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技术经济论文 >

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减免政策的激励效应与迎合效应

发布时间:2021-06-11 02:58
  理论上是否需要由政府来制定产业政策仍存在争议。本文基于2008年开始实施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这一具体的产业政策,研究产业政策实施中的激励效应与迎合效应。研究发现,公司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后,其创新投入以及创新产出的数量和质量均显著提升,但通过虚增研发投入而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公司,其创新投入以及创新产出的数量和质量均提升较少。这表明产业政策既可能会激励公司创新,也可能导致公司仅仅为表面迎合政策要求,而无意于真正从事创新。机制分析结果还发现,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税收优惠和政府补助,也会聘请更多高学历的员工,但产业政策所带来的减税优惠、政府补助以及人才聚集效应只会促进真正的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创新,而对于"伪高新技术企业",产业政策的创新激励作用显著减弱。本文研究结论不仅协调了"产业政策之争"双方所持的不同理论观点,也为政府如何实施产业政策提供了理论参考。 

【文章来源】:经济研究. 2020,55(09)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8 页

【部分图文】:

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减免政策的激励效应与迎合效应


DID模型的平行趋势

高新技术企业,市场反应,事件


如果本文定义的“伪高新技术企业”变量是准确的,当“伪高新技术企业”在获得高企认定时,资本市场给予的市场反应相比真高新企业应更差。为此,我们收集了2008—2015年宣告获得高企认定的1434家上市公司,同时剔除了在事件窗口期内发生其它重大事件的观测252个,(5)并采用标准的事件研究法检验该事件的市场反应。具体地,本文采用市场模型计算事件每天的异常回报率AR及累计异常回报率CAR,选择估计窗口期为事件前210日至事件前21日,事件窗口期为事件前后各10个交易日。图2直观地显示了两类公司在事件期的累计异常回报率CAR。可以看出,无论采用何种方式进行定义,真高新技术企业在宣告获得高企认定时会获得积极的市场反应,而“伪高新技术企业”的市场反应则显著较差,这进一步证明本文定义的“伪高新技术企业”变量是可靠的。(3)采用门槛回归模型进一步检验“伪高新技术企业”变量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长痛还是短痛?——金融危机期间经济刺激政策的长短期效应研究[J]. 杨国超,李晓溪,龚强.  经济学(季刊). 2020(03)
[2]产业政策有效性研究评述[J]. 侯方宇,杨瑞龙.  经济学动态. 2019(10)
[3]产业政策的有效性边界——基于不完全契约的视角[J]. 杨瑞龙,侯方宇.  管理世界. 2019(10)
[4]创新追赶战略抑制了中国专利质量么?[J]. 张杰,郑文平.  经济研究. 2018(05)
[5]劳动保护能促进企业高学历员工的创新吗?——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 王珏,祝继高.  管理世界. 2018(03)
[6]税费负担、创新能力与企业升级——来自“新三板”挂牌公司的经验证据[J]. 李林木,汪冲.  经济研究. 2017(11)
[7]减税激励、研发操纵与研发绩效[J]. 杨国超,刘静,廉鹏,芮萌.  经济研究. 2017(08)
[8]中国经济稳增长难题:人力资本错配及其解决途径[J]. 李静,楠玉,刘霞辉.  经济研究. 2017(03)
[9]中国产业政策与企业技术创新[J]. 余明桂,范蕊,钟慧洁.  中国工业经济. 2016(12)
[10]税收优惠、财政补贴政策的激励效应分析——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视角的实证研究[J]. 柳光强.  管理世界. 2016(10)



本文编号:32236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32236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8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