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增长集聚与差异:空间计量经济实证分析
本文关键词:县域经济增长集聚与差异:空间计量经济实证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运用中国2000年县域截面数据,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基于新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假设检验,首次对2000年中国2030个县域的增长集聚与差异进行了空间计量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中国2030个县域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空间集聚和空间依赖性,县域经济增长不仅与人力资本、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等因素密切相关,而且还与相邻县域的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依赖性;新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可以部分解释中国县域经济增长的形成原因。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经济增长 集聚 差异 空间计量经济模型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70463001) 中国第三十八批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05038067)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F127;F2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自从Marsllall提出产业集聚,即空间外部性概念以来,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从不同侧面对产业集聚进行了深入探究。产业集聚作为产业演化过程中的一种地理空间现象,是各国和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集聚现象出现于不同的地理尺度上(Geosraphieal Seale),包括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体富,郭庆旺;内生增长理论与财政政策[J];财贸经济;1998年11期
2 吴玉鸣,徐建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集聚的空间统计分析[J];地理科学;2004年06期
3 李小建,乔家君;20世纪90年代中国县际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J];地理学报;2001年02期
4 凌耀初;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3年12期
5 陈玉宇;黄国华;;中国地区增长不平衡与所有制改革[J];经济科学;2006年01期
6 徐维祥;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浙江区域经济发展研究[J];经济学动态;2002年05期
7 刘朝明;区域经济的均衡增长及其质量控制[J];经济学动态;2003年12期
8 李国平,范红忠;生产集中、人口分布与地区经济差异[J];经济研究;2003年11期
9 金煜;陈钊;陆铭;;中国的地区工业集聚: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与经济政策[J];经济研究;2006年04期
10 吴玉鸣,李建霞;中国区域教育竞争力与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关联分析——兼复胡咏梅教授等[J];教育与经济;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祥来;;经济增长与教育发展水平之关系——一个比较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2 李刚;贾威;潘浩敏;;地区差异、收敛路径和经济政策[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刘钊;;区域产业联动网络测度研究——以环渤海区域为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涂小丽;王宏伟;;泰州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解析[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11期
5 李萍,祁春节;综合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湖北省仙桃、枣阳、麻城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6期
6 王亮;;地理空间因素对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4期
7 周青浮;范荣华;;县域经济差异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5期
8 陈建建;甄峰;;20世纪90年代以来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时空特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9期
9 黄海燕;武戈;;江苏省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3期
10 余海清;陈阿林;董国仓;孙小涛;;基于层次分析法和GIS的城镇化水平分析——以重庆市“1小时经济圈”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雁兵;张旭昆;;制度变迁、政府行为与经济空间聚集:基于Hall and Jones“社会基础设施”的C-P-I空间模型[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金家新;;论区域教育均衡发展视域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黄蔚;;区域经济增长与教育投资关系研究——兼论重庆成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与教育投资关系[A];2004中国区域经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丁瑶;余贵玲;尹虹潘;;长江上游经济带与“长三角”经济圈产业承接的联动[A];长江上游经济发展与长江流域经济合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李秀敏;赵晓旭;朱艳艳;;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比较研究[A];中国西部地区城乡协调发展与社会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邵学峰;;产业集聚、嵌入与公共政策——对构建东北大型企业集团的思考[A];第六届国有经济论坛“欧盟—中国:区域政策与产业集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赵伟;张秀生;;政府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A];县域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研究——2007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暨第四届湖北科技论坛分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周重阳;;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差距扩大的悖论——基于两种劳动生产率差异的分析[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田汉族;彭世华;谭日辉;;从生均公用经费和教师人均年总收入看县域教育均衡发展——来自湖南省的调查与思考[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赵宏斌;苗招弟;;中国省级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评价[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文菁;农村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2 陈泽浦;沿海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王思薇;中国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顾磊;国际产品内贸易的模式、效应与政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燕安;我国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趋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雷国雄;不确定性、创新不足与经济演化[D];暨南大学;2010年
7 肖建清;对外开放、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8 胡友培;城市沿街小型商业的形态呈现与成因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9 徐子青;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普雁翔;中国制造业集聚:企业规模异质性视野的分析与实证[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昕;区域性核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朱悦;中国外向型经济增长方式对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宋洋;中国服务业集聚效应的区域比较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宋晓露;环渤海经济圈FDI空间技术溢出效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何长华;江西居民收入分配对消费需求影响的实证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张雨风;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叶娟;江苏省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8 雷智凯;我国服务业集聚地区差异的实证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9 董昕灵;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10 晁倩;我国商业银行业的区域非均衡发展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进社,孔健;基尼系数和交差系数对区域不平衡性度量的差异[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3期
