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计量倾向的动因研究
本文关键词:公允价值计量倾向的动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公允价值计量是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交错影响的产物,在公允价值计量的发展历史中,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及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起着关键的推动作用,并致力于建立全球统一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在2011年5月IASB发布的IFRS13标志着FASB和IASB实现了实质性地趋同,我国在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下,2006年颁布的会计准则的一大亮点是对公允价值的再次启用(之前经历了启用(1998年)—回避(2001年)两阶段),公允价值计量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都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在每个阶段,准则制定者和执行者对公允价值的选择背后隐藏着众多复杂的因素,这些驱动因素就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基于此本文分理论和实证两大部分展开研究。 本文在理论部分回顾了国内外对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文献,界定了公允价值计量倾向的概念,深入分析了我国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给企业留下的利润选择空间。引入行为科学中的相关理论,从行为科学的视角归纳出公允价值计量倾向的六个特征,并对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公允价值计量倾向的动因分别进行剖析。实证部分使用公允价值倾向度来描述企业的公允价值计量倾向,,并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其他综合收益两个项目之和对净利润的影响程度来计量这一指标。为了检验各动因对公允价值倾向的影响程度和方向,整理了2010年-2012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剔除了金融业(执行特殊的会计政策)及其他不符合本文研究目的的数据,通过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及线性回归模型得出:地处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公允价值倾向度大;行业特性对公允价值倾向度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公司的性质、治理结构不同公允价值倾向度不同;管理层的薪酬以及公司的财务指标也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公允价值倾向度。在本文的最后结合我国现阶段公允价值征求意见稿的内容,提出几点使公允价值更好地实施的建议。
【关键词】:公允价值计量 倾向 动因 上市公司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233
【目录】:
- 摘要9-10
- Abstract10-11
- 第1章 绪论11-18
- 1.1 研究的背景11-13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13-14
- 1.2.1 研究目的13
- 1.2.2 研究意义13-14
- 1.3 国内外对公允价值计量的研究现状14-15
- 1.3.1 国外对公允价值计量的研究现状14
- 1.3.2 国内对公允价值计量的研究现状14-15
- 1.3.3 国内外对公允价值计量研究现状的短评15
- 1.4 创新点15-16
- 1.5 研究方法16
- 1.6 本文的研究框架16-18
- 第2章 文献综述18-27
- 2.1 公允价值界说演进的研究18-20
- 2.1.1 国外对公允价值界说演进的研究18-19
- 2.1.2 国内对公允价值界说演进的研究19-20
- 2.2 公允价值计量理论基础的研究20-24
- 2.2.1 国外对公允价值计量理论基础的研究20-23
- 2.2.2 国内对公允价值计量理论基础的研究23-24
- 2.3 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性研究24-25
- 2.3.1 国外对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性研究24-25
- 2.3.2 国内对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性研究25
- 2.4 公允价值计量与盈余管理关系的研究25-26
- 2.4.1 国外对公允价值计量与盈余管理关系的研究25
- 2.4.2 国内对公允价值计量与盈余管理关系的研究25-26
- 2.5 国内外对公允价值计量的研究短评26-27
- 第3章 公允价值计量倾向及其行为科学的理论研究27-45
- 3.1 公允价值计量倾向的界定27
- 3.2 现行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选择空间的分析27-31
- 3.2.1 投资性房地产业务中公允价值计量的选择空间27-28
- 3.2.2 投资业务中公允价值计量的选择空间28-29
- 3.2.3 债务重组业务中公允价值计量的选择空间29-30
- 3.2.4 非货币性资产交易业务中公允价值计量的选择空间30-31
- 3.3 行为科学的相关理论概述31-34
- 3.3.1 “社会人”理论31-32
- 3.3.2 马斯洛需求理论32
- 3.3.3 归因理论32-33
- 3.3.4 列温的“群体动力场理论”33-34
- 3.4 从行为科学的角度分析公允价值计量倾向的特征34-38
- 3.5 从行为科学的角度分析公允价值计量倾向的动因38-45
- 3.5.1 从准则制定者角度分析公允价值计量倾向的动因38-40
- 3.5.2 从准则执行者角度分析公允价值计量倾向的动因40-45
- 第4章 公允价值计量倾向动因的实证检验45-72
- 4.1 公允价值倾向度指标的定义45
- 4.2 公允价值倾向度指标各构成部分的确定45-47
- 4.2.1 净利润的选定45
- 4.2.2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其他综合收益的选定45-47
- 4.3 公允价值计量倾向动因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及解释47-59
- 4.3.1 公允价值计量倾向外部动因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及解释47-53
- 4.3.2 公允价值计量倾向内部动因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及解释53-59
- 4.4 研究假设59-60
- 4.4.1 外部动因假设59-60
- 4.4.2 内部动因假设60
- 4.5 样本和数据来源、变量解释及模型构造60-64
- 4.5.1 样本和数据来源60
- 4.5.2 变量解释60-62
- 4.5.3 模型构造62-64
- 4.6 实证检验64-68
- 4.6.1 模型Ⅰ检验结果64-65
- 4.6.2 模型Ⅱ检验结果65-68
- 4.6.3 变量相关性检验结果68
- 4.7 实证结果分析68-72
- 第5章 结论、建议、局限性及未来研究展望72-78
- 5.1 研究结论72-73
- 5.2 建议73-77
- 5.3 本文研究的局限性77
- 5.4 未来展望77-78
- 参考文献78-8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82-83
- 致谢8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诗芬;公允价值应用的市场环境辨析[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2 于永生;卢桂荣;;美国救市法案中的公允价值会计谬误[J];财经论丛;2012年02期
3 葛家澍;财务会计:特点·挑战·改革[J];财会通讯;1998年03期
4 邹小平;吕跃金;;《SFAS157——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刍议[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7年01期
5 孙晓梅;张明悦;;次贷危机引发的公允价值计量思考[J];财会通讯;2009年13期
6 梁杰;徐晋;;利用公允价值进行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动机分析——会计政策选择三大假设的检验[J];财会月刊;2010年02期
7 谢诗芬,戴子礼;现值和公允价值会计:21世纪财务变革的重要前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年05期
8 于永生;;IASB公允价值研究近期动态及启示[J];财务与会计;2007年03期
9 曲婧;薛雷;;公允价值会计应用问题探讨[J];财务与会计;2007年11期
10 翁占琴;;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稳健性影响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2012年2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凤元;上市公司价值与公允价值变动的相关性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王海连;国际视角下的公允价值计量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公允价值计量倾向的动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32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303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