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制造业增加值率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9 20:53
评价经济增长质量的指标分为单指标和多指标,相对于多指标而言,单指标方法更简单直观。全要素生产率是现有评价经济增长质量单指标中最主流的方法。李克强总理在《2015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使得相对以往中国政策中的科技进步贡献率指标而言,全要素生产率更具有学术性和可操作性。一些学者针对该指标的测算过程和一些参数设定提出质疑,认为该方法存在局限性和不合理性,应运而生的是,近年来,增加值率逐渐成为评价经济增长质量的一种学术界新思路。“工业增加值率”也在国务院正式印发的《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 2015年)》中首次作为工业质量效益的指标进行实际监测,并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工业增加值率提高2个百分点的目标。国务院又于2015年5月在正式颁发的《中国制造2025》中再次提出中国制造业增加值率2020年和2025年比2015年分别提高2个和4个百分点的发展目标。这使增加值率作为经济增长质量的判断指标再次引起广泛关注。本文以江苏制造业为背景探究增加值率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由于经济增长质量实际与科技创新能力密切相关,制造业又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本...
【文章来源】: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江苏省
【文章页数】:9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三节 概念界定
一、有关生产函数总量的相关概念
二、有关生产函数效率的相关概念
三、有关制造业的相关概念
第四节 全要素生产率和增加值率的关系
一、生产函数
二、测算过程
三、统计工作
四、经济增长质量考核
第五节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增加值率的文献综述
一、增加值率的影响因素综述
二、增加值率的统计特征综述
三、增加值率的理论研究综述
第二节 全要素生产率的文献综述
一、全要素生产率国内外研究综述
二、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综述
三、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结果综述
第三节 江苏省创新能力的研究综述
一、江苏制造业创新能力的文献综述
二、江苏制造业的相关文献综述
第三章 江苏制造业增加值率的演化趋势及规律
第一节 数据来源及处理
一、数据来源
二、数据处理
第二节 增加值率演化趋势与规律分析
一、江苏制造业总体增加值率演化趋势
二、江苏低技术制造业增加值率演化趋势
三、江苏中低等技术制造业增加值率演化趋势
四、江苏中高等技术制造业增加值率演化趋势
五、江苏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率演化趋势
第三节 小结
第四章 江苏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与分解
第一节 数据与处理
一、基本数据
二、数据处理
第二节 数据包络分析法
一、方法背景
二、基本模型
第三节 测算结果与分析
一、江苏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率及其组分变化趋势
二、低技术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率及其组分变化趋势
三、中低等技术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率及其组分变化趋势
四、中高等技术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率及其组分变化趋势
五、高技术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率及其组分变化趋势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江苏制造业增加值率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江苏制造业增加值率与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制造业增加值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及其组分总体关系统计分析
二、结果分析
第二节 江苏制造业增加值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江苏省制造业增加值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
二、江苏省制造业增加值率与技术效率的关系
三、江苏省制造业增加值率与技术进步的关系
四、江苏省制造业增加值率与纯技术效率的关系
五、江苏省制造业增加值率与规模效率的关系
第三节 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关于江苏省制造业增加值率发展趋势的研究结论
二、关于江苏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发展趋势的研究结论
三、关于增加值率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关系的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经济增长质量指标选取上取优去弊,综合考量
二、实现路径上以技术进步为主要突破口,引领方向
三、发展观念上使制造业与创新思维碰撞出火花,融汇贯通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长期增长过程的“结构性加速”与“结构性减速”:一种解释[J]. 袁富华. 经济研究. 2012(03)
[2]中国的增加值率为什么会出现下降?——基于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框架的视角[J]. 刘瑞翔. 南方经济. 2011(09)
[3]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与转换展望——基于最终需求角度的分析[J]. 刘瑞翔,安同良. 经济研究. 2011(07)
[4]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依据及对策[J]. 范金,赵彤,周应恒. 科研管理. 2011(05)
[5]产业结构调整:中国经验与国际比较——中国工业经济学会2010年年会学术观点综述[J]. 张湘赣. 中国工业经济. 2011(01)
[6]中间生产和最终需求对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投入产出数据的实证检验[J]. 段先盛.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0(11)
[7]随机CGE模型研究述评[J]. 范金,严斌剑,坂本博. 中国管理科学. 2009(05)
