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技术经济论文 >

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30 03:01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经成为新时代我国核心战略选择,创新的重要性更是得到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前所未有的重视。在明确技术创新影响经济增长机理的基础之上,从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产出、技术创新扩散与吸收、技术创新环境4个方面构建技术创新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对全国各省域的技术创新水平进行综合测度。然后基于2009-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可以显著促进地区经济增长。进一步使用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了技术创新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以物质资本为中介变量的显著的完全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比为92.92%。 

【文章来源】:上海经济. 2020,(06)

【文章页数】:18 页

【部分图文】:

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2009—2018年四大地区技术创新得分变动趋势

梯队,国家


第五梯队主要是贵州、宁夏、新疆、青海、海南、内蒙古,这些地区虽然大多数位于西部地区,但是由图4可以看出,在2013年之后大多数地区的技术创新得分呈现上升趋势,少数地区保持较为平稳的发展水平,这得益于国家的扶持和地区政府的重视。在政策支持方面,贵州省政府深入实施“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黔归人才计划”“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推进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宁夏加快推进沿黄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进一步深化“科技支宁”东西部合作,落实“人才新政18条”。新疆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试验区和乌昌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重要载体,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青海强实施“双百”工程、科技型高新技术企业“双倍增”和“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推进中科院三江源国家公园研究院建设,筹建先进储能国家重点实验室。海南推动崖州湾科技城,文昌国际航天城相关规划编制实施。内蒙古创建呼包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推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创建包头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发展数字经济。四、实证研究设计

趋势图,趋势,国家,创新驱动


在总体层面上,根据图1全国技术创新得分变动趋势折线图可知,从2009年到2018年这十年间,全国技术创新呈现不断增长趋势,其中2012到2014年这三年增长有放缓的迹象,其余年份增长较快。技术创新的不断提高很大程度上是整个社会对创新重要性深刻认识的结果。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我国逐渐意识到赢得竞争优势有赖于国家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这使得我国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国家的核心战略选择,将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2016年3月,《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颁布,为创新驱动发展制定了“三步走”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基本建成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有力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第二步,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发展驱动力实现根本转换,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为建成经济强国和共同富裕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第三步,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为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支撑。2.分地区变化趋势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口老龄化、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J]. 谢雪燕,朱晓阳.  中国软科学. 2020(06)
[2]标准化、技术创新与宏观经济增长:基于VAR的实证分析[J]. 王丽君.  科技管理研究. 2020(11)
[3]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理论研究综述[J]. 杜俊义,冯罡.  科技管理研究. 2020(06)
[4]高技术产业集聚、技术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效应研究——基于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J]. 马昱,邱菀华,王昕宇.  工业技术经济. 2020(02)
[5]长三角城镇化、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承载力的耦合关系[J]. 陈斌.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6]技术创新与城市经济增长波动——基于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 冯云廷,计利群.  工业技术经济. 2020(01)
[7]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质量——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何兴邦.  中国科技论坛. 2019(10)
[8]高技术产业集聚与创新——基于专利保护的门槛效应[J]. 谢臻,卜伟.  中国科技论坛. 2018(10)
[9]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J]. 刘禹君,刘雅君.  江汉论坛. 2018(04)
[10]产业集聚对区域技术创新影响的双重特征分析[J]. 杜江,张伟科,葛尧.  软科学. 2017(11)



本文编号:31087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31087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0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