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制造业集聚的空间计量研究
本文关键词:山东省制造业集聚的空间计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山东省一直以来是中国的经济大省,无论其国民经济总量还是工业产值总量在全国排名都十分靠前,因此,其经济发展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尤其是制造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其集聚研究更是受到广泛关注。因此,对于山东省制造业集聚的系统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主要以产业集聚相关理论为基础,借鉴国内外对制造业集聚研究的已有成果,通过对山东省制造业发展现状、集聚水平、制造业集聚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得出相应结论,从而为山东省制造业发展提出对策性建议。研究发现:(1)发展现状:从总量来看,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较高,且总量在连续增长,但是增速在下降,有些行业甚至出现了负增长;从分行业比重来看,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比重较高,但是比重在不断下降,而知识密集型产业比重在不断上升。(2)集聚水平:从地域看来,烟台、青岛、潍坊等地是山东省总产值最高的地市,而菏泽、枣庄等经济落后的地市是总产值最低的地市;从行业看来,根据区位商和空间基尼系数,大部分行业集聚水平都不具有集聚优势,且集聚度有下降趋势,只有纺织业15行业处于集聚优势地位;从空间计量结果看来,山东省制造业的Moran’s I指数均大于零,且P通过显著性检验,由此说明Moran’s I指数显著性较好,表明山东省制造业行业之间存在空间正相关性。(3)实证部分:通过传统面板数据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得出,出口水平、企业平均规模、交通运输和科学技术水平四个因素是影响制造业集聚的主要积极因素因素,而劳动力成本则是制约山东省制造业集聚的消极因素。通过以上内容的研究分析,得出了山东省制造业发展的现状与集聚水平,进而通过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找出影响山东省制造业集聚的主要原因,为山东省制造业的后续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
【关键词】:山东省 制造业集聚 影响因素 空间计量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427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23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0-12
- 1.1.1 研究背景10-11
- 1.1.2 研究意义11-12
- 1.2 文献综述12-20
- 1.2.1 国外文献综述12-15
- 1.2.2 国内文献综述15-19
- 1.2.3 文献短评19-20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20-22
- 1.3.1 研究方法20-21
- 1.3.2 研究思路21-22
-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22
- 1.5 创新点22-23
- 第2章 制造业集聚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23-29
- 2.1 制造业集聚相关概念23-24
- 2.1.1 制造业内涵23-24
- 2.1.2 制造业集聚概念24
- 2.2 产业集聚相关理论24-28
- 2.2.1 规模经济理论24-25
- 2.2.2 工业区位选择理论25-26
- 2.2.3 国家干预理论26-27
- 2.2.4 新经济地理理论27-28
- 小结28-29
- 第3章 山东省制造业发展现状29-39
- 3.1 山东省制造业发展概况29-32
- 3.1.1 制造业总产值占比显著上升30-31
- 3.1.2 制造业增加值增长迅速31-32
- 3.2 制造业分行业发展特点32-35
- 3.2.1 由增加值比重看知识密集型产业优势显现32-34
- 3.2.2 从工业总产值比重看劳动密集型占比减少,知识密集型行业占比相对上升34-35
- 3.3 制造业空间分布东西差异显著35-37
- 小结37-39
- 第4章 山东省制造业集聚水平测度39-50
- 4.1 基于区位商测算山东省制造业地区集聚39-43
- 4.1.1 区位商指标简介39-40
- 4.1.2 数据选取与结果计算40-43
- 4.2 基于空间基尼系数测算的山东省制造业行业集聚43-46
- 4.2.1 空间基尼系数指标简介43-44
- 4.2.2 数据选取与结果计算44-46
- 4.3 基于Moran’s I指数测算山东省制造业空间集聚46-49
- 4.3.1 Moran’s I指数简介46
- 4.3.2 数据选取与结果计算46-49
- 小结49-50
- 第5章 山东省制造业集聚影响因素实证研究50-69
- 5.1 计量经济学建模思路50-52
- 5.1.1 传统面板数据建模思路50
- 5.1.2 空间计量经济学建模思路50-51
- 5.1.3 面板数据杜宾模型建模思路51-52
- 5.2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52-55
- 5.2.1 变量选取52-54
- 5.2.2 模型设定54-55
- 5.3 数据基本分析55
- 5.4 实证结果与分析55-67
- 5.4.1.山东省制造业整体回归结果分析55-59
- 5.4.2 山东省制造业分行业回归结果分析59-67
- 小结67-69
- 第6章 对策建议69-70
- 结论70-72
- 附录72-76
- 参考文献76-79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79-80
- 致谢8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祥荣;朱希伟;叶建亮;;浙江省永康地区企业发展与产业集聚研究[J];产业经济评论;2006年01期
2 贺灿飞;潘峰华;孙蕾;;中国制造业的地理集聚与形成机制[J];地理学报;2007年12期
3 徐康宁;开放经济中的产业集群与竞争力[J];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11期
4 谢杰;刘任余;;基于空间视角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与贸易效应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1年06期
5 梁启华;何晓红;;空间集聚:隐性知识转移与共享机理与途径[J];管理世界;2006年03期
6 陈秀山;张若;;对外开放、贸易成本与中国制造业聚集[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年01期
7 魏后凯;;我国产业集聚的特点、存在问题及对策[J];经济学动态;2004年09期
8 黄玖立;李坤望;;对外贸易、地方保护和中国的产业布局[J];经济学(季刊);2006年02期
9 路江涌;陶志刚;;中国制造业区域聚集及国际比较[J];经济研究;2006年03期
10 黄曼慧;产业集聚研究综述[J];生产力研究;2002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晓丹;东北三省制造业集聚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袁媚;浙江省制造业集聚机理及其空间计量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山东省制造业集聚的空间计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42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504264.html