2 林毅夫,董先安,殷韦;技术选择、技术扩散与经济收敛[J];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06期
3 李小建,乔家君;20世纪90年代中国县际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J];地理学报;2001年02期
4 顾朝林,王恩儒,石爱华;“新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的分异与对立[J];地理学报;2002年04期
5 杨晓光,樊杰,赵燕霞;20世纪90年代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要素分析[J];地理学报;2002年06期
6 李小建,苗长虹;增长极理论分析及选择研究[J];地理研究;1993年03期
7 杨开忠;加快中国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J];中国工业经济;1996年03期
8 王志刚;质疑中国经济增长的条件收敛性[J];管理世界;2004年03期
9 刘安国,杨开忠;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与模型评介[J];经济学动态;2001年12期
10 蔡f ,都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启示[J];经济研究;2000年10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陈淮;[N];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高放;;基于VAR模型的我国服务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2 黄晓娟;;收入差距对投资及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J];考试周刊;2011年50期
3 周爱农;;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基于面板协整研究[J];经济数学;2011年02期
4 于卉;;浅议人力资本理论[J];科技资讯;2011年16期
5 罗曼予;;从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方面谈李约瑟难题[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年08期
6 叶宁华;;山西资本市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1年09期
7 吴玉霞;;我国居民消费现状及影响因素述评[J];科技信息;2011年17期
8 王珍;;浅谈中英称谓语的文化差异[J];科技资讯;2011年17期
9 梁滢;;基于VAR模型的我国加工贸易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经济论坛;2011年06期
10 英英;高昌林;;基于中美比较的KIBS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宝贵;;经济增长、人力资本与教育投入的数学模型解析[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下)[C];2011年
2 曲博;;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贵州省经济增长收敛性分析[A];新机遇·新台阶·新跨越——数量经济学视野下贵州自我发展能力回顾与展望:2010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年会数量经济学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军;;健康、贫穷与经济发展[A];西藏及其他藏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论文集[C];2006年
4 郭铁民;;我国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战略分析[A];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C];1999年
5 武云亮;刘坤;;现代服务业拉动安徽经济增长研究[A];中部崛起与现代服务业——第二届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周明生;苏炜;高彦彦;;区域政策与经济增长:基于江苏发展经验的实证研究[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魏翔;;引入环境与可持续性的中国新增长模型[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8 曹振良;;再议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增长范式变革[A];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探讨[C];2003年
9 杨友才;;产权制度溢出性与经济增长——基于空间滞后杜宾模型的实证研究[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宋宇;;发展模式转换的理论支持与基本因素分析[A];“改革30年中国经济学与经济发展研讨会”暨陕西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广发期货 邹功达 湖南大学经贸学院 胡永远 肖燕;我国经济增长的长期动力[N];期货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蒋秀娟;刺激消费:经济增长新砝码?[N];科技日报;2010年
3 中央财经大学政府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王福重;我们需要能创造更多就业的增长[N];上海证券报;2010年
4 苏航;社会软实力和经济增长[N];东莞日报;2010年
5 记者 孙秀霞;我省经济增长保持良好态势[N];黑龙江经济报;2005年
6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 孙立坚;经济增长放慢如何看[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7 杨凤英;准旗大中型工业成为经济增长主力[N];鄂尔多斯日报;2008年
8 特约记者 陈庆 杨林;保经济增长是明年工作重中之重[N];自贡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陈yN淼;侯云春:经济增长“保8”可期[N];中国工业报;2009年
10 记者 李秋怡;今年两大机遇力促经济增长[N];四川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小雪;中国人力资本、物质资本供给的内生结构与经济增长研究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2 袁蓓;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D];武汉大学;2010年
3 栗建华;我国教育投入、经济增长与就业问题SD模型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4 燕安;我国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趋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朱翊敏;人力资本及其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对广东省的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2年
6 沈燕;社会保障对人力资本及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魏立萍;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8 李艳华;人力资本对甘肃省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9 杨爽;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人力资本适配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10 胡晓绵;教育、健康与我国经济增长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帅;人力资本分布不均等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晋志平;人力资本对山西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刘少威;东北地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郭立喜;甘肃省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0年
5 陈限限;关于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刘颖颖;青海省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余玲铮;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不平等与经济增长[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路巍;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王俊芳;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贵州财经学院;2010年
10 陈明;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0年
本文关键词:县域经济增长集聚与差异:空间计量经济实证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73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387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