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技术经济论文 >

反向购买的会计确认及其负商誉的计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7 13:24

  本文关键词:反向购买的会计确认及其负商誉的计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资本市场IPO上市申请手续繁琐、周期较长、条件严格,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反向购买的方式实现间接上市。现阶段我国的反向购买分为不构成业务的反向购买和构成业务的反向购买,实务中多数企业尽量使交易不满足构成业务的条件从而选择权益性交易原则处理反向购买。对于构成业务的反向购买,合并成本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计入商誉或是当期损益(负商誉),商誉(负商誉)的金额主要取决于购买方的合并成本及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两个因素,而购买方的合并成本的确定也涉及到购买日购买方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的确定,因此公允价值的运用在反向购买中显得尤为关键。 反向购买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反向购买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对企业财务业绩造成的影响,本文则重点关注反向购买中负商誉的形成过程,结合案例分析实务中反向购买负商誉的初始计量所存在的问题。本文首先阐释反向购买的相关概念,包括业务、权益性交易等;其次,对比分析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关于反向购买所存在的差异,在此基础上结合吉安集团借壳山鹰纸业的案例分析反向购买中负商誉的确认及初始计量。同时又通过浙报控股借壳白猫股份的案例说明我国实务中采用权益性交易处理不构成业务的反向购买的不足。 由于我国会计准则缺乏对“业务”的具体规定,因此实务中在判断反向购买是否构成业务时主观性很强。同时,我国会计准则也缺乏公允价值的具体实务操作指南,这使得构成业务的反向购买中商誉(负商誉)的确认也存在很大的操纵空间。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建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应对“业务”的界定做出进一步规范,缩小权益性交易原则的运用范围并且明确权益性交易的会计处理;对反向购买交易中公允价值的应用提供更为具体的操作指引。最后,本文针对反向购买中负商誉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规定提出一些设想,以期能够更准确的反映负商誉的性质,也避免企业财务业绩的巨大波动。
【关键词】:反向购买 负商誉 业务 公允价值 权益性交易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275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9
  • 第1章 引言9-17
  • 1.1 研究背景9-10
  • 1.2 研究意义10-11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1-13
  • 1.3.1 研究内容11-12
  • 1.3.2 研究方法12-13
  • 1.4 研究所涉及的相关概念的界定13-15
  • 1.4.1 反向购买13
  • 1.4.2 权益性交易13-14
  • 1.4.3 负商誉14-15
  • 1.5 研究的创新15-17
  • 第2章 文献综述17-25
  • 2.1 企业合并的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17-19
  • 2.2 购买法下的商誉和负商誉19-21
  • 2.2.1 商誉19
  • 2.2.2 负商誉19-21
  • 2.3 反向购买21-23
  • 2.4 文献述评23-25
  • 第3章 国内外反向购买会计准则比较25-30
  • 3.1 反向购买会计处理方法比较25-26
  • 3.2 合并成本确定的比较26-28
  • 3.3 商誉的确认比较28
  • 3.4 反向购买准则的比较分析28-30
  • 第4章 反向购买的案例分析30-46
  • 4.1 不构成业务的案例分析——浙报控股重组白猫股份30-37
  • 4.1.1 浙报控股重组白猫股份案例的介绍30-31
  • 4.1.2 交易双方简介31-32
  • 4.1.3 本次交易的具体方案32-35
  • 4.1.4 案例评述35-37
  • 4.2 构成业务的案例分析——吉安集团借壳山鹰纸业37-44
  • 4.2.1 吉安集团借壳山鹰纸业的案例介绍37-38
  • 4.2.2 交易双方简介38-39
  • 4.2.3 本次交易的具体方案39-41
  • 4.2.4 反向购买中负商誉的计算41-42
  • 4.2.5 案例分析42-44
  • 4.3 案例总结44-46
  • 第5章 研究结论、建议及研究局限性46-51
  • 5.1 研究结论及建议46-49
  • 5.1.1 明确反向购买的类型46-47
  • 5.1.2 提高公允价值运用的准确性47
  • 5.1.3 对业务作出更准确的规定47-48
  • 5.1.4 明确权益性交易的概念与使用48-49
  • 5.1.5 对负商誉的确认采用更加谨慎的方法49
  • 5.2 研究局限性49-51
  • 参考文献51-54
  • 后记54-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艳萍;;从ST雅砻重组并购看反向购买的会计处理方法[J];财会通讯;2010年25期

2 狄灵瑜;;借壳上市会计处理解读[J];财会通讯;2011年16期

3 刘笑霞;负商誉会计新论[J];财会月刊;2004年09期

4 章新蓉;肖远航;;新会计准则下负商誉属性及会计处理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年08期

5 陈信元,董华;企业合并的会计方法选择:一项案例研究[J];会计研究;2000年02期

6 黄世忠 ,陈箭深 ,张象至 ,王肖健;企业合并会计的经济后果分析——兼论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中计量属性的整合[J];会计研究;2004年08期

7 杜兴强;科斯定理负商誉“悖论”负商誉的确认与计量[J];会计研究;1999年07期

8 穆林娟;余艳;;从财务的角度看海通证券借壳上市[J];会计之友(上旬刊);2008年06期

9 王利强;裴沛;;反向购买实务问题探析——基于沙钢股份借壳ST张铜的案例研究[J];会计之友;2011年29期

10 李明;;对A股市场券商借壳上市会计处理的考察与思考——以海通证券借壳都市股份为例[J];财会研究;2008年15期


  本文关键词:反向购买的会计确认及其负商誉的计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33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3133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f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