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中应用的分析及其影响
发布时间:2017-04-15 23:08
本文关键词: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中应用的分析及其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势头迅猛并伴随着房价的较大幅度起伏变化,拥有投资性房地产项目的上市公司对其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能够更加真实地向外部提供企业当前状况,这样也有利于调和我国会计准则同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以及满足会计计量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大趋势的要求。 首先,本文对投资性房地产以及公允价值的界定及相关内容加以阐述使读者对本文的研究对象有基本的了解。接着,将公允价值模式与历史成本模式就其不同之处加以对比以便阐明公允价值模式的合理性,并且将我国关于公允价值模式的相关规定与国际上的相关规定进行比较以便读者了解我们国家对采用公允价值进行严格限制的原因。然后就是对公允价值模式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首先,对准则执行的现状进行描述并对出现该现状的原因分为内部和外部进行详细全面的分析,并且指出上市公司在执行准则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说明我国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应用推广上仍然存在诸多困难需要克服;其次,运用相关数据与模型将上述单位采用公允价值对企业净资产以及股价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得出改用公允价值模式对企业的盈余是有影响的,与其股票价格的起伏变化也是有一定相关性的,从对本文选用的模型的回归结果分析中也可得出,在公司改用公允价值模式之后企业股东权益对企业价值的反映能力较企业盈余显著增强,该分析在证明公允价值增强了财务信息价值的同时也强化了资产负债观的正确性。最后,笔者“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如何更好地推广公允价值在我们国家的使用及扩大其使用范围给出几条意见。 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推广公允价值模式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的应用是有利于公司的发展的,当然这也是当前我们国家的会计走向国际化的必然趋势,为了缩小我国会计准则同国际会计准则的差距,我们国家应该采取相应措施来克服各种困难,逐步引导我国上市公司采用公允价值模式。
【关键词】:投资性房地产 公允价值模式 公司盈余 股票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99.233.4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19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11-13
- 1.1.1 选题背景11-12
- 1.1.2 选题意义12-13
- 1.2 相关文献综述13-17
- 1.2.1 国外文献综述13-15
- 1.2.2 国内文献综述15-17
- 1.3 文章总体框架17-18
- 1.4 可能的创新及不足18-19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19-26
- 2.1 投资性房地产的概念及相关理论19-21
- 2.1.1 投资性房地产的概念及范围19-20
- 2.1.2 投资性房地产的相关理论20-21
- 2.2 公允价值的定义21-23
- 2.2.1 FASB 对公允价值的界定21-22
- 2.2.2 IASB 对公允价值的界定22-23
- 2.2.3 我们国家对公允价值的界定23
- 2.3 公允价值模式与历史成本模式的比较23-25
- 2.3.1 后续计量中会计处理的比较23-24
- 2.3.2 信息披露的不同24-25
- 2.4 公允价值模式的国际比较25-26
- 第3章 公允价值在投资性房地产中应用的分析26-35
- 3.1 现状的描述26
- 3.2 造成现状的原因26-29
- 3.2.1 企业内部因素26-27
- 3.2.2 外部环境因素27-29
- 3.3 执行公允价值模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9-35
- 3.3.1 公允价值取得路径不统一30
- 3.3.2 信息披露不完善30-31
- 3.3.3 关联方交易31
- 3.3.4 存在操纵利润的情况31-35
- 第4章 公允价值对投资性房地产企业影响的案例分析35-47
- 4.1 对净资产的影响35-38
- 4.2 对股票价格的影响38-47
- 4.2.1 模型的假设与模型的选择38-39
- 4.2.2 变量的选取与相关描述39
- 4.2.3 解释变量的相关关系分析39-40
- 4.2.4 模型回归结果的分析40-47
- 第5章 推广公允价值模式在我国的应用的建议47-51
- 5.1 完善投资性房地产准则47-48
- 5.2 调和会计准则与税法之间的差异48
- 5.3 尽快建成公平有序的房地产市场48-49
- 5.4 加快评估机构技术发展49
- 5.5 提高会计人员职业素质与能力49
- 5.6 加大监管力度,提高违规成本49-51
- 结论51-53
- 参考文献53-57
- 作者简介57-58
- 致谢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莉杰;;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比较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年03期
2 赵西卜;王艳红;尚利;;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准则实施中应注意的七大问题[J];财会学习;2006年05期
3 叶建芳;孟利;;投资性房地产计量属性选择的原因分析——基于“A+H”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财政监督;2009年22期
4 武玉清;宋丽娟;;上市公司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年02期
5 谢诗芬;公允价值会计问题纵横谈[J];时代财会;2003年02期
6 曹峰;;投资性房地产的企业会计核算刍议[J];经济师;2006年02期
7 李绍敬;;我国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准则国际比较及影响[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8 裘宗舜;夏炎;;投资性房地产为什么不愿采用公允价值后续计量模式[J];金融与经济;2007年12期
9 邓传洲;;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B股公司的证据[J];会计研究;2005年10期
10 陆宇建;张继袖;刘国艳;;基于不确定性的公允价值计量与披露问题研究[J];会计研究;2007年02期
本文关键词: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中应用的分析及其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94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309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