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技术经济论文 >

居住建筑供热计量碳交易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7 11:25

  本文关键词:居住建筑供热计量碳交易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前,我国北方建筑采暖能耗约占到北方建筑总能耗的50%以上,而建筑实施供热计量后能够有效地降低建筑采暖能耗。由于目前供热企业普遍存在资金匮乏的问题,导致供热计量进展缓慢,因此供热计量作为北方采暖地区建筑节能的重要手段,其节能减排潜力还远远没有充分挖掘出来。碳交易作为有效的市场机制,可以为供热计量的开展开辟新的融资渠道,推动我国北方地区的供热计量工作。 为了保证供热计量碳交易的顺利开展,本文研究了天津市供热计量碳交易方法,主要内容如下: 首先,通过对调研数据的分析得出以燃煤区域锅炉房、燃气区域锅炉房和热电厂为热源的热源及一次网综合能耗水平分别为53.0kgce/GJ,38.7kgce/GJ和41.5kgce/GJ,碳排放水平分别为145.9kgCO2/GJ,65.5kgCO2/GJ,114.9kgCO2/GJ;换热站及二次网的能耗水平为0.9kgce/GJ,碳排放水平为2.1kgCO2/GJ;供热系统二次网的输送效率为0.93,一次网的输送效率0.97。 然后,通过对调研数据的分析也得出天津市供热计量碳交易基准线为114.0kWh/m2·a(0.410GJ/m2·a)。以燃煤区域锅炉房、燃气区域锅炉房和热电厂为热源的供热计量系统能耗基准线分别为24.5kgce/m2·a,18.0kgce/m2·a和19.3kgce/m2·a,,碳排放基准线分别为67.2kgCO2/m2·a,30.7kgCO2/m2·a和53.1kgCO2/m2·a。 其次,本文建立了以热源、换热站和用户热计量表作为核证依据的供热计量碳交易方法学。 最后,以某热电公司为例,本文计算出实施供热计量后,供热系统节能率为27.1%,减排率为27.3%。
【关键词】:供热计量 碳交易 能耗水平 碳排放水平 基准线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U995;X19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7
  • 1.1 研究背景9-11
  • 1.1.1 供热计量现状9-10
  • 1.1.2 碳交易的背景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5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1-12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2-14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14-15
  • 1.3 课题研究内容15-16
  • 1.4 课题研究意义16-17
  • 第二章 天津市供热系统现状分析17-40
  • 2.1 天津市供热基本情况17-18
  • 2.2 热源及一次网的综合能耗和碳排放18-27
  • 2.2.1 综合能耗和碳排放的计算方法18-21
  • 2.2.2 能耗及碳排放折算21
  • 2.2.3 燃煤区域锅炉房及一次网21-23
  • 2.2.4 燃气区域锅炉房及一次网23-25
  • 2.2.5 热电厂及一次网25-27
  • 2.3 换热站及二次网的能耗和碳排放27-29
  • 2.3.1 能耗与碳排放的计算方法27-28
  • 2.3.2 换热站及二次网28-29
  • 2.4 供热系统输送效率的确定29-39
  • 2.4.1 二次网供热系统输送效率30-38
  • 2.4.2 一次网供热系统输送效率38-39
  • 2.5 小结39-40
  • 第三章 供热计量碳交易基准线40-47
  • 3.1 基准线的确定方法40
  • 3.2 统计样本的确定和分析40-43
  • 3.3 供热计量碳交易用户耗热量基准线的确定43-44
  • 3.4 供热计量碳交易基准线的确定44-47
  • 第四章 供热计量碳交易方法学47-56
  • 4.1 制定的原则47
  • 4.2 基准线方法学47-54
  • 4.2.1 基准线47-48
  • 4.2.2 节能量48-51
  • 4.2.3 减排量51-54
  • 4.2.4 漏项54
  • 4.3 核证方法学54-56
  • 4.3.1 核证原则54
  • 4.3.2 核证内容54-55
  • 4.3.3 数据可靠性与完整保障机制55
  • 4.3.4 核证报告55-56
  • 第五章 天津市供热计量碳交易方法学的应用56-65
  • 5.1 碳交易试点项目的节能量和减排量核算56-61
  • 5.1.1 项目概况56-57
  • 5.1.2 项目节能量和减排量的计算57-59
  • 5.1.3 天津市供热计量碳交易的预测59-61
  • 5.2 供热计量碳交易的应用61-65
  • 5.2.1 中国碳交易市场中存在的问题61-62
  • 5.2.2 方法学在供热行业内的应用62-63
  • 5.2.3 相关配套政策的保证63-65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65-67
  • 6.1 结论65-66
  • 6.2 展望66-67
  • 参考文献67-70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70-71
  • 致谢7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郝斌;刘珊;任和;戚仁广;林泽;;我国供热能耗调查与定额方法的研究[J];建筑科学;2009年12期

2 李宇红,叶寒栋,叶大均;中国的天然气热电联产与清洁发展机制[J];能源工程;2002年05期

3 徐伟;王敏;;我国供热计量技术的发展与实践[J];区域供热;2008年04期

4 安玉峰;;供热系统的能耗统计[J];区域供热;2009年03期

5 郑小静;;浅谈低碳经济下的供热计量改革和探索[J];区域供热;2011年03期

6 尹波,狄洪发,付林;清洁发展机制及城市供热[J];现代电力;2005年03期

7 齐艳;陈萍;;建筑能耗数据库能耗基准评价方法及研究[J];应用能源技术;2007年05期


  本文关键词:居住建筑供热计量碳交易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03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2903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e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