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技术经济论文 >

砂岩油藏注水水质优化技术研究及应用

发布时间:2021-01-07 17:19
  注水是使油井长期高产稳产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也是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二次采油方法。但注水开发也面临着高含水期不断上升的注水量和水处理费使注水成本在操作成本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的问题,成本与效益的矛盾日益突出。尤其对于不少低渗油田,即便在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的情况下,注水水质依然无法达到部颁标准,为此许多油田不得不降低水质要求,以缓解成本压力。注水水质优化技术的目的是控制注水成本,提高注水开发效益。它的实现方法是在确定了注水水质指标与吸水能力变化规律的关系的基础上,运用技术经济评价手段,以最佳经济效益为目标,通过调节注入水水质控制指标对比不同注入水水质指标下的注水成本差异,从而确定出最为经济合理的注入水处理方案。本文在调研了大量国内外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注水过程中地层伤害机理和注水水质指标体系的构成;归纳了注水水质指标的量化方法并由此提出了注水水质指标的分级方法;介绍了几种常用的预测吸水能力的模型,系统的推导了注水阻抗模型,获得了求解该模型的方法。利用该模型对沙埝油田注水井的注水压力进行预测,所得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证明该模型较为可靠。根据注水水质指标量化方法进行了注水水质配伍性室内实验,得到... 

【文章来源】:西南石油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注水水质指标体系的发展状况
        1.2.2 注水处理工艺的发展状况
        1.2.3 注水井吸水能力预测的发展状况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2章 注水过程中的储层损害机理
    2.1 注入水与储层岩石不配伍
        2.1.1 水敏损害
        2.1.2 盐敏损害
        2.1.3 速敏损害
        2.1.4 酸敏损害
        2.1.5 碱敏损害
        2.1.6 水锁损害
        2.1.7 机械杂质损害
    2.2 注入水与储层流体不配伍
        2.2.1 无机垢堵塞
        2.2.2 有机垢堵塞
        2.2.3 腐蚀产物堵塞
        2.2.4 碳酸盐沉淀堵塞
        2.2.5 乳化油滴
    2.3 微生物引起的损害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注水水质指标体系与水质指标的分级
    3.1 水质指标体系
    3.2 注入水水质标准量化方法
        3.2.1 基础静态数据补充实验
        3.2.2 油层敏感性评价实验
        3.2.3 悬浮物含量和粒径与油层伤害评价实验
        3.2.4 乳化油含量和粒径与油层伤害评价实验
        3.2.5 腐蚀控制指标评价实验
        3.2.6 细菌控制指标评价实验
        3.2.7 注入水及其与油层水的配伍性评价
        3.2.8 水质控制指标的合理性检验
        3.2.9 其它实验评价
    3.3 水质主要控制指标的分级方法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注水井吸水能力预测研究
    4.1 固相悬浮颗粒沉积机理分析
    4.2 注水井吸水能力下降预测常用模型
        4.2.1 实验模型
        4.2.2 Barkman模型
        4.2.3 Van Velzen模型
        4.2.4 A1-Abduwani模型
        4.2.5 Sharma模型
    4.3 注水阻抗预测模型
        4.3.1 内滤饼注水阻抗模型
        4.3.2 临界时间确定
        4.3.3 外滤饼注水阻抗模型
        4.3.4 注水阻抗预测模型修正
        4.3.5 注水阻抗系统参数确定方法
    4.4 注水阻抗模型系统参数的拟合
        4.4.1 注水井阻抗曲线绘制与回归
        4.4.2 注水阻抗模型系统参数确定
    4.5 注水阻抗模型的阻抗曲线预测结果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注水水质优化技术经济评价
    5.1 技术经济学评价方法
        5.1.1 技术经济的主要研究内容
        5.1.2 技术经济学特点
        5.1.3 技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5.1.4 技术经济评价方法
    5.2 水质优化的技术经济评价
        5.2.1 水处理工艺成本与费用
        5.2.2 增注措施成本与费用
    5.3 水质标准优化目标函数的确定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注水水质优化实例应用
    6.1 目标区块储层特性
        6.1.1 目标区块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6.1.2 目标区块潜在伤害因素
    6.2 注水水质伤害的实验研究
        6.2.1 悬浮颗粒对吸水能力和注水压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6.2.2 注入水含油对吸水能力和注水压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6.2.3 悬浮颗粒和油珠共存时的吸水能力分析
    6.3 注水水质指标优化设计
        6.3.1 水质指标高限设计
        6.3.2 水质指标优化设计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低渗透油田水质优化技术研究[J]. 陈光旭,蒋建勋,黄小凤,王志敏.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8(10)
[2]油田注水系统中细菌危害和控制研究[J]. 何国健,杨旭.  能源与环境. 2008(01)
[3]注入物对储层的伤害分析[J]. 王玉英,杨涛,刘甦.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08(01)
[4]悬浮颗粒对砂岩储层吸水能力影响评价[J]. 李海涛,王永清,蒋建勋.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2006(05)
[5]注水开发油田水质优化方法研究[J]. 蒋建勋,王永清,李海涛,吴勇.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2003(03)
[6]桩西油田回注污水对储层损害的室内实验研究[J]. 舒勇,贾耀勤,赵刚.  油田化学. 2003(02)
[7]注入水中乳化油滴对储层伤害的实验研究[J]. 王永清,李海涛,祝渝培,蒋建勋.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2003(01)
[8]沙南油田注入水水质标准研究[J]. 赵玲莉.  新疆石油科技. 2000(04)
[9]砂岩储层配伍性注水水质方案研究[J]. 李海涛,李洪建,赵敏.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1997(03)
[10]储层中微粒运移机理的研究[J]. 王欣,张达明,樊世忠.  钻井液与完井液. 1991 (03)



本文编号:29629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29629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f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