[8]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算:1952~2006年[J]. 单豪杰.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10)
[9]省域内多地区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和更新:江苏案例[J]. 张敏,范金,周应恒. 统计研究. 2008(07)
[10]中国地区差距及其纠偏:全球价值链和国内价值链的视角[J]. 刘志彪,张少军. 学术月刊. 2008(05)
硕士论文
[1]两种全要素生产率DEA测算方法的比较研究[D]. 杨积成.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2013
本文编号:2946299
【文章来源】: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江苏省
【文章页数】:9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三节 概念界定
一、有关生产函数总量的相关概念
二、有关生产函数效率的相关概念
三、有关制造业的相关概念
第四节 全要素生产率和增加值率的关系
一、生产函数
二、测算过程
三、统计工作
四、经济增长质量考核
第五节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增加值率的文献综述
一、增加值率的影响因素综述
二、增加值率的统计特征综述
三、增加值率的理论研究综述
第二节 全要素生产率的文献综述
一、全要素生产率国内外研究综述
二、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综述
三、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结果综述
第三节 江苏省创新能力的研究综述
一、江苏制造业创新能力的文献综述
二、江苏制造业的相关文献综述
第三章 江苏制造业增加值率的演化趋势及规律
第一节 数据来源及处理
一、数据来源
二、数据处理
第二节 增加值率演化趋势与规律分析
一、江苏制造业总体增加值率演化趋势
二、江苏低技术制造业增加值率演化趋势
三、江苏中低等技术制造业增加值率演化趋势
四、江苏中高等技术制造业增加值率演化趋势
五、江苏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率演化趋势
第三节 小结
第四章 江苏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与分解
第一节 数据与处理
一、基本数据
二、数据处理
第二节 数据包络分析法
一、方法背景
二、基本模型
第三节 测算结果与分析
一、江苏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率及其组分变化趋势
二、低技术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率及其组分变化趋势
三、中低等技术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率及其组分变化趋势
四、中高等技术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率及其组分变化趋势
五、高技术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率及其组分变化趋势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江苏制造业增加值率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江苏制造业增加值率与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制造业增加值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及其组分总体关系统计分析
二、结果分析
第二节 江苏制造业增加值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江苏省制造业增加值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
二、江苏省制造业增加值率与技术效率的关系
三、江苏省制造业增加值率与技术进步的关系
四、江苏省制造业增加值率与纯技术效率的关系
五、江苏省制造业增加值率与规模效率的关系
第三节 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关于江苏省制造业增加值率发展趋势的研究结论
二、关于江苏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发展趋势的研究结论
三、关于增加值率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关系的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经济增长质量指标选取上取优去弊,综合考量
二、实现路径上以技术进步为主要突破口,引领方向
三、发展观念上使制造业与创新思维碰撞出火花,融汇贯通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长期增长过程的“结构性加速”与“结构性减速”:一种解释[J]. 袁富华. 经济研究. 2012(03)
[2]中国的增加值率为什么会出现下降?——基于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框架的视角[J]. 刘瑞翔. 南方经济. 2011(09)
[3]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与转换展望——基于最终需求角度的分析[J]. 刘瑞翔,安同良. 经济研究. 2011(07)
[4]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依据及对策[J]. 范金,赵彤,周应恒. 科研管理. 2011(05)
[5]产业结构调整:中国经验与国际比较——中国工业经济学会2010年年会学术观点综述[J]. 张湘赣. 中国工业经济. 2011(01)
[6]中间生产和最终需求对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投入产出数据的实证检验[J]. 段先盛.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0(11)
[7]随机CGE模型研究述评[J]. 范金,严斌剑,坂本博. 中国管理科学. 2009(05)
[8]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算:1952~2006年[J]. 单豪杰.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10)
[9]省域内多地区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和更新:江苏案例[J]. 张敏,范金,周应恒. 统计研究. 2008(07)
[10]中国地区差距及其纠偏:全球价值链和国内价值链的视角[J]. 刘志彪,张少军. 学术月刊. 2008(05)
硕士论文
[1]两种全要素生产率DEA测算方法的比较研究[D]. 杨积成.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2013
本文编号:29462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2946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