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技术经济论文 >

银行商誉评估的计量经济模型

发布时间:2017-04-11 20:21

  本文关键词:银行商誉评估的计量经济模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对商誉的评估 ,业内及理论界发展出许多种方法 ,但从来没有尝试过用计量模型去评估。其根本原因在于 ,商誉的价值来源不可确指 ,因而计量模型中的解释变量也难以确定。作者认为 ,作为一个普遍意义上的概念 ,商誉的价值来源固然是难以确认的 ,但如果具体到某一行业 ,例如商业银行 ,企业商誉的价值来源是可以确认的。基于这种认识 ,本文建立了银行商誉评估的计量经济模型。
【作者单位】: 沙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沙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商业银行 商誉评估 计量经济模型
【分类号】:F224
【正文快照】: 引 论商誉是不可确指的无形资产。商誉最初出现在企业收购中,当收购出现溢价,即收购价格大于该企业净资产(包括可辨认无形资产)价值时,在会计上要求为这个溢价部分设立一个会计科目,于是“商誉”一词便应运而生。关于商誉性质,一个广为接受的观点是“总计价账户论”,认为商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官庆;工程设计保险的逆向选择问题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年02期

2 项勇,陶学明;基于寻租理论的工程监理博弈行为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1期

3 杨岑;彭盈;陈玉水;;招投标中的博弈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5期

4 项勇;任宏;;建设工程项目监理过程中寻租博弈行为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6期

5 项勇;陶学明;王永强;;不对称信息下建设项目委托代理激励机制理论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2期

6 杨太华;郑庆华;;建设工程中质检站、监理机构和承包商寻租行为的博弈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5期

7 阳霞;周文峰;;代建项目双层委托代理模型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3期

8 万可,汤卫君;头垄断厂家产品定价中的博弈论问题———兼评我国彩电行业价格大战[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9 廖楚晖,薛刚;关于税收腐败有关问题的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10 杨卫军,韦苇;化解村级债务的对策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秀蓉;;“李约瑟之谜”的博弈论解读[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李五四;;不同信息环境下价格功能的历史考察——兼论营销·博弈价格功能下的经济政策效应[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李春;;城市社区公共服务多元协作组织研究[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下)[C];2011年

4 翁禾倩;黄源泉;李宇星;林心颖;;“绿色信贷”实施中制度缺陷的多维博弈分析[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5 赵礼强;郭亚军;;制造商分销渠道战略选择的博弈分析[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赵礼强;;多渠道冲突下制造商价格协调策略研究[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D卷[C];2011年

7 王焱;;浅析公开招投标中不完全信息博弈[A];责任与使命——七省市第十一届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联席会优秀论文集[C];2011年

8 吴晶;;投标人围标、串标的博弈论分析[A];责任与使命——七省市第十一届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联席会优秀论文集[C];2011年

9 胡伟清;张宗益;;贿赂的经济学分析[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王雷;;效率与激励视角下公民财产权与国家征收权的均衡——来自城市房屋征收个案的法与经济学分析[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翔宇;公司型基金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平英;产业组织结构与农产品质量管理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3 马晓丽;我国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4 刘家国;基于突发事件风险的供应链利益分配与行为决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杨皎平;产业集群特性要素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6 刘嘉莹;第三方逆向物流系统构建及其运行优化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7 徐连章;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我国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武辉;公共政策分析视角下会计准则的政策过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丁武民;乡村发展过程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雄;土地使用权征用法经济学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舒;基于博弈论视角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林敏;社会医疗保险道德风险分析及其控制对策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4 叶宗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小型私营企业诚信问题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温新刚;基于双边道德风险规避的企业高管契约设计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张娜;技术创新中寡头垄断企业竞争策略选择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黄齐;量能课税原则与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完善[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8 刘园园;环境法律政策的执行机制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9 贾学兰;信息不对称下的最优保险契约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10 张晓庆;Fudenbery-Maskin无名氏定理与可行集的维数限制问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世英;计量经济模型的选择和检验[J];信息与控制;1987年06期

2 朱仲义;一类计量经济模型的微分几何方法[J];河海大学常州分校学报;1997年03期

3 韩春红,杨勇,聂盛伟,李国栋;基于联立方程的需求预测计量经济模型[J];东北电力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4 苏志雄,郭嗣琮,李焱;基于多层前馈网络的计量经济模型敏感性分析方法[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4年09期

5 李培军;;微观计量经济学实证分析中的问题[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李慧芬;县级计量经济模型之研究[J];财经研究;1986年06期

7 韩秀超;;沈阳市经济发展预测[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1期

8 肖庭延,宋金来;计量经济模型参数的正则化估计[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8年10期

9 马薇,王键;计量经济模型伪回归表现形式及其易生经济变量研究[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10 范雪红;张意翔;;基于计量经济模型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J];理论月刊;2005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盐城市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监管体制改革对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影响及对策[A];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二○○三年度招标课题研究报告汇编[C];2003年

2 赵葆华;孟洪涛;张晖;;浅议商业银行增长方式的转变[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金融支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徐宁;;商业银行事后监督工作的启示[A];征信: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首届齐鲁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邓清;;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创新策略研究[A];2010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C];2011年

5 吴超林;张春生;;中国M2/GDP畸高原因的再考察——基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分析[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1次会议论文(2007)[C];2007年

6 苏文川;;服务国家建设 服务商业银行——代前言[A];中国投资学会获奖科研课题评奖会论文集(2002—2003年度)[C];2003年

7 周洪俊;;商业银行营业网点布局的优化与管理[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8 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研究部课题组;沈佩龙;;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研究[A];银行与投资——中国投资学会2005—2006年度获奖科研课题选编[C];2005年

9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调研报告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10 杨坚;;商业银行反假货币工作初探[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8期)[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祁和忠;制度与人才瓶颈:制约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交易[N];国际金融报;2004年

2 王卫平;银监会调整部分商业银行监管职责[N];中国改革报;2005年

3 钟颖;黄奇帆首次披露重庆商行重组内幕[N];证券日报;2005年

4 王书贞;陈艳娇;关于商业银行贷款审计效率的思考[N];中国审计报;2004年

5 时卫干;商业银行业务转型面临技术挑战[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卫容之;上海农村商业银行25日挂牌[N];国际金融报;2005年

7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征求意见稿)[N];金融时报;2002年

8 沈鸿;浅谈建立商业银行治理结构[N];金融时报;2004年

9 侯明新 刘胜军;商业银行现金管理工作有待加强[N];金融时报;2004年

10 汪雯;商业银行:亟须实施IT审计[N];金融时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慧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D];暨南大学;2006年

2 魏世杰;业务分散、空间分散与商业银行绩效[D];南开大学;2010年

3 薛峰;我国商业银行产业组织结构与产业竞争力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4 孙宏;我国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管理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5 何亮;商业银行的厂商理论[D];暨南大学;2005年

6 宋安平;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7 任壮;我国商业银行兼营投资银行业务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8 彭纯;商业银行组织管理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方芳;中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研究[D];同济大学;2005年

10 姜美华;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金环;我国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策略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2 田榕榕;论金融海啸中商业银行盈利变化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3 邓力;商业银行服务流程再造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4 刘p,

本文编号:2999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2999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f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