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数据中心三联供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
发布时间:2020-11-09 00:04
近年来,能源利用与环境污染逐渐成为我国乃至世界性问题。冷热电三联供正是这样一种可以同时满足用户冷热电需求的能源综合利用系统,可实现对能源的梯级利用,最大化发挥余热的作用。该系统的优势在于提高了天然气的综合利用率、有效控制了污染气体的排放,能源供给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运行稳定并且具有较高的性价比。本文根据北京市某数据中心燃气冷热电三联供项目的运营信息与运行数据,结合《北京市供热采暖管理办法》以及《火力发电厂运行管理标准》等与燃气分布式能源站相关的管理办法,对三联供系统的运行策略进行了探究,在技术经济比较的基础上推荐了能够提高系统运行及管理效率、提高电力性能、节约能源、能减少污染物排放的项目优化运行策略,提高项目系统运行效率和经济性。
【学位单位】:北京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U83;TP308
【部分图文】:
图 1-1 首例燃气分布式能源实例图(美国马里兰大学)Fig.1-1 The first example of gas distributed energy in the University of Maryland project德国在 2012 年就已经大规模地在医院、化工、宾馆等区域使用分布式能源,当年累计装机量装机容量已达 0.75×105MW。并发展基于利用天然气的热电联产,同时使用生物质能、水风电等可再生能源,成功适用于家庭用户,实现分布式能源微型化。日本因自然资源匮乏,如何更高效的发挥资源效用是全社会重点关注的领域,因此日本的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技术上世纪 80 年代得到了大力发展,2012 年,日本热电联产系统在工业用系统装机量达到 7790 MW,同时,民用系统也已达到2060 MW 的装机量,全日本装机量累计达到 9850 MW。2012 年的“能源会议”中提出将在 2030 年把热电联产总装机量达到 22000M W。[1]
图 1-2 日本新宿分布式能源系统图Fig.1-2 Map of Distributed Energy System, Shinjuku, Japan我国关于分布式联供项目的研究起步较晚,主要倾向于燃气轮机、系统集成、余热利用等关键技术,并基于“863”课题,使得我国在该项目上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先天优势。至 2012 年,国内分布能源项目不足 30 个,总装机容量不足 2000MW,典型项目主要包括:(1)上海虹桥 CBD 能源中心,发电机组装机容量约为6000 kW 左右,每年为商务区节约 3 万吨标准煤,减排 200 多吨 NOx和 CO2;(2)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发电容量约为 4000kW,与常规电热分供对比节能 30%;(3)北京某集团总部三联供项目作为北京的首个三联供示范工程,该项目供热量 2600 kW,制冷量 3400kW,发电量 1200 kW,综合能源利用率达 75%左右。除此之外,国内三联供项目应用还有中海油天津研发产业基地、长沙黄花国际机场能源站、中国石油科技创新基地等等。[2]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项目图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75562
【学位单位】:北京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U83;TP308
【部分图文】:
图 1-1 首例燃气分布式能源实例图(美国马里兰大学)Fig.1-1 The first example of gas distributed energy in the University of Maryland project德国在 2012 年就已经大规模地在医院、化工、宾馆等区域使用分布式能源,当年累计装机量装机容量已达 0.75×105MW。并发展基于利用天然气的热电联产,同时使用生物质能、水风电等可再生能源,成功适用于家庭用户,实现分布式能源微型化。日本因自然资源匮乏,如何更高效的发挥资源效用是全社会重点关注的领域,因此日本的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技术上世纪 80 年代得到了大力发展,2012 年,日本热电联产系统在工业用系统装机量达到 7790 MW,同时,民用系统也已达到2060 MW 的装机量,全日本装机量累计达到 9850 MW。2012 年的“能源会议”中提出将在 2030 年把热电联产总装机量达到 22000M W。[1]
图 1-2 日本新宿分布式能源系统图Fig.1-2 Map of Distributed Energy System, Shinjuku, Japan我国关于分布式联供项目的研究起步较晚,主要倾向于燃气轮机、系统集成、余热利用等关键技术,并基于“863”课题,使得我国在该项目上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先天优势。至 2012 年,国内分布能源项目不足 30 个,总装机容量不足 2000MW,典型项目主要包括:(1)上海虹桥 CBD 能源中心,发电机组装机容量约为6000 kW 左右,每年为商务区节约 3 万吨标准煤,减排 200 多吨 NOx和 CO2;(2)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发电容量约为 4000kW,与常规电热分供对比节能 30%;(3)北京某集团总部三联供项目作为北京的首个三联供示范工程,该项目供热量 2600 kW,制冷量 3400kW,发电量 1200 kW,综合能源利用率达 75%左右。除此之外,国内三联供项目应用还有中海油天津研发产业基地、长沙黄花国际机场能源站、中国石油科技创新基地等等。[2]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项目图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琼;任洪波;高伟俊;;日本分布式热电联产相关政策与制度解析[J];电力与能源;2014年06期
2 毕庆生;吕项羽;李德鑫;董添;韩晓娟;;基于热网及建筑物蓄热特性的大型供热机组深度调峰能力研究[J];汽轮机技术;2014年02期
3 徐雅静;陈斌;乔丽洁;李鑫;李阁林;;燃气三联供系统在饭店中节能减排的应用分析[J];城市燃气;2013年11期
4 吴雄;王秀丽;别朝红;王建学;;含热电联供系统的微网经济运行[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3年08期
5 荆有印;白鹤;张建良;;太阳能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多目标优化设计与运行策略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2年20期
6 蒋润花;杨晓西;杨敏林;杨小平;;内燃机分布式冷热电联供技术应用及发展趋势[J];节能技术;2012年02期
7 胡燕飞;吴静怡;李胜;;冷热电联供系统的优化运行分析[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8 孔祥强;王如竹;李瑛;黄兴华;;微型冷热电联供系统的优化运行[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9 曹望;苏磊;;天然气热电冷联产方案对比[J];科技通报;2007年04期
10 李赟;黄兴华;;冷热电三联供系统配置与运行策略的优化[J];动力工程;2006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安青松;基于燃气轮机的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优化模拟[D];天津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8755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2875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