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计量分析的安徽省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7 03:13
本文关键词:基于空间计量分析的安徽省区域经济增长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的突出,区域经济成为学者们研究和关注的热点。学者们通过不同的方法对中国的区域经济进行分析研究,空间计量经济方法成为热门的研究方法之一。普通研究方法忽略了区域单元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而实际上空间单元之间通常都存在空间依赖作用。这种情况就导致一些模型估计有偏差不够准确。而空间计量方法则考虑了空间效应,并把空间效应以空间权重的形式放入模型里进行分析,由于这个优势,很多关于区域经济问题的文献都采用空间计量研究方法。但是很多区域经济文献都是关于中国省域的研究,很少有省级以下的研究,省域研究只能从整体上揭示某个省的经济状况,无法更进一步揭示市级以及县的区域经济。通过对市级或是以下行政单元的区域经济分析,可以更好更有针对性地制定区域经济政策。 对安徽省区域经济研究的文献不多,本文利用空间计量方法对安徽省16个地级市的经济增长差异进行研究。首先通过计算相应指标对安徽省16个市的经济差异进行描述统计;其次对安徽省16个市的人均生产总值进行空间计量分析,包括建立空间分布图、Moran散点图和LISA集群图;最后对安徽省16个市的人均生产总值建立面板数据模型,通过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模型、空间误差模型和空间滞后模型三种模型估计,并对估计结果进行分析。 导言部分介绍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和理论发展。西方区域经济学主要研究区位分析、区域经济模型研究和区域经济发展和政策研究。区域经济趋同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的重要内容,各个国家的经济学家致力于经济趋同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学起步较晚,主要是利用定量和计量分析方法研究微观领域。由于安徽省地理位置优越和发展水平较落后,对其进行区域经济研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二部分介绍空间计量理论及其模型。空间计量理论是在空间统计和计量经济分析的基础上,处理横截面数据和面板数据的回归模型中空间经济数据的相关性和不对称性以及其他空间特性。该理论在模型和数据两个因素的推动下快速发展,且随着技术软件的不断进步,空间计量被应用在各个领域形成如城市经济学等学科。空间相关性检验方法主要有Moran'sI指数和G指数,空间计量模型常用的是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 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统计分析。选取极差、标准差和极差率和变异系数指标,测度安徽省区域经济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计算2000-201]年的相应指标值并作出折线图分析。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存在扩大的趋势,但是扩大的速度有所缓和。 安徽省区域经济空间计量分析。通过制作空间分布图、Moran散点图和LISA集群图分析安徽省区域经济分布模式。经过分析,安徽省经济模式为以合肥为中心向外围辐射的模式。以合肥为中心的城市圈是经济水平较高和发展速度较快的地区,以阜阳为代表的皖北地区属于经济落后地区。选取变量建立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对模型进行普通最小二乘法和极大似然法估计,并利用估计结果分析安徽省16个市的经济增长因素。人力资本和外商投资促进安徽省经济发展但储蓄率和政府支出抑制了经济发展,并且安徽省16个市之间存在空间相互作用。 文章的结论包括总结和政策建议。建议安徽省各市之间加强合作,推动经济共同发展。皖北城市经济落后,必须结合自身特点以及利用空间效应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增加人力资本储量,改善人才流失严重的局面。
【关键词】:区域经济 空间计量 统计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224;F127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9
- 1 导言9-18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9-12
- 1.1.1 研究背景9-11
- 1.1.2 研究意义11-12
- 1.2 区域经济文献综述12-16
- 1.2.1 国外文献综述12-13
- 1.2.2 国内文献综述13-16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16-18
- 1.3.1 本文的内容以及框架16-17
- 1.3.2 本文的创新工作17-18
- 2 空间计量经济学18-28
- 2.1 空间计量经济理论18-21
- 2.1.1 空间计量理论的提出和发展18-19
- 2.1.2 空间计量经济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19-21
- 2.2 空间计量理论核心内容以及模型21-26
- 2.2.1 空间计量经济核心理论21-22
- 2.2.2 空间相关性检验方法22-23
- 2.2.3 空间计量经济模型介绍23-26
- 2.3 空间计量相关软件说明26-28
- 3 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28-34
- 3.1 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统计分析28-33
- 3.1.1 安徽省各市经济增长绝对差异情况28-30
- 3.1.2 安徽省各市经济增长相对差异情况30-33
- 3.2 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统计分析结论33-34
- 4 安徽省区域经济的空间计量分析34-49
- 4.1 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统计34-44
- 4.1.1 安徽省各市经济差异的空间分布分位图34-37
- 4.1.2 安徽省各市经济差异的Moran散点图37-41
- 4.1.3 安徽省各市经济差异的LISA集群图41-44
- 4.2 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计量研究44-49
- 4.2.1 模型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说明44-45
- 4.2.2 实证分析45-49
- 5 结论与建议49-53
- 5.1 结论49-51
- 5.2 政策建议51-53
- 参考文献53-56
- 后记56-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俊;张宜红;朱建军;;安徽区域经济差异分析——基于泰尔指数的分解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2 聂芹;;山东省人口分布及空间相关性研究[J];测绘科学;2011年02期
3 陈良文;杨开忠;;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的原因:一个要素流动和集聚经济的视角[J];当代经济科学;2007年03期
4 吴玉鸣,徐建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集聚的空间统计分析[J];地理科学;2004年06期
5 林光平;龙志和;吴梅;;我国地区经济收敛的空间计量实证分析:1978—2002年[J];经济学(季刊);2005年S1期
6 吴拥政;;区域经济增长空间关联性的纵向变化与横向差异实证分析——基于省级、地级数据和空间统计Moran’s I指数方法[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04期
7 杨伟民;;地区间收入差距变动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1992年01期
8 魏后凯;;论我国区际收入差异的变动格局[J];经济研究;1992年04期
9 蔡f ,都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启示[J];经济研究;2000年10期
10 魏后凯;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2年04期
本文关键词:基于空间计量分析的安徽省区域经济增长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98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329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