻;;水环热泵—空气源热泵—热泵型热水机组复合空调系统的工程应用实例分析[J];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2008年03期

10 杨洪涛;;热回收技术及其在冷水机组上的应用[J];石油化工设计;2009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罗燕;冷凝热回收热水系统的模拟与经济性分析[D];湖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491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28491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d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