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技术经济论文 >

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2 09:02

  本文关键词: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会计政策选择一直是会计研究及资本市场研究的热点问题。为全面了解公允价值计量的影响因素、经济后果及39号准则的实施效果,本文选取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的选择进行研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投资性房地产已成为我国上市公司采用的一种投资方式。在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颁布之前,企业将投资性房地产作为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核算,按其预计使用年限提取折旧或摊销。随着近几年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升温,投资性房地产的市场价值显著高于其账面价值,将投资性房地产作为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核算已不能反映其真实价值。为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竞争以及与国际会计准则实质趋同,企业会计准则将投资性房地产划分为单独的一项资产,并提供了两种可供选择的后续计量模式,即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和成本计量模式,以期能够更加公正、客观地反映投资性房地产会计信息。高层管理团队作为企业战略规划者,决定企业的决策行为,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本文以2012年至2014年拥有投资性房地产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高管特征角度检验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高管的平均年龄、受教育水平、女性性别比例与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的可能性负相关,高管货币薪酬、持股比例高的上市公司倾向于选择公允价值模式,高管任职期间与选择公允价值模式的可能性正相关,但并不显著。此外,本文选取2012~2014年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的上市公司,运用事件研究法,检验在年报公告日前后的异常收益及累积异常收益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年报公告前后5个交易日有显著的异常收益,特别是从年报公告前第5个交易日起,市场异动明显,股价开始上涨。但市场反应并不强烈,即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信息对市场的影响较为微弱。本文立足于我国上市公司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选择,系统地探讨了公允价值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及经济后果,丰富了会计政策选择的相关文献,为优化公司高管团队提供有效建议,同时对39号准则的实施效果提供了初步支持。
【关键词】:投资性房地产 成本模式 公允价值模式 高管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33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4
  • 第一章 绪论14-18
  • 第一节 选题背景14-15
  • 第二节 研究意义15-16
  • 一、理论意义15
  • 二、实践意义15-16
  • 第三节 研究方法16
  • 一、规范研究16
  • 二、实证研究16
  • 第四节 新颖之处16
  • 第五节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16-18
  • 第二章 文献综述18-24
  • 第一节 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研究18-20
  • 一、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因素18-19
  • 二、公允价值计量的经济后果19-20
  • 第二节 高管特征对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研究20-23
  • 一、高管团队的内涵界定20
  • 二、高管团队特征对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20-23
  • 第三节 文献述评23-24
  •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24-29
  • 第一节 理论基础24-26
  • 一、高层梯队理论24
  • 二、委托代理理论24-25
  • 三、经济后果学说25
  • 四、有效市场假说25-26
  • 第二节 研究假设26-29
  • 一、年龄26
  • 二、性别26-27
  • 三、受教育水平27
  • 四、任职期间27
  • 五、货币薪酬27-28
  • 六、股权激励28-29
  • 第四章 研究设计29-32
  •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29
  • 第二节 变量设计29-31
  • 一、被解释变量29
  • 二、解释变量29-30
  • 三、控制变量30-31
  • 第三节 模型构建31-32
  • 第五章 实证结果与分析32-45
  • 第一节 上市公司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应用现状32-36
  • 一、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使用情况分析32-34
  • 二、案例分析34
  • 三、获取公允价值的几种方法统计34-35
  • 四、公允价值层次统计35-36
  • 第二节 描述性统计36-37
  • 第三节 相关性分析37
  • 第四节 回归结果与分析37-39
  • 第五节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的经济后果分析39-45
  • 一、事件研究法的理论概述40-42
  • 二、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42
  • 三、检验结果与分析42-45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45-48
  • 第一节 研究结论45-46
  • 第二节 研究启示46-47
  •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47-48
  • 参考文献48-51
  • 致谢51-52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森;刘磊;;公允价值模式下投资性房地产转换的会计处理探析[J];中国外资;2012年12期

2 饶静文;;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模式运用之惑[J];现代商业;2013年07期

3 余沁甜;陈伟莲;;投资性房地产准则中公允价值模式应用前景[J];时代金融;2014年08期

4 郑军玲;;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模式分析[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年09期

5 熊根云;;关于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08年09期

6 王蕾;于鹏;杨双;丘建龙;;从2007年年报谈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模式的选择[J];国际商务财会;2008年08期

7 李然;;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思考[J];经营管理者;2009年04期

8 徐琼;高云朝;;试论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模式的应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年08期

9 黄长江;李瑞雪;;上市公司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模式的实施情况分析[J];商业会计;2009年11期

10 林嘉兴;;公允价值模式下会计舞弊的博弈分析[J];理论月刊;2009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高波;朱莲美;李鸽;井臻;;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模式应用研究——基于方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案例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陈娟;郭婷;;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模式应用分析——以世贸股份为例[A];中国会计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李淑萍;高佳;;公允价值在投资性房地产中应用的评价[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4 武玉清;宋丽娟;;上市公司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5 申富平;马丽;;金融危机对公允价值模式的挑战:相关性和可靠性[A];北方省市自治区会计学会第二十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刘永泽;马妍;;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应用困境与对策[A];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2010年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跃芬邋秦文娇;房企为何不采用公允价值模式[N];中国税务报;2007年

2 李玉亭邋蔡东妮;公允价值模式遭上市公司“冷遇”[N];中国税务报;2007年

3 记者 李玉亭邋实习记者 蔡东妮;公允价值模式缘何受“冷遇”[N];证券时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谢e

本文编号:3011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3011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